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文化与课程思政在《基础德语》课堂中的融合应用

2020-12-23 06:54周芳蓉
新一代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周芳蓉

摘 要:目前小语种的教学上过于关注目的语的文化输入,忽略了培养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能力,而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应是使学生拥有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因此在基础德语课堂中应树立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母语文化教学改革,加入思政文化元素的融合设计。

关键词:母语文化教学;课程思政;基础德语

长期以来,小语种教学过于关注目的语的文化输入,忽略了培养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能力,导致文化交流的不对等,如何强化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功能更是专业教师应该探索的问题。自习主席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课程思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课程思政”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母语文化教学和课程思政有着共同的目标。

一、母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现状

“新国标”中要求外语类学生在素质方面应具有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在知识上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因此,我们在应国家政策及社会需求开设小语种专业的同时,更应注重中国文化知识的输入,并应用良好的外语功底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培养大批具有国家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1993)提出,如果把语言教学视为社会实践,那么文化教学就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认知能力是促进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并且代表着语言水平。因此外语教学中除了基础的词汇、语音、语法等语言教学外,文化教学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教学应分为母语文化教学和目的语文化教学。而自外语教学开始以来,目的语一直是不容忽视的,但母语教学的地位则令人堪忧。事实上,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双管齐下”更能使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意义所在,加深学生的思辨能力,用目的语来表达母语文化则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真正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笔者是一所地方高校的德语专业教师,从事一线的基础教学工作,因此便于对学校、学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情况

本校拥有德语专业四个年级,每个级3个班,共有学生三百余名。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发现超过95%的学生都了解日常的中国文化知识,比如春节、端午节、二十四节气等,但是只有不到50%的同学能用自己所学语种的外语翻译;而且很多同学对于春节的由来则描述不清,更谈不上用外语介绍,也就是说对于稍微深层次的中国文化知识,大部分同学则不知晓。因此,在学生方面笔者发现大约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掌握了相应的文化常识,但外语能力不够,所以不会表达,这种现象大部分发生在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身上;二是学生本身就不懂中国文化文化,更谈不上用外语表达,这种现象大多发生于深层次的文化概念,比如节日的由来、节气背后所带来的变化等等。

(2)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笔者以13年和18年本校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人才培养方案为对比,总结出以下区别:首先,培养目标从“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德语人才”转变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德语人才”;其次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中加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从文体素质类课程细分出了“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中华经典与传统文化”、“国際视野与文明对话”等传播母语文化的课程;再次,在大学外语选修课程中加入了“中国文化概况(英语)”课程,普及用英语进行中国文化表达;最后,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各语种都有“中法文化对比”等类似课程,甚至还加入了“中国文化与思想精萃”等专门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课程。这证明了学校以及各语种专业对母语文化的重视,并且已经走上了改革之路。但是我们也发现中国文化类课程大多是选修课程,并没有列入专业核心课程,因而学生还是没有十分重视。

(3)教材内容

以德语专业为例,不管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单元文章中鲜有涉及中国文化背景的素材。比如大一大二年级德语专业主要学习了《基础德语》这门课程,而这门课程大多选用了《当代大学德语》的教材,该教材一共四册,每册大约12-15单元,每单元2-3篇文章,总共有三篇文章涉及中国文化知识,所含比例非常低。这说明教材比列严重失衡,间接导致了中国文化教学的不平等。

(4)师资力量

笔者在对本校老师调查时发现,大部分老师都认为自身用外语教授中国文化时也会觉得困难。因为小语种教师本身作为学生在国内或在国外攻读学位期间,受到的教育也偏重于外语教学和研究,特别是小语种教师大部分还是在外国读的学位,这种知识储备的区别特别明显。随后在毕业从事高校教育工作后,小语种教师表示从未接受过中国文化知识的培训。所以在师资力量上,小语种教师在教授中国文化时能力和水平也是有限的。

二、课程思政在基础外语课程中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课程思政的核心是“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理念强化了课程的思想政治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基础德语》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应是一门构建东西方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的人文课程。它具备课程思政的“隐性课程”的功能。“隐形课程”即是将思政教育隐含在专业课程之中,比如包含在德语学习之中,将语言文化作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高尚节操,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基础德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既符合课程性质,也符合思政要求。

三、《基础德语》课堂中思政文化元素的融合设计

(一)扩充单元内容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