基于语篇能力建构的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素养培养探究

2020-12-23 09:36林名仲
校园英语·上旬 2020年10期

【摘要】 听力水平素养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历来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一直受到师生广泛重视。本文拟从语篇能力建构入手,提出语篇精听、语篇拆解重构、语篇归纳监控三个路径方法,将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自主训练相结合,对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水平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语篇能力;听力素养;语篇拆解重构

【作者简介】林名仲(1986-),男,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口译实践和英语测试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英语类专业学生口译听力能力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7HB0048A)研究成果。

一、 问题的提出

听力素养历来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首要关注点,它是语言输入及输出环节的重要起点,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素质的重要表现。学生从高中的一门英语课过渡到大学本科的专业学习,将经历复杂的适应过程。首先,听力素养的形成由一门综合英语课转变成一门专项课程;其次,听力学习材料的内容形式变得多元,涉及日常对话、时政新闻、文化讲座等;第三,听力材料的难度会随着音频速度、语音变体、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变化;第四,听力素养的考查也由客观选择题变为了听写、填空、问答等主观试题。

从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专业学生的英语听力训练和培养应是四年不断线的过程,这期间他们的听力素养将接受口译学习、专业考级、专业实习实践等多方面的检验评估。

二、 英语专业听力素养和语篇能力

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素养呈现三个维度:语言交互意识(对信息的分辨和推断)、篇章建构和理解意识(对信息的概括和提纲编写)、信息获取和传递意识(对信息的记录和输出)。英语专业教学计划内听力课的设置大多为2课时/周,在如此紧张的课堂教学时限,想要推动学生形成前述的素养目标,难度可想而知。

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语篇理论几十年来不断应用于英语教学,而听力能力的培养也与之密不可分。“语篇是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它通常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应具有语义上的一致性、逻辑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连贯性”(任晓涛&许家金2002)。王艳(2012)指出,语篇能力是“处理句子层面以上的语言的能力,包括理解口头或书面语篇的组织结构、推断话语的含义以及话语之间联系的能力”。

如果把语篇的相关定义与听力素养呈现的维度对接,我们不难发现英语听力素养的提升可以围绕语篇能力展开。至此,笔者提出,将语篇理论引入并贯穿于英语专业的听力教学将会对听力水平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 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素养培养路径

“话语不是杂乱无章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它总是以一定的话题的连贯性和话题展开的可能性按照规律合理地发展的! 任何一个语篇都有一定的语篇结构(贺玲,2005)。”提升听力素养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形成语篇意识,学生在主动的意识下与输入信息展开互动,参与听力输入过程,学会对语篇拆解重构、整合话语间逻辑联系、把握语篇内容意义,达到交际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语篇意识培养的三个维度:习惯性、互动性、自主性,是有效的培养路径。

1. 语篇意识的习惯性培养:语篇听写与修正。听写是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重要考查项目,它针对学习者对于听力语篇输入与输出结合的语言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这一方式训练对于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听力入门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可布置学生精听听写任务,材料可以循序渐进从高考听力、课本教材逐渐过渡到VOA慢速、常速、BBC新闻、TED演讲。主要采取两种操作形式:第一,学生以一个音频时长为单位做不暂停听写(时间由短加长),随音频播放速度,手写听到的语篇信息,中间不做任何暂停,手写内容努力赶上音频的播放内容,音频停止听写停止;第二,学生按照意群切分一个单位的音频,循环听一个意群1-3遍,中间间隔秒数停顿,同时将整个意群复原写出。

两种方式中,前者的听力信息接受压力更大,学生在练习初期甚至一定周期内都没有成就感,但是这对学生的手写速度、信息接收反应、短时记忆、信息接收負荷、信息输入输出平衡能力都将产生积极作用。这当中学生培养的并不是听力信息的完整度和准确度,而是适应语言交际的瞬间性特征,适应听力语篇的输入习惯,适应真实语境下信息接收的频率和强度;后者的意群听写,采取间隔时间且学生有三次左右的复听次数,对比前者形式,学生会更加关注语言的完整性,对拼写、语法、语义理解等有更为全面的练习。两种形式在写完后都可以做针对性修正,前者重点关注遗漏的较大语块信息和瞬时头脑未能及时反应出的信息;后者则尽量要求逐字逐句含标点完整复原。

所有听力材料都是由语篇构成,作为连续的话轮或者句子组成的语言整体, 其语义上的一致性、逻辑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连贯性等特征将通过无暂停听写和意群切分听写的双重训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同时积极促进学生语音辩音、词汇拼写、语法语义、短时记忆、手脑平衡的水平,对语篇能力的互动性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2. 语篇意识的互动性培养:语篇拆解与重构。语篇听写解决了学生对于语篇文本的基本把握,同时使他们极大地适应了语言输入的即时性和紧张感,从而有效促进教师推进语篇拆解重构的互动意识培养。

学生在听力学习初期,一般是关注于听力语篇的信息片段,无法从整体上感知信息内容,很难把握信息定向获取、语篇理解、篇章建构等方面。语篇拆解重构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通过教学步骤帮助学生厘清听力语篇组织结构、推断语篇内部话语的含义以及语篇上下文话语之间联系,深度解析语篇材料主题和内容。语篇拆解,是指学生在信息输入时积极与内容材料互动,同步根据脑记笔记的输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重构则是依据前述归纳整理以新的架构形式展现语篇文本,即从输入信息向输出信息转化,真正达成信息交互和交际。

(1)对话示例。

教学材料:

Interviewer: Brian Cowles is the producer of a new series of documentaries called “The Earth at Risk” which can be seen on Channel 4 later this month.

Interviewee: That's right, yes, we went to America, both North and South and then we went over to Africa and Southeast Asia.

Interviewer: And what did you find in each of these continents?

Interviewee: Well ... starting with ... Africa, our film shows the impact of the popul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以上材料是一段采访开场白,这个话轮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背景信息。该部分语言结构较为基础,通常教师在这里并不特别作出精听处理,学生也有可能会对信息一带而过。笔者在处理这一小节时,要求学生在听完后拆解和重构语篇,并整理该部分传递出的交际信息,其后按如下内容重现:

* The producer of the documentaries——Brian Cowles

* The name of the documentaries——The Earth at Risk

* Broadcasting information (TV station and time) ——Channel Four & lastr this month

* The geographic position of the programme——America, Africa and Southeast Asia

* The topic of the programme——The impact of the popul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从较为简单的语篇入手,学生会更容易适应信息的拆解,这其中会有赖于语篇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需要在短的时间完成尽可能全面的信息记录;然后依据信息记录完成对相关信息要义和细节的拆分并对信息进行概括,明确传递的信息类别,从而完成小节内语篇信息重构,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信息复述。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在语篇听力交互时不再是被动地记录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信息输入,并习惯于将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大幅提高听力效率和水平。

(2) 新闻示例。

教学材料: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says his country is prepared to help Kyrgyzstan's new leaders establish stability in the wake of a political upheaval. Mr. Putin made these comments today following a telephone discussion with Kyrgyzstan's opposition leader Kurmanbek Bakiyev who was appointed by parliament to lead an interim government. Kyrgyzstans new leaders are trying to restore order after two days of massive looting and street violence that left at least three people dead and injured many more.

教师一般会采用选择、信息匹配、问答等方式来考查学生在听中环节对上段内容的掌握,但这些考查形式并不能促進学生深度挖掘语篇信息结构,无法从整体层面把握新闻脉络。

建议教学步骤如下:

step 1:听音频,复述新闻内容;

step 2:听音频,引导学生关注新闻中时间标记语,并记录;

step 3:听音频,根据时间标记语回顾新闻内容,按时间线索复述;

基于以上步骤引导学生在听后对语篇重构,按照以下导图把握新闻内容:

looting and street violence→three people dead and many more injured→a political upheaval→an interim government→Kyrgyzstan's new leader to restore order→a telephone discussion→Russian being prepared to help Kyrgyzstan

这样的再现将会使学生理清新闻脉络,了解描述重点,真正完成 “理解”过程,实现信息沟通传递。

(3)讲座示例。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针对语篇句子设置信息拆解和重构填空,可根据材料内容的难度采取盲听(让学生边听边做笔记,不提前展示填空内容),或在学生同步听力时放出填空(考查学生快速主题识别、信息抓取和听阅技能的平衡能力)。

示例1 原文:When the brain comes into contact with technology, it can become extremely addicted to it and reliant on it. This can lead to negative effects.

练习:Brains are likely to rely on technology too much, which results in

__________

拆解重构:考查听者能够完成语篇和练习的重构对应,即“addicted to it and reliant on it”与“rely on too much”替换,“lead to”与“results  in”替换,从而抓取“negative effects”为考查点。

示例2原文:When writing, disconnect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练习:Cut__________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when writing;

拆解重构:考查听者抓取“disconnect”,同时关注练习中“cut”与抓取

词中“dis”部分的意义关联,并考虑设空的词性,填入“connection”.

示例3 原文:These evaluations include emotional responses to stimuli as well as cognitive judgments on what is satisfying and fulfilling.

练习:Responding emotionally to stimuli and judging cognitively on satisfaction and__________

拆解重构:考查听者在把握笔记的基础上,判断设空词性,并对原文和练习中“judgments和judging、 satisfaction和satisfying ”词性转换做出反应, 从而抓取“fulfilling”为关键词并变形“fulfillment”。

以上拆解重构相对于前述对话和新闻来说,有着更高的互动要求,听者在快速记录时要快速识别设空要点、快速抓取关键词,完成意义转换,通过边听边重构语篇的过程,把握语篇语义、逻辑和形式各个层面的信息传递。

3. 语篇意识的自主性培养:语篇归纳与监控。语篇意识的习惯性培养和互动性培养,有助于学生在语篇意识建构过程中逐渐提升英语听力的素养,但在学习进程中,学生自主监控,即自主性意识培养也是重要的一环。

学生通过语篇的精听训练和学习语篇拆解重构,可以完成对语篇意识形成的自主性培养,包括整理精听书写的典型错误(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整理语篇拆解范式、语篇结构组成特征、语篇话语意义推断归纳模式等,通过归纳总结形成个人对听力语篇的再认识,将这一过程形成的经验和梳理内化到头脑中,在听力的交际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的监控输入输出,以此增强语言的交际水平。

四、 结语

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水平一直被认为是教与学的痛点,因其素养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且涉及众多因素。语篇能力的建构将会有效促进学习者对听力实践的认知,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水平和语言运用水平。相信语篇习惯性、互动性和自主性培养加上持之以恒,学生的听力素养一定会产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贺玲.语篇分析在英语短文类语篇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6).

[2]任曉涛,许家金.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 2002(2).

[3]王艳.英语听力教学与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4]杨世登.英语新闻听力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5]张民伦.英语听力教程教师用书(第三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