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建设探索

2020-12-23 02:00王新李旭赵昕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2期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医疗信息化

王新 李旭 赵昕

摘 要 由于现有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在应用过程中对服务请求的响应时间比较迟缓,为此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平台数据结构体,实现数据层对平台数据的科学管理;然后基于RIM模型,参考HL7v3标准,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运用WST技术构建平台接口,实现对平台应用层构建;通过一系列监测技术与手段,对平台敏感信息、病毒木马等安全进行监控,实现对平台运行支撑层的搭建,以此完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建设。经实验证明,此次建设平台在服务请求响应方面优于传统平台。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

引言

现阶段,医疗信息化建设已进入全新时期,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建设在助推全面深化医改、推动健康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和服务医疗卫生科学监管等方面的作用尤为凸显,但由于传统平台效率低,且在应用过程中对服务请求的响应时间比较迟缓,已经无法满足医疗信息化发展需求,为此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建设[1]。开展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建设,创新健康医疗服务业态,提升卫生监管与决策能力,努力实现数据开放共享与隐私安全保护的平衡。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建设

互联互通总体设计参考国家卫生计生委《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参考国家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体系、WTO卫生信息标准分类、HL7标准体系等,进行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建设[2]。此次搭建的平台共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包括数据层、应用层以及运行支撑层,下面将从该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1 数据层构建

对于平台数据层构建主要应用区块链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平台医疗数据进行有效记录和存储[3]。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患者信息进行一一映射,使每个患者都拥有独立的区块链身份,每个区块链身份都对应着用户的基本属性,下表为区块链技术对数据层结构体设计。

通过区块链技术对平台数据编码后,将其统一存储到平台中,实现对所有医疗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医疗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治医生基本信息、病例信息、医疗药品信息、医疗科室信息、医疗物资信息以及相关医疗服务项目信息等等,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将以上所有医疗信息能够实现格式一致,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使医疗数据交换过程中减少了数据标准映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平臺数据流通效率。

1.2 应用层构建

上文设计的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的数据层,属于平台的内部运行部分,而整个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服务的对象是医疗用户,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应用,其中包括一卡通、病人集成视图、临床决策支持、临床教学案例库、运营监控与分析决策、医疗质量控制与分析、科研查询等,所以在构建应用层时需要考虑平台的接口设计,实现平台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将平台的所有医疗信息公共服务功能提供给专业用户。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的应用层接口设计,主要以支持浏览器端作为开发方向,利用WST技术分别构建元数据应用接口,通过WST技术开发的平台接口实现平台公共医疗信息数据的对外发布和共享,为平台数据层、服务层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与数据支持服务,并且平台应用层所需服务、接口,还需要参考标准进行标准化,即基于RIM模型,参考HL7v3标准,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建立医院信息交互规范,并文档化。提供医院信息服务、互联互通的标准化指南,明确场景、信息模型、标准化服务的提供方、服务消费方,以此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构建。

1.3 运行支撑层构建

为了保证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还需要在平台数据层和应用层构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运行支撑层。运行支撑层的建立采用安装一些平台安全检测软件或系统,其中包括防火墙、统一漏洞扫描系统等,对平台运行安全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对平台信息安全态势进行实时分析,一旦医疗信息化互连互通平台出现网络攻击,平台将自动对攻击行为进行拦截,并及时发出红色警报,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保护平台医疗信息安全,避免医疗信息被窃取情况出现,为平台正常运行及信息流通提供安全保障。实现外网边界监测、网络分析、病毒木马监测、应用层攻击检测、桌面终端管理、敏感信息检测、上网审计以及深度安全分析。建设信息网络安全接入平台,实现对医保中心、血液中心、银行、院感监控、单病种、预约挂号、血透等各类业务的统一安全接入与信息交换,支撑各种移动终端与信息内网的安全交互。建设安全审计系统,开展运维操作审计、数据库审计、网络行为审计、设备日志审计,防止恶意行为和恶意操作抵赖,以此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建设

2实验

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建设需要达到效果:通过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至少达到四级甲等。综合以上平台建设需求,通过实验检验此次构建平台功能,实验过程中分别向此次构建平台与传统平台发布服务请求1000条,对比两个平台的响应时间,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此次构建平台在对服务请求的响应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平台,实验证明了此次构建的平台具有较高的响应效率,基本可以实现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建设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3结束语

此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建设中,开发出一个新的平台,将不同业务系统的信息组织在一起,提高整个平台的效率,减少出现错误的概率。同时有效地进行了资源整合,数据价值得到了初步释放,临床数据中心的建成,为实现医疗数据的集中管控提供了先决条件,为医疗数据升华为知识奠定了基础,方便、有效的临床和科研数据利用可以大大提高医生从过往的经验中获得医学新发现的概率,为验证规范、探究变异、改进创新,最终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了更多机会,为达到卫计委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认证的要求提供了坚实基础。根据当前疫情的情况,在区块链技术平台互联互通的基础上,还需要安全推进互联网诊疗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春艳,乔超. 区块链技术在大型企业集团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应用——以中国石化为例[J]. 档案学通讯,2020,47(1):13-20.

[2] 杨茜茜.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档案信任管理模式探析:英国ARCHANGEL项目的启示[J]. 档案学研究,2019,25(3):135-140.

[3] 张路蓬,周源,薛澜.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及政策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8,47(12):120-126.

猜你喜欢
区块链技术医疗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前路展望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适用性和应用展望
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其潜在问题文献综述
浅谈“一带一路”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