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苹果产业竞争力研究

2020-12-23 04:26李亮孙慧英李敏生王达菲王玺
山西果树 2020年6期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力

李亮 孙慧英 李敏生 王达菲 王玺

摘 要:为了研究山西苹果产业竞争力状况,运用显示性指标、分析性指标和比较优势指标,分别对各苹果主产省2011年至2018年苹果种植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苹果产业在生产成本、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和资禀赋系数处于全国苹果产业上游水平,但价格和利润率很低,位居全国苹果产业下游水平。为此,提出增加优生区种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确定目标市场发挥竞争优势、重视采后环节、实现优质优价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山西苹果产业;竞争力;比较优势;成本收益

文章编号:2096-8108(2020)06-0071-05  中图分类号:S661.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pple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LI Liang, SUN Huiying,  LI Minsheng, WANG Dafei,WANG Xi*

(Pomology Institute,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31,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pple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using indicated index,analysised index,comparative superiority index, the apple planting industry of major apple producing provinces from 2011 to 2018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duction cost, efficiency advantage index, aggregated advantage index and endowment factor of apple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were in the advanced level of the national apple industry, but the price and profit rate were very low with low level of the national apple industry.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increasing planting area in suitable area, optimizing cultivar structure, establishing market, exer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post harvest, and realizing high quality and good price.

Keywords:apple industry of Shanxi Province; competitiveness; comparative advantage;cost benefit

山西是典型的特色农业省份,近年来,水果、杂粮和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山西运城水果出口平台的建设,为山西省果業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全国苹果主产区主要有4个,黄土高原区、环渤海区、黄河故道区和西南冷凉高地地区。山西省2018年苹果面积147.54×103 hm2,产量376.5万t,分别占全国的7.6%和9.6%,单产水平25.5 t/hm2,高于全国20.2 t/hm2的平均水平。研究山西省苹果产业竞争力水平,通过统计描述和指标分析的方法,把握山西省苹果产业现状、分析产业竞争力,为进一步提升山西省苹果产业竞争力提供可行的对策建议。

在苹果产业竞争力分析中,徐立[1]2010年运用分层和分块的方法构建了苹果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计算出苹果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这种编制竞争力评价指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有待商榷,尤其是权重的赋值主观性较强。孙志军[2]2013年通过对2012年截面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苹果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的22个指标,提取4个公因子,并测算了各苹果主产省的苹果产业综合竞争力。贾海娥[3]2016年运用显示性指标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优势指标分析研究了甘肃省苹果产业竞争力。在对山西省苹果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中,王焕英[4]2011年从现状、优势、差距和建议4个方面,定性分析了山西苹果产业竞争力。张雨薇[5]和胡乃元[6]分别于2018年、2019年对临汾市和运城市苹果产业比较优势进行了指标分析。

前人对苹果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对于山西省苹果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还没有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本文通过比较各苹果主产省的相关指标,运用显示性指标、分析性指标和比较优势指标等测算出山西省苹果产业的竞争力,并提出对策建议。

1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广义的苹果产业指围绕苹果进行的一系列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生产、贮藏、加工、销售和贸易等各个环节[3]。本文的苹果产业指狭义的苹果产业,主要是苹果种植业,即生产环节。产业竞争力是综合生产能力的体现,这种能力以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以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都说明产业的竞争优势与资源禀赋、技术水平、需求状况、产业政策等密切相关。本文从市场占有率、资源禀赋系数、价格成本效益、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等6个方面,对山西省苹果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2019、中国农业年鉴2012-2019、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2-2019。

2 实证分析

2.1 显示性指标分析

显示性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和资源禀赋系数。市场占有率就是市场份额,近10年苹果商品率全国平均水平均在98%以上,在估算各省市场占有率时,直接以产量替代商品销量。计算方法为某省苹果产量占全国苹果产量的比值。

从图1来看,陕西和山东苹果年产量接近千万t。其他主产省苹果年产量还不到400万t。从表1来看,陕西和山东两省的苹果市场份额之和占据全国50%的市场,山西、河南和其他地区的各占10%,剩下20%的份额由河北、河南、甘肃平分。这样从市场份额的角度,各苹果主产省形成了3个梯度,第1梯队是陕西、山东,第2梯队是山西、河南,第3梯队是河北、辽宁、甘肃。

资源禀赋系数EFendowments factors系反映一国或一地区某种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计算公式为:

Vi表示某省苹果产量,Vwi表示全国苹果产量。Yi表示某省农业生产总值,Yw表示全国农业生产总值。资源禀赋系数以1为界,小于1表示资源禀赋较差,大于1表示资源禀赋较好,偏离1越远,资源禀赋程度越深。

从图2可以看出,山西省资源禀赋系数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表明山西省苹果产业在全省农业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苹果资源相对充裕。从图3看到,山西资源禀赋系数仅次于陕西省,表明山西、陜西作为苹果的黄土高原优生区,布局进一步合理化,资源优势凸显。

2.2 分析性指标分析

分析性指标分析主要是价格成本收益分析。

通过比较2018年各主产省苹果均价及总成本

(图4、图5),山西省每667 m2总成本3 575.65元,在7个主产省中最低,具有很强的低成本优势。但是销售价格每50 kg仅171.21元,即3.42 元/kg,在7个主产省中排名倒数第二。成本利润率也极低,为16.15%,排名倒数第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造成成本利润率低的原因不是成本太高,而是销售价格极低。

2.3 比较优势分析

2.3.1 规模优势指数分析

规模优势指数SAI scale advantage index反映的是某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和专业化水平。计算公式为:

GSij表示i地区苹果栽培面积,GSi表示i地区水果总面积。

GSi表示全国苹果栽培面积,GS表示全国水果栽培面积。规模优势指数以1为界,大于1表示某省苹果在全省的水果种植比例大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该值越大,苹果产业越具有规模比较优势,反之反是。

从表2看出,各主产省苹果规模优势指数变化不大,山西省2011-2018年平均规模优势指数为2.47,标准差0.047,稳定性很好。以2018年为例,甘肃省规模优势指数最大,达到4.58,最低为河北省,为1.38。由于选取的省份均为苹果主产省,所以规模优势指数都大于1,表明都具有规模比较优势。七省平均值为2.67,山西省规模优势指数2.49,排名居中。

2.3.2 效率优势指数分析

效率优势指数EAI efficiency advantage index,反映生产某种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计算公式为:

APij表示i地区苹果单产水平,APi表示i地区水果平均单产水平。APj表示全国苹果单产水平,

AP表示全国水果平均单产水平。效率优势指数以1为界,大于1表示某省苹果在效率上具有比较优势。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省的水果单产水平和全国水果的平均单产水平可能相差很大。如果假定APij和APj相等,即某省的苹果单产和全国苹果单产水平相同,那么该指数则取决于二者的水果单产水平,该省的水果单产水平越低,效率优势指数越高。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即便该省的苹果单产水平与全国苹果单产水平相当,依然有比较优势。这里的“比较”是该省的苹果产业相对于其他树种产业而言。

从表3来看,各省效率指数随年度变化不大,且随着时间推移,多个省份的效率优势指数有从发散到集中的趋势。如河南、甘肃、河北、山东、辽宁等5省的效率优势指数向0.6~0.8的区间集中。而山西和陕西虽然效率优势指数处在高位,但也有下降趋势。表明各苹果主产省的效率比较优势趋于一致。这说明,在全国苹果单产和水果单产一定的条件下,各省苹果单产和水果单产的比例趋于稳定。就山西省来看,2018年其苹果单产水平低于山东和河南,虽然排名处在中间,但效率优势指数多年保持在高位,表明苹果产业是山西省水果产业中的效率优势产业,具有比较优势。这里的比较优势,不是说

山西的苹果产业比别的省苹果产业更有效率,而是说在山西水果产业内部,苹果产业比别的树种产业具有更高的效率,从而在全国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两弊相权取其轻”的比较优势。

2.3.3 综合优势指数分析

综合优势指数AAI aggregated advantage index,是将规模优势指数和效率优势指数放在一起综合考虑,计算公式为:

可以看出,综合优势指数是规模优势指数和效率优势指数的几何平均数。它同时反映了规模水平和单产水平,较为综合地反映了某地区苹果生产情况。

从2018年各苹果主产省的综合优势指数(表4)来看,山西省综合优势指数仅低于陕西省,排名第二,表明综合种植规模和生产效率两方面因素,山西省苹果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4 总结

本节实证分析中,分别运用了市场占有率、资源禀赋系数、价格成本效益、优势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和对比分析,发现山西省苹果产业在资源禀赋、单产水平、规模单产综合水平和生产成本方面均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市场份额、规模水平上处于中游。而在价格和利润率上处于下游水平,竞争力很弱。

3 对策与建议

3.1 有效发挥低成本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

2018年山西苹果生产成本每667 m23 575元,成本优势明显。应该利用低成本优势,找准目标市场,迅速扩大市场份额。首先,要做好山西苹果的宣传,扩大知名度。由于南方沿海发达城市对山西苹果缺乏认知,就无法产生购买动机和行为。利用网络销售这一便捷方式,扩大山西苹果知名度。其次,畅通渠道。南方市场上鲜见山西苹果,还在于渠道不畅通,利用直营连锁、经销分销等手段在水果连锁店、商超、农贸市场铺货,让山西苹果进入消费者眼中。最后,做好品牌建设。货好卖不上好价钱,原因在于:一是没品牌,同质竞争,相互压价;二是给别人做嫁衣,好苹果被贴牌销售,销售利润被品牌商获取。

3.2 增加丘陵区旱地苹果栽培面积,优化品种结构

目前,运城苹果是山西苹果主产区,而临汾、长治等广大丘陵干旱区苹果面積还有增长空间。由于海拔越高,温差越大,越利于苹果糖分物质的积累,再加上干旱区的苹果固形物含量高。适度增加丘陵干旱区苹果栽培面积,不仅能提升山西苹果资源禀赋,扩大规模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也能提升山西苹果品质。

适度增加中熟品种,扩大丽红、丹霞、良香、红将军等品种,丰富市场苹果种类,差异化竞争。由于库存苹果大多是晚熟的富士系列,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每年利润不稳定。如2019年苹果产季,风调雨顺,苹果丰收,价格很低。果农急于出售,2020年春节前大量出售。然而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进口水果供给受限,导致对国内苹果需求增加,疫情期间,苹果出库价节节攀升。中熟品种不耐贮藏,销售期短,上市时间与富士系列不同,可以提升苹果在这一时期的市场占有率。

山西水果出口状况良好,销售目的地集中于东南亚及中亚各国,品种以秦冠为主。秦冠丰产易管理,价格低廉,利于占领国外低端市场。适度种植秦冠苹果,有利于优化山西苹果种植结构。提升苹果国际竞争力。

3.3 注重分级、包装和采后处理,提升附加值

品牌建设倒逼苹果生产的标准化,尤其是一系列采后处理,如预冷、分级、清洗、打蜡、包装等。山西苹果生产低成本优势表现在另一方面就是投入不够。据了解,现在优质苹果生产区,花期大多进行人工授粉,花粉来源于异地花粉公司,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授粉问题,也能保证远缘杂交优势。人工授粉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但对坐果率提升、果形端正大有好处。

重视采后环节是提升苹果附加值的关键。预冷能延长销售期。严格分级,才能保证优质优价。好品质还需好卖相,精美包装不仅能促进苹果销售,也能提升销售价格,最重要的是能传递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优质优价,高投入高收益成为苹果产业的发展趋势。虽然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低廉有竞争优势,但在优质优价、消费升级的国内市场中,提升销售价格,从而提升利润率才能让果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在国外低端市场和国内加工行业也许可行,但在国内鲜食消费日益升级的情况下,提升品质才能增强竞争力,实现苹果产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 立.陕西省苹果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2]孙志军.河北省苹果产业竞争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3]贾海娥.甘肃省苹果产业竞争力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

[4]王焕英,毛建昌.山西苹果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山西果树,2011(5):42-44.

[5]张雨薇.崔新宇,潘仲尼,等.临汾市苹果产业比较优势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8,46(7):1226-1230.

[6]胡乃元,王 阳,王广斌.运城市苹果产业比较优势分析[J].山西农经 2019(11):89-92.

猜你喜欢
比较优势竞争力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美国服务贸易发展与中美服务贸易互补性分析
基于比较优势的江西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探讨
基于差别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企业竞合效应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优化供给结构对消费效用的影响分析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中国城市竞争力最新排名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