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0-12-23 04:40刘斌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核心素养初中

刘斌

摘 要:对于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科来说,其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当前,由于国家对于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各个学校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加大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培养。而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其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在这种背景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明确了现阶段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希望可以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核心素养

针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其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涵盖健全人格、法治意识以及思维品质等。对于这一学科而言,其能够有效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提升,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意义。对此,为了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在今后的教学阶段,教师应该依照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脱节现象

在具体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课堂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以及核心,同时也是教学工作稳定进行的最佳途径。但是目前,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水平分析得知,在教学期间,课堂的理论性相对较强。并且,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枯燥性以及单一性,经常将理论教学作为授课的主体,并没有意识到教学实践性的重要性,从而使得整体的课堂氛围非常沉闷,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调动,自身的核心素养也不能够得到良好培养[1]。同时,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社会进程在不斷推进的同时,教育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完善。然而,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材而言,其更新速度相对缓慢,致使初中道德与法治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无法进一步对教学效果以及水平的提升,更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此外,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期间,一些教师对于知识的讲授非常注重,学生常常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点,主动创新的意识相对薄弱,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持续下降,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2]。

2.道德与法治教育观念存在较强的滞后性

在具体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期间,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都相对滞后。因为在初中教学中,学校对于学生的主科课程非常重视,包括数学、语文、外语等。因此,在德智体等方面,一些教师在培养期间,难免会存在一些偏差。并且,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一些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表面化以及形式化,学生的思想观念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思维也不能够得到有效拓展,其综合水平以及素养自然也无法得到全面的提升。此外,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过于注重自身的主体地位,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课堂的主体,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心理诉求也不能够被得到重视,最终使得课堂学习越来越消极,不能够主动地融入教学课堂中,影响了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制约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3]。

3.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单一性

在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进行开展期间,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具有较强的单一性以及固定性。而这一问题,也是当前影响道德与法治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对于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经常照本宣科,教学模式的应用也过于传统化,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进行调动,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够主动地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不能懂得更多的法律知识,难以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水平也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在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层面,也不能够及时地进行革新,具有较强的枯燥性,无法对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进行正确的培养,从而影响了教育的质量。

4.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

通常情况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阶段,需要社会的认同,对于世界的理解也比较偏向于“过成熟化”。而这一情况的存在,也使得这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无论是为了成绩,还是为了得到认同感,都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学习意识较为薄弱,不能够对自身的学习态度进行端正。并且,在我国,应试教育已经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对于主科课程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从而导致这一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学生根本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进而使得出现了一种副课影响学习效率的错误认知,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4]。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1.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进行明确

在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开展前期,教师应该强化对教材的研读,能够深入且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能力进行了解,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精心备课,明确教学的整体目标以及任务。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教师在具体的备课阶段,也应该具备较强的核心素养培养意识,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研读,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精准的判断,明确哪些内容属于核心素养,然后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应用。一般情况下,只有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进行明确,才可以合理地将其融入教学计划中,才能够在教学阶段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准的把握,进而有效开展教学工作,以保证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5]。

比如:教师在进行“师生之间”教学内容讲解过程中,在具体的备课阶段,首先需要对课程中涵盖的核心素养元素进行综合考量,并对学生的能力以及认知水平进行充分结合,科学地对教学目标任务进行设置,保证可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真正意义上了解并且正确地看待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健全自身的人格以及价值观。此外,在对教学方法的应用层面,教师可以充分地应用案例教学法以及情境教学法,强化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以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被全面地调动起来,进而实现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和效果。

2.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具体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期间,为了能够有效地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提升,那么在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强化对课堂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学习状态中,有效地对教学效率及质量进行提升。比如:教师在对“我国的基本制度”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期间,因为对于这一课程来说,其主要就是对学生的政治认同以及思维品质素养进行培养。通常情况下,所谓的思维品质,其主要是能以辩证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可以理性分析以及解决社会中存在问题的一种能力。而针对政治制度来说,其主要是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可以及认同。为了能够保证教学目标可以良好地实现,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教师可以通过对合理手段的应用,有效地为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吸引到教学课堂上,让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都得到充分的调动,从而保证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6]。

再比如:教师在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相关内容讲解期间,也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新闻材料,展示2019年“两会”期间的一些新闻图片,然后让大家思考什么是“两会”,“两会”到底指什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了解两会与我们国家基本制度之间的关联性,然后更好地学习课本上新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深入了解知识点,提升课堂效果,也强化自身素养。

3.强化对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提升,教师在教学期间,还可以强化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不断地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增强,以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有效促进自身水平提高。比如:教師在对“预防犯罪”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期间,为了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行增强,加深学生对法律权威性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讲解一些典型的法律案例,包括:前几年发生的大学生掏鸟案,学生掏了十几只国家保护动物燕隼,然后出售出去,最终被判了十年。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问题,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通过探究,学生能够发表一些观点,诸如:一些学生会认为法院判刑比较严重等。当学生讨论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因为在上述的案例中,学生的做法是属于一种非法行为,并且我国相关法律也明确规定,坚决不能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如果这样做,是需要入刑的。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通过这样的手段,能够不断地对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行增强,让学生可以深刻意识到犯罪的危害性,从而树立相对良好的法治观念,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提高。

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阶段,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努力,能够依照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以及要求,有效地对教学观念进行革新,强化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相对合理的手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以便可以进一步对该课程教学水平进行提升,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81-82.

[2]刘金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9(7):40-41.

[3]孟峰.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J].中国农村教育,2019(5):6.

[4]沈捷.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名师在线,2018(36):54-55.

[5]罗惠成.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70-71.

[6]苟昭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70.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核心素养初中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浅论苏式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研究
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优化的具体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