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恒星诞生壮丽景象

2020-12-23 04:55
科学之友 2020年11期
关键词:减灾恒星量子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恒星诞生壮丽景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的联合项目——哈勃太空望远镜为NGC 1365星系拍摄了一幅令人惊叹的图像,这是一个遥远的恒星形成的地方。明亮的蓝色和炽热的橙色漩涡位于天炉座中,向我们展示恒星刚刚形成的位置以及未来恒星“育婴室”的尘土飞扬的场所。浅蓝色区域表明了数百颗“婴儿恒星”的存在,这些“婴儿恒星”是由星系外臂内的气体和尘埃凝聚形成的。

物理学家发现250万年前超新星爆炸证据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物理学家发现了一颗超新星爆炸的证据,这颗超新星大约于250万年前在地球附近(宇宙尺度)爆炸。巨大的爆炸会产生锰等重元素。研究小组已经证实,在250万年前的地球锰壳层中同时存在铁-60和锰-53。研究人员指出,这是调查性的超痕量分析,他们谈论的只是几个原子。然而,加速器质谱仪的灵敏度足以让科学家计算出,爆炸的恒星质量是太阳大小的11~25倍。

迄今“最安静”半导体量子比特问世

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研制出了迄今“最安静”——噪声最低的半导体量子比特,为进一步研制出大规模纠错量子计算机奠定了基础。由硅内原子的电子制成的量子比特有助于科学家研制出大规模量子计算机,但硅材料内的缺陷会引起电荷噪声,干扰量子信息,影响其准确性——即便材料内只有很少杂质,也会影响电荷噪声的水平。

狼蛛具有一定的色彩感知能力

英国科学家发现,曾经被认为是色盲的Hapolpelma lividum狼蛛实际上能够感知一定的颜色。研究小组调查了狼蛛眼睛内光敏蛋白的身体表达,以确定它们是否具有全面的色彩感知能力。结果表明,虽然它们可能不具备完整的光谱,但它们肯定能感知自身已经进化出的蓝色,而且通过比较系统发育分析,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它们很可能天生就是蓝色的。

高分十三号卫星成功发射

2020年10月12日0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高分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高分十三号卫星是高轨光学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农作物估产、环境治理、气象预警预报和综合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此次发射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20年新一轮高密度任务的首战,也是西昌发射场地面系统设备设施集中升级改造后的首次发射。

我国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1组卫星

2020年9月27日11时2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1组卫星。环境减灾二号01组卫星包括两颗16米光学卫星,具有高机动能力、高精度控制、高稳定度、较强载荷适应性及长寿命等特点。卫星入轨后,将接替超期服役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可广泛服务于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地震等应用用户,进一步满足国家在相关领域数据持续供给需求。

我國无人直升机创起降海拔新纪录

国产高原无人直升机AR-500C在四川稻城亚丁机场创造了国产无人直升机起降海拔新纪录,基本具备全疆域飞行能力。在首次高原科研试飞中,AR-500C先后完成了悬停回转、前后左右机动飞行等动作,数据显示其状态良好。总设计师曾国贵介绍,本次高原科研首飞结果证实AR-500C具备在海拔4 411米携带80千克载荷飞行5小时以上的能力,意味着该型机在高原地区应急救援中一次飞行可保障30人一天的食物量。

科学家发现“反病毒劫持”关键蛋白

病毒必须“劫持”并利用所侵入健康细胞的生命系统,才能繁殖和扩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忠教授团队发现了使病毒无法“劫持”植物细胞的关键蛋白WUSCHEL,进而揭示植物干细胞的广谱抗病毒机制,为解决农作物抗病毒乃至全球粮食稳产等问题开辟了新路径。病毒是农业生产中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病害,比如由稻飞虱传播的病毒会让水稻患上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猜你喜欢
减灾恒星量子
高保真度三量子位原生量子门首次实验演示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防灾减灾(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及问题分析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恒星的演化
用半导体量子环构建量子计算机
恒星大爆炸
新型量子位问世
孤独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