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天我做主

2020-12-23 04:54尹鑫张佳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盥洗室帅帅玩具

尹鑫 张佳

在一天的工作中最让我发怵的就是过渡环节,因为这个时候,我既要关注活动室内等待的孩子;又要关注盥洗室内还未如厕的孩子;还要关注是否出现突发事件,经常手忙脚乱。于是我通常会对孩子们各种催促,表面上看我和孩子们似乎各司其职都很忙碌,实则无论是老师还是幼儿都处于被动状态。

过渡环节的“惊喜发现”

每当看到孩子们在盥洗时间漫不经心地聊着天、喝着水,我总是一边看时间,一边忍不住唠唠叨叨地催促。一天,正当我准备安排孩子们开展下个活动时,无意中发现帅帅、皓皓等几个“慢羊羊”头一次快快地喝水,帅帅还焦急地催着其他几人“快点,快点”。刚一喝完,他们快速跑了出去。是什么让他们不再磨蹭了呢?我好奇地跟着他们。原来他们是跑到玩具柜前,迫不及待地摆弄着自己带来的玩具,那专注的小眼神和急切的神情一下子触动了我。对呀,我怎么没有发现过渡环节中蕴藏着让孩子们化被动为主动的“机会”呢!

于是,在与孩子们的共同协商下,我们增设“盥洗后游戏时间”,解决了幼儿因无事可做而造成的盥洗环节磨蹭现象。我惊喜地发现,盥洗室里再也没有三三两两的“滞留人员”,我也不再因此而焦虑了。

“好多人呀,挤死了!”

随着“盥洗后游戏时间”的设立,孩子们每天都能主动、快速地进行盥洗活动,就为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一起玩有趣的玩具,直到有一天……

我正在益智区和孩子们下棋,突然听见盥洗室传来吵架声:“你们出去,太挤了!”“不行,你们出去,我们先来的,没看见人多了吗?”“你们出去……”听到孩子们的争执声,我赶紧走过去查看。原来是盥洗室人太多大家觉得挤,我问大家:“你们想怎么办呀?”萌萌想了想说:“咱们分组吧!我和爸爸买东西人多的时候,商场的阿姨就是让我们分组进去的!”“好呀!我想和我的好朋友一组!”帅帅开心地说。

我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鼓励全班幼儿自由组合,按组进行盥洗。同时,孩子们提议用不同的音乐声来作为各组盥洗的提示音,并选择了自己小组喜欢的音乐。随后,我惊喜地发现,时常伴随幼儿的“唠叨提示”没有了,盥洗室的拥挤场面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优美的音乐声和有序的行动。

“为什么没有我们说了算的

时间?”

一次和孩子们聊天时,我问:“在幼儿园生活快三年了,你们知道幼儿园一天的生活都有哪些内容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一直紧锁着眉头的乐乐突然说了一句:“这么多活动,怎么没有我们说了算的时间呢?”

听到他的话后,我和孩子们都愣住了:是呀,我们一直强调幼儿自主性的培养,但一日生活中却没有他们自主的时间,这怎么行!于是,我说:“那咱们一起商量一下,找出我们自己做主的时间,好不好?”“好呀!”孩子们欢呼着。

航航说:“早晨来了以后和吃饭前后,老师们都没什么安排,这段时间可以给我们。”遥遥说:“可是,这个时间那么短,我们能做什么呢?”雅南兴奋地说:“能到自然角照顾小花和小鱼。”萱萱说:“我觉得能和好朋友聊天。”航航说:“可以玩柜面玩具。”看到孩子们讨论热烈,我接著问:“除了这个时间,还有哪些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呢?”孩子们纷纷列举了很多过渡环节的时间,还说了自己在过渡时间里想做的事情。接下来,他们开始在班级寻找各种各样能够在过渡时间游戏的材料。如走迷宫、找不同、纸牌翻翻乐、翻绳等等。这些材料既有能够独自游戏的,又有与同伴一起完成的。在尝试的过程中,他们还想出了用小积木在柜面上拼摆图形、摞高、猜个数、排序等很多种玩法。

随后我跟孩子一起创设了迷宫式的“我们的一日生活”主题墙,在游戏和操作中幼儿对时间及一日生活环节的感知更深刻了。接下来的几天中,孩子们都能在不同音乐的伴随下自主游戏,我暗暗开心,为自己对过渡环节所做的调整而感到自豪。但看似顺畅的安排,却因为鸣鸣的一句话让我再次陷入深深地思考中。

“我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像往常一样,我在离园前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当天过渡环节游戏时拍的照片。这时,鸣鸣突然说到:“我今天有点不开心,因为我好像不知道玩儿什么了。”不少幼儿听了也纷纷表示有同感。

听着孩子们的问题,我几乎想脱口而出:提前做好计划不就可以了嘛!但我脑海中忽然闪过“等待”二字。于是我问:“那怎么办呢?”静怡说:“我们可以做一个计划,把自己喜欢的游戏全部都画出来,制作成卡片贴到墙上,这样就知道自己要玩什么了。”瑜瑜说:“对,我们可以做计划,把自己想玩什么和怎么玩记录下来。”其他小朋友纷纷点头。看来给孩子们思考的空间,他们自己能想到解决办法。

子茹接着说:“我在过渡环节时候和依依玩翻绳来着,但有的小朋友聊天的声音太大了,总打扰我。”萱萱:“我也发现这个问题了,我看书的时候总是容易看别人。”乐乐说:“我有办法,可以把玩的规则也一起商量一下,再画下来。”于是,孩子们纷纷动手找材料,开始绘制自己的计划和游戏规则,而我则站在孩子们身边,看着他们开心地忙碌。

随后,在我们班的墙上,出现了一面由孩子们自主商量、自主设计、自主制作的墙面——“我的一天我做主”。这面墙从提出到设计再到呈现,全部由孩子自己完成,我只是一个“随时待命”的旁观者。

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过渡时间的表现由原来的混乱变得有序、自主,所有孩子都能够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并能很快地商量出规则。他们不仅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协商、合作、等待、谦让的真正意义,在充分的自由自主中不断成长。

“我的一天我做主”,看似是一点点调整、一点点转变,却反映出教师儿童观的变化。自主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权利,老师应将生活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并倾听他们的想法,顺应他们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成长。

猜你喜欢
盥洗室帅帅玩具
幼儿盥洗室嬉戏行为下的班级管理探析
盥洗室环境创设中的问题及思考
盥洗室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民用飞机载人舱灭火设备设计概述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乌鸦受骗以后
八、帅帅猪上当
酷酷猴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