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快推进我国航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0-12-23 04:38赵春梅刘斌来郝英春
时代经贸 2020年19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新时期思考

赵春梅 刘斌来 郝英春

【摘 要】目前,随着构建新时代国家应急救援体系战略部署的推行与实施,促使航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要求相关组织机构大力支持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重点针对当前队伍体系现状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确保应急救援事业得以全面发展。针对于此,本文主要以新时期为研究背景,针对我国航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问题进行相关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思考

新时期航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工作要求自上而下,从多个方面针对航空应急救援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科学有效地应对重大灾害和事故救援,尽可能地为我国应急救援事业全面发展保驾护航。目前,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已得到全面开展,部分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实施,行业管理正在逐步规范优化,航空应急救援队伍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和改善。但也应看到,航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工作尚未得到完全落实,在部分工作方面仍旧存在短板问题,要求相关组织机构积极支持合作,按照多管齐下、共同发力的原则,强化航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力量。

一、健全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顶层设计内容

(一)按照党和国家部署规划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航空应急救援发展规划

航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和事故特点,以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为核心,制定科学、合理的航空应急救援发展规划。要求相关组织机构立足于国家发展总体规划进程,以“十四五”规划为基础,坚持将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纳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统一筹划,针对国家层面上的顶层设计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确保体系建设过程有章可循。

(二)科学创建航空应急救援制度体系,确保体系稳定与长足发展

随着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推进,制度之间的统筹谋划、整体协调与系统配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航空应急救援制度体系科学创建,要求相关组织机构树立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创建联动保障、运行管理、技术支撑、人才培养等制度,在配套建设方面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的目标,从根本上推动我国航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除此之外,还应按照逐层推进、紧抓实干的原则,构建一套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体系机制,从根本上扎实推进该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国家层面的航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贯彻与落实

构建国家层面的航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自上而下、央地联合,统筹推进航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确保应急救援行动更加集中、高效地开展,为救援指挥机制各项工作内容的顺利贯彻与落实提供安全保障。一方面根据中央、地方承担的职责,分层次负责所属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和管理,从任务分工、人员配置、场站建设方面推进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建立航空应急联动机制,统筹中央与地方应急管理机构一体化运行,实现国家应急指挥机构对地方应急救援部门的管理与调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贯彻与落实。

二、合理配置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专业、高强的航空应急救援队伍

(一)统筹规划、合理部署,深化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力量

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尚在起步阶段,目前具有航空应急救援经历和能力仅限于航空护林队伍。但是航空护林队伍过去长期从事森林防灭火工作,救援技术仍停留在飞行和灭火的战术层面上,对多灾种救援技术研究不够,还不具备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实战能力。鉴于此,相关组织机构应针对航空应急救援结构问题进行合理规划与建设,确保在数量问题、规模建设问题方面保持协调性。一方面充分配置整合现有的航空应急救援队伍资源,优化内设机构编制,加大专业人员力量,组建区域性航空应急救援中心。另一方面转变现有的航空护林队伍职能,將航空护林队伍统一纳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加快由承担单一的森林防火任务向承担多灾种航空应急救援任务的转型,更好地完成综合应急救援任务。

(二)联系实际,创造条件,合理配置专业化装备设施

目前,我国航空应急救援所依托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航空器保有量低,尤其是可承担综合救援任务的大型直升数量不足,且高高原型、重型直升机数量严重不足。在机载专用救援装备上,搜索和救生的专用设备配置几乎为空白。由于航空服务产品具有高技术和系统复杂性,航空应急救援还须依托通用航空产业,所以必须建立由政府主导通用航空市场积极参与的融合发展机制,这也是国际上航空应急救援工作的通行做法。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从综合救援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扶持应急救援机型的引进,扩大救援飞机数量,为航空应急救援工作创造良好运行环境。与此同时,还应积极运用红外成像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为航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健全完善基础保障设施,拓展航空应急救援服务范围

从国家层面协同相关组织机构,按照规模化、产业化、一体化的发展视角,针对全国的通用机场布局规划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指导,优化应急救援机场布局,推动配套资金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地方保障、服务和支撑作用。同时结合国家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高效科学、响应迅速的航空救援保障平台体系,通过合理拓展航空应急救援服务范围,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安全建设提供良好的内在驱动力。

三、落实人才培养管理工作,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一)拓宽航空应急救援人才结构,补缺当前人才不足问题

我国的灾害事故类型较多,应对不同的灾害或事故,需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作为重要依托,专业人才始终是确保航空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贯彻与落实的关键前提。借此,建议积极拓宽航空应急救援人才资源,组建航空应急救援专家组,协调政府、军队、相关科研院校,为规划、培养、评估航空应急救人才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加强对飞行队伍、空中侦察、指挥通信、航行管制、航油检验等人员结构进行培养,通过人才交流、资源整合、购买服务等方式,探索符合航空应急救援特殊性、技术性的岗位人才聘用制,以弥补航空应急救援人才不足的问题。

(二)多方面开展航空应急救援人才培养工作,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配置

充分认识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存在的差距,强化人才建设是根本建设的观念,以专业培养为前提,坚持分类实施的培养渠道,通过岗位培养、交流培养、定口培养等方式,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配置,全面提升航空应急救援专业能力。

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以能力、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绩效考核体系,努力培养一支素质过硬、专业精湛、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航空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

四、结论

新时期加快推进我国航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工作,俨然成为当下予以重点践行的宏伟事业。要求相关组织机构从多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力求为我国航空应急救援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内在驱动力。在建设过程中,要求相关部门明确当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存在的短板问题,加以及时改进与优化。同时,全面深化专业人员技能水平与实战救援能力,确保各项应急救援工作落实到位。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在宏观方向的指引作用下,势必会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良好的内在驱动力。

(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云南 昆明 650021)

参考文献:

[1]李航.我国航空应急救援现状及发展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6).

[2]闫鹏,杨帅.航空应急救援专业化力量建設的战略性思考[J].中国应急管理,2019(01).

[3] 陈玉娟.我国应急财政资金管理研究[J] .山东财经大学,2015(05).

[4]徐毓蔓.航空搜索救援任务下山地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2).

作者简介:赵春梅(1979-)女,汉族,籍贯:云南,学历硕士(西南林业大学),高级经济师,专业: 航空应急救援,在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工作;刘斌来(1991—)男,汉族,籍贯:云南,学历本科(西南林业大学),助理工程师,专业:航空应急救援。在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工作;郝英春(1978—)女,汉族,籍贯:吉林,学历本科(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工程师,专业:航空应急救援。在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工作。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新时期思考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