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管理培训体系建设

2020-12-23 02:00胡晨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2期
关键词:能源管理培训体系

胡晨

摘 要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占有相当大的能源消耗。根据国家能源管理相关政策要求,开展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管理培训,旨在加快行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行业履行能源管理的责任与义务。本文基于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管理培训重要性及现状,分析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管理培训存在的问题,建议能源管理培训体系完善措施。

关键词 石油化工行业;能源管理;培训体系

前言

2020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深刻认识当前能源发展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有序发展优质先进产能,积极推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因此推动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生产消费转型升级、保障能源安全,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是行业当前工作重点之一。结合当前国内和行业能源发展现状,在推进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结构优化,提高行业节能减排及能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行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1行业能源管理培训重要意义

国家明确提出能源管理工作对国民经济及行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重要。尤其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更要精准把握行业能源发展工作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同时针对专业技术人才進行有效、合理、系统化的培训工作,能源管理培训更需要结合产业自身特性,形成科学的培训体系,采取有力措施[1]。

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管理培训主要目的是帮助石油和化工企业了解并掌握国家能源管理政策和运作,提高企业开展能源管理、节能减排、绿色化工的发展能力;增强科技对能源发展的支撑作用,努力促进石化产业贯彻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为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现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培训过程中,经调研发现构建能源管理培训体系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行业提升能源管理能力建设,贯彻国家能源管理政策。培训体系的构建,需要经过一系列培训工作及研究,可通过以行业协会作为桥梁,同有关高等院校、专业协会、科研单位、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单位作为支撑体系,逐步调整和完善。

2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管理培训面临的问题

石油和化学工业一个复杂特殊的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显著特点,一是生产流程长;二是生产工艺复杂;三是化学品原料等伴随产品有危险性;四是当前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水平较高。五是高用能用耗工业。通过调研及访谈发现在培训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尤为突出。

(1)培训模式体系化不完全。目前培训虽初步形成完整模式,但综合性和体系化建设还需加强。培训项目还缺乏系统性培训需求调研;培训专家相对分散,缺少有针对性的专家委员会;受行业生产特殊性的制约,在培训成果验证方面,欠缺一整套完整的评估方案。

(2)培训方式单一,欠缺多元化。受客观实际制约,当前培训方式主要以集中授课为主,由培训专家通过课件或教材系统性的向培训学员传授知识,实践操作的学习方式目前存在一定困难。如计划前往企业实地考察时,受访企业需要安排来访人员考察路线、安全、饮食和交通等问题,因同行业竞争关系,对于个别企业也会采取回绝制度,造成一定的考察壁垒[2]。

(3)培训课程设置尚待完善。当前培训课程多以课堂宏观知识授课为主,培训课程难以细化,课程内容流于表层,这也是行业特性所造成。以化工行业为例,产品细分众多,每类产品的工艺特性和流程的不同,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接受程度也会因为企业的特质而存在差异性。目前设置的培训课程尚未贯穿能源管理培训体系,也急需整理现有课程,筛选出一套标准化、系统化的课程机制。根据企业需求勾勒出培训课程框架,根据框架再逐步进行完善和提升。同时根据培训对象,按照行业产品、学历层次、职务职称、综合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这会使培训结果更加明确。

(4)培训教材松散,尚未编写统一教材。当前培训教材主要是以专家电子版课件为准,未统一编写制定化纸质版教材。但是随着政策和行业的发展,培训内容在随时变更,以致培训教材没有标准化和系统化,造成教材实用性不强。

3完善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管理培训体系措施

能源管理作为石化行业发展重要战略规划,在能源管理培训体系建立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培训体系,促进石化行业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和成熟。

一是构建教学大纲,完善课程体系,分行业、分产品、分工艺进行课程汇总和搭建培训课程体系。依据既定大纲,进行深入化、系统化的课程安排。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所用教材和课件,教学质量评估和能力建设体系进行全程编写[3]。

二是开展多元化培训方式。逐步加强实地企业考察培训,运用行业协会优势,充分调动协会内会员单位资源,制定实地考察培训计划;搭配高新技术,采用仿真模拟系统运用动态数学模型;同时推进信息技术与能源管理培训的深度融合,建立国家级网上学习服务平台,加强培训人员实践操作能力。

三是开展多层次培养培训人才项目,根据行业实际发展,按照行业、人员分层次并采取具体培训措施。根据不同层次按需开发课程模块,构建课程体系,设立课程,形成教学内容,建立课程资源集成库。培训课程由浅入深,由易至难,逐步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

四是编写标准化教材,依据能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标准化培训教材。按照大纲组织行业内专家进行系统系和实用性编写。培训教材结构上注重理论和实践案例相结合,编写过程中,专家组要深入调研石化企业,听取对培训教材的真实需求和期望,注重教材实用性与专业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125/c244802-20328041.html,2013-1-25.

[2] 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9F%E6%80%81%E6%96%87%E6%98%8E%E4%BD%93%E5%88%B6%E6%94%B9%E9%9D%A9%E6%80%BB%E4%BD%93%E6%96%B9%E6%A1%88,2020-2-20.

[3] 余小娟,谢莉花.近十年来我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研究综述[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6(5):21-27,45.

猜你喜欢
能源管理培训体系
强化“两能制度”建设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保障
浅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系统
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创新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物联网技术在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学习路径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培训体系探究
安全生产培训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探讨
高校二级党校培训教育体系建设及办学质量提升探微
浅谈EMS系统在本钢燃气系统中的应用
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构建
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