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期民族地区扶贫模式探析

2020-12-23 04:38龚海峰
时代金融 2020年33期
关键词:扶贫民族地区

龚海峰

摘要:为了进一步地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我国政府在长期的扶贫实践过程中,摸索出较多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现阶段我国即将实现全面脱贫,笔者主要基于后扶贫时代的背景下,对民族地区扶贫模式开展深入探究。文中首先分析了后扶贫时期民族地区扶贫模式,然后对后扶贫时期民族地区扶贫模式的发展进行分析。并通过梳理我国民族地区的扶贫模式,找出在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均衡发展理念下,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组织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后扶贫时期  民族地区  扶贫  模式探析

一、引言

2015年,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对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及广大民族地区进行大力帮扶和深层开发,但是由于我国民族地区区域范围较广,且资源及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地方政府在实行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压力较大。通常在开展扶贫的过程中,扶贫工作与脱贫工作是相伴而生的,扶贫工作是开展脱贫工作的现实手段,同时脱贫工作也是开展扶贫工作中的最终目标追求。如何使民族地区顺利实现脱贫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需要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始终坚持党中央的政策导向工作,并采用新的扶贫模式理念将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到民族地区,进而形成产业链红利,鼓励民族地区通过自力更生来实现全面小康生活。

二、后扶贫时期民族地区扶贫模式探析

在后扶贫时期民族地区进行扶贫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深度地贯彻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理论。首先在扶貧中需要了解当地市场机制对区域性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并通过将区域内部资产进行积累,确保各地域生产要素形成流动,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和中东部地区经济趋向均衡。此外在非均衡理论发展背景下,地方扶贫组织还需要从民族地区现有的资源挖掘出稀缺性的因素,重点发展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链,通过特色产业链来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便在不均衡理论的发展基础上,通过对区域性经济进行模式划分,进而实现运用“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理论,从东部向西部逐次开展经济开发。该理论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理是让有条件的地区首先发展起来,进而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波浪式的进步,再通过非均衡理念的发展目标实现民族区域各地域共同富裕。

我国先后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我国从非均衡发展逐渐地向均衡发展进行过渡和调整,但是由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比民族地区具有更强的资金和人才吸引能力,进而使得地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马太效应”。因此在对民族地区进行扶贫的过程中,就需要实现借助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力量带动民族地区的发展,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湖南民族地区进行考察的过程中,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需要在扶贫过程中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同时在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民族地区的扶贫对象,并通过开展有针对性地扶贫方案,解决民族地区所呈现出贫困地区分布、地域范围跨度大、经济基础薄弱、资金人才吸引能力较弱、生态系统链脆弱等一系列问题。在民族地区开展扶贫模式的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当地政府引导地域人才和专项资金进入民族地区,促进民族地区内部和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

三、后扶贫时期民族地区扶贫模式发展分析

(一)需坚持“单一化到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在民族地区开展扶贫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发展目标,根据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后扶贫时期所进行的扶贫主要任务是在解决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多元化扶贫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在民族地区大力推行医疗、保障房、教育等资源的建设,通过将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有效融合,进一步地将我国的扶贫工作从狭义性地开发向广泛性的大众扶贫领域发展。同时还需要在民族地区落实义务教育、住房保障政策、基本医疗等一系列公共文化资源服务,注重民族地区的经济转型,缩小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二)需实现“外源式至内源式”的发展原则

在民族地区进行扶贫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实现由“外源式至内源式”的发展原则,民族地区在扶贫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通过本地区的内部要素发生作用,同时还需要通过外来要素来推动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而言,通常存在着内部发展动力不足,缺乏经济发展条件要素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引入外源因素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样便可以将先进地区的现代化产业链及产业发展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融入民族地区产业链的发展中,帮助民族地区产业发展迅速实现现代化。在内源模式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导入,避免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从生活贫困走向生态贫困,从而寻找出适宜于民族地区发展的正确扶贫模式。

(三)需树立“从输血到造血”的扶贫路径

在民族地区扶贫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树立“从输血到造血”的扶贫路径。“输血式”扶贫主要是指,民族地区的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通过资金转移支付模式对本地区的贫困户进行经济救助,使本地区的贫困户实现暂时性温饱。但这一扶贫模式难以适应改革开放以后带来的社会主义市场化要求,不仅难以满足贫困群众的生活需求,同时还会导致民族地区农村返贫率迅速上升。通过“造血式”的扶贫模式,便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化要求和应对当前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通过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生产与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文化水平,帮助民族地区贫困户实现生产自救,就可以逐步地走向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出民族地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帮助民族地区百姓实现自我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之路。

四、在后扶贫时期民族地区扶贫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需求缺口过大,资金存在使用问题

在民族地区进行扶贫过程中存在资金缺口过大,资金使用不当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在民族地区进行扶贫的过程中,扶贫政策在落实时会涉及财政、国土、民政等相关政府部门,这便需要各部门在协调工作时将扶贫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衔接,如果政府各个部门在协调工作中存在着衔接不当的问题,就会导致在民族地区进行扶贫时耗费时间较长,资金链无法稳定运行,甚至造成资金沉淀和浪费。此外在扶贫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民族地区参与到扶贫过程的人数较多,覆盖面较广,对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民族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民族区域周边的物价没有进行很好的防控,会使劳动力成本显著提高,导致民族区域在扶贫项目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资金缺口。

(二)在扶贫中存在着一定的负向外部效应

民族区域在进行扶贫过程中还存在一定负向外部效应。虽然通过扶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贫困户的生活条件,但是也会给当地贫困户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例如少数民族具有一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喜欢同族聚居。在扶贫的过程中,由于扶贫项目的大力发展和建设,会使民族地区局部人口面临着拆迁、搬迁、重新安置的问题,这一部分群众如果与自己所生长的土地、生活文化突然面临分割重组,难免会与迁入地居民之间产生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在民族地区发展脱贫的过程中,由于一些脱贫扶贫计划没有完全得到落实,导致大量组织机构不敢轻易地向民族地区进行投资,使得民族地区建设的扶贫项目难以顺利发展。

五、在后扶贫时期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扶贫模式选择

为了实现我国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当其冲的是“弥补差距,强身健体”。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广大中西部民族地区距离小康还有较大差距,这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存在的挑战之一。当前我国民族主要聚集地区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就使得各个民族地区之间的发展程度与发展联系差异性较大。因此當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加大扶贫政策的落实力度,积极地为民族地区经济“换血造血”,使民族地区具备经济快速发展的潜能。

(一)政府通过加大民族地区政策扶持力度,帮助民族地区快速脱贫

一是需要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这是为民族地区进行“输血”的重要前提;二是在引导财政资金和扶贫人才进入民族地区后,地方政府需要完善当地的交通、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地方政府要为基建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低价使用等一切优惠政策,进而推动民族地区资金和人才形成净流入。四是当地企业及有关部门还需要配合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大对民族地区政策和资金扶持的倾斜力度。五是尽快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通过加大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为民族地区的长效发展提供原动力。避免由于民族地区教育水平降低,不能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二)借助中东部地区过渡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发展红利

依靠当地政府对民族地区的产业链模式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进而实行“先富带动后富”和区域化优先发展战略,为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提供创新动力。通过这种发展模式可以推动不同区域间的资源合理流动,实现民族区域与周边各区域的经济水平均衡发展。“先富带动后富”的经济发展战略还可以借助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成功经验,改变民族地区在扶贫脱贫过程中的传统模式。同时借助东部和中部的资源,实现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互换,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先富群体的组织力量,进而充分发挥先富群体对后富群体的帮扶和引领作用。

我国中东部地区正在经历着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或高科技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过程,因此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应成为促进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中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主动过渡至民族地区,引导地域优势资源向民族地区进行转移,不仅可以实现先富地区对后富地区的带动和引领,同时还可以促进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进行对口援建,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协调发展。

(三)民族地区通过积极探索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模式

民族地区需要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之路。首先民族地区需要明确本地区的地域文化特殊性和资源文化特殊性,以及民族地区周边的生态环境等因素,形成本地区与其他区域不同的“异域文化特征”。这样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便可以通过因地制宜的方法,发展地区旅游业、地区特色经济、民族地区特色食品等产业链,通过对这些民族产业进行发展既可以彰显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可以提高区域性就业率,带动百姓就业创收,带动民族地区进行自主扶贫便是当前民族地区扶贫攻坚项目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增强其自主开放的意识,积极地融入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积极把握扶贫政策在开发过程中,带来的各种利好政策,并通过资源转型和经济流动的方式,实现民族地区各个区域间的均衡发展,这样便可以通过区域间的互帮互助,实现从部分到区域的脱贫和致富的目标。

(四)加强扶贫项目管理力度,保障民族地区提升脱贫效益

在民族地区实现转型脱贫的进程中,当地政府还需要通过政策引领,提高群众的人均收入,改善群众的基本生活。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部分民族区域在扶贫过程中难以保证当地群众的生活收入,很多群众甚至不能偿还所欠债务,因此当地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引领的方式来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可支配收入。政府可以通过迁入相关产业,引导民族地区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各基层职能单位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在民间开设相应的手工课程培训,提高群众的技术能力,并通过组织开展各项交流活动,实现信息共享。再通过建立相关的交流和销售平台,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家庭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保障民族区域人均基本收入,增加民族区域家庭债务偿还能力,让更多的机构加入民族区域的脱贫扶贫战略发展中。

(五)规范民族地区脱贫监管调控,激发扶贫积极性

在民族区域进行金融扶贫的过程中,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管理好整个民族区域扶贫政策的落实状况,进而提升脱贫项目在民族区域中的政策执行力,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整个项目的运行过程进行取证调查,并对民族区域的扶持项目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保证区域性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扶贫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之间需要进行密切交流合作,将扶贫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贯通,避免在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造成资源浪费或是资金供给不良的问题发生。同时民族区域在实现扶贫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进行有效考察,保障民族区域当地群众的基本生活。

六、结束语

习近平同志在民族地区扶贫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个都不能少”包括了中国56个民族,同时涵盖的是我国这个大家庭的全体成员。因此在民族地区金融扶贫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民族地区每一位群众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中不掉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吕学芳.民族地区扶贫对象依赖心理的主观成因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2):55-59.

[2]李志恒.“互联网+特色产业”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的可行性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7(04):66-67.

[3]周明震.甘肃民族地区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与民族特色产业发展耦合模式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8,213(09):50.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支行

猜你喜欢
扶贫民族地区
阿勒泰市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证监会“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