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S的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系统的研究

2020-12-23 02:00余帅陈蕾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2期
关键词:快速反应

余帅 陈蕾

摘 要 智能交通系统是当前国际道路交通及运输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此,本文对基于ITS的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ITS系统;紧急事件;快速反应

1ITS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将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1]。

2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系统结构

通过立法确定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的结构体系,使相关部门承担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紧急事件快速反应体系需尽量发挥相关部门的优势及能力,在特别强调综合管理的前提下,系统应同步、快速行动,以确保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系统的有效运转。

体制确定后,紧急事件管理中心将依托消防、医疗等现有社会资源,形成全天候的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实体,配备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及必要的设备和车辆等,并制定全面及具体的快速反应实施计划。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系统内的协调努力对成功处理各事故至关重要。在控制中心,控制决策者与交警指挥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工作。双方在获得相关紧急事件信息后,应立即沟通,统一指挥,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小组应按指示迅速到达现场,及时向控制室反馈相关信息,并在现场开展必要的交通管制。

根据反馈信息,控制中心立即改变管理计划,向相关驾驶员提供交通紧急事件信息。经事故现场勘察处理后,将迅速解除紧急情况下的交通管制,恢复正常交通[2]。

3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系统

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系统主要用于提高紧急交通事故的报告及反应能力,改善应急反应资源配置,避免事故灾害的进一步扩大。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系统可对紧急情况发出警报,管理者可通过动态信息库获取紧急事件的位置信息,在屏幕上标注事件现场的地理位置,提取与事件处理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公安、消防、救护、管理部门地点、事故现场距离、前往现场路线等)。系统能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搜索,如按时间、距离等自动搜寻,找到通往紧急事件的最佳路径,配以彩色显示,供管理者分析研究,供公共及民间机构快速确认和响应紧急交通事故情况,减少紧急交通事故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组织紧急救援人员及设备,及时救援交通事故。

该系统的目标是满足各部门快速反应、联动、实时共享信息的要求,能通畅信息渠道,尽量提高行动速度,缩短作业时间。另外,在执行紧急事件快速反应过程中,控制中心通过系统全程监控现场,动态调整快速反应计划,指导快速反应行动,最大限度完成时间指标最优方案。

(1)事故确认定位子系统。事故的确认和准确定位是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的首要前提。通常,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大多数求助电话来自于手机、路边的紧急电话和巡逻车。其中,手机报警约占总量的1/3。手机报警的优点显而易见,人们可通过手机GPS系统定位事故地点,也可通过车载设备定位。然而,人们仍更多地依赖于各种信号采集设备。根据报警电话、电子地图、GIS系统自动定位事故位置,为准确实施救助提供第一手资料。

(2)紧急事件处理子系统。接到报警后,系统立即开始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进行救助

1)快速反应。快速反应是协调各相关机构、管理相应的人员和设备、进行通信联络和信息发布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提高快速事故响应能力和缩短事故处理时间,首先必须提高管理中心对事故的敏感度。基于GPS技术和GIS技术的调度系统在监控中心和各车辆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监控中心配置主控设备,各移动车辆配备移动车载终端,主控设备可通过移动车载终端随时查询各车辆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在监控中心,系统使用电子地图来追踪各勤务车辆的运行轨迹和状态,一旦检测到事故发生,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通过网络畅通的信息通路向指定车辆下达调度指令,可使最临近的勤务车以最短的路径迅速赶往事故发生地,尽快处理现场,避免二次事故。

如果说从事故发生到事故被检测到的这段时间,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那么在监控中心接受事故信息之后,对事故的快速响应能力就主要取决于管理水平。适当的事件快速反应过程取决于对所发生事件的了解及现有条件下所能提供的装备与资源。

2)现场管理。现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准确评价事件严重程度、确定合适的优先权、协调相关资源的使用、保证通讯的清晰与畅通,通过有效的方法,安全、快速、高效地清理事件现场。保证事件处理人员、事件的当事者及其他车辆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是事件现场管理的首要目的。

实施事故调查现场方案涉及确定事故调查现场时的想象力和工程判断能力。如果条件允许,这些场地应确定在道路上驾驶员看不到的地方,以减少引颈观望。所谓的现场,是取路肩或驶出坡道的一部分作为调查事故现场的标记。现场也可确定在上跨桥底下全铺式地带,上跨桥下面至少可停放警车、抛锚车、救援车等车辆

事件响应小组的方案由能对主要事件做出响应的交通工程师组成,其目的是实施替换道路规划方案、主要交通分流,以及其他现场管理和交通管理活动。实施这个方案需选择小组成员、建立整编事件响应小组的程序及装备响应小组的程序。高效的事件现场管理应是:确定一个事件现场指挥点;指定一个有权威现场指挥人员;应将所有与事件处理相关的人员都包含进来;对紧急车辆和设备进行分阶段调用。

(3)事故管理子系统。救援工作开展后,有关部门应进行现场调查。通过对事故现场的调查,事故处理人员可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但在调查中可能会遇到参数计算等问题,这就需有经验的事故处理人员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处理。

预案数据库是为了满足管理者对紧急事件记录数据库的操作使用,对各种典型的紧急事件处理程序进行归档,以便在类似事件发生时改进处理措施,查漏补缺。同时,便于管理者和研究者分析各种紧急事件的特征,为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耘非,方力.关于交通紧急事件快速反應系统的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5):13-15.

[2] 张斐斐,关伟.基于ITS的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系统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10):30.

猜你喜欢
快速反应
论主持人应对突发事件的“快反”能力来源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和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中小城市中的中小型服装企业产品设计快速反应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
试论信息主导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及对策
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现代仓储堆垛机控制研究
培育快速反应能力 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Quick Reaction快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