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集成开发技术应用研究

2020-12-23 02:00周英夫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2期

周英夫

摘 要 本文以SAP集成开发技术作为研究核心,简要阐释SAP系统的功能与关键技术,针对企业集成开发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并围绕SAP集成框架设计、功能模块实现方案、数据传递流程设计以及安全保障措施四个层面,探讨了SAP集成开发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企业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SAP系统;集成应用;接口开发

引言

SAP系统是一种典型的ERP软件,将其应用于企业资源管理中可实现人、财、物等要素的集成管理,通过封装与二次开发实现对企业管理业务的整体覆盖,借助集成应用开发实现对其他信息系统应用功能的有效整合,真正实现企业内部信息数据的有效共享,为企业生产经营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1SAP系统介绍

SAP是一种集成应用系统,基于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求实现对人、财、物等资源及经营生产环节的集成管理。SAP系统的实现主要建立在以下三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其一是ABAP开发技术,基于ABAP/4语言将控制结构与模块化概念进行合并处理,支持面向对象及结构化程序设计,可实现报表、Smart Form表单打印、对话框页面等多种功能的开发,并采用RFC、BAPI、IDOC三种接口技术分别提供双向接口、完成SAP组件以及支持数据同步功能。其二是PI中间件,支持系统集成、不同系统信息交换、跨组件处理等功能,可传输XML格式数据,并提供完整的接口日志机制,用于记录收发的接口消息。其三是企业服务总线(ESB),将中间件与XML、Web服务相结合,采用分布式运行管理模式,支持事件驱动、文档导向处理模式,可为多种复杂数据传输方式与集成应用的接入提供标准接口[1]。

2企业集成开发需求

将SAP系统应用于企业资源管理与调度中,通常需支持企业在财务、采购、物料、人力资源、生产计划等方面的业务集成功能,并改善企业现有信息化架构及系统应用存在的不足,对于SAP系统的集成提出具体要求。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在资源信息化管理中主要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需求:其一是综合办公管理,基于RFC函数将企业基本人员、岗位等同步至企业门户网站中,完成统一身份认证设计,借助ESB将RFC函数或BAPI函数封装为Web Service接口,提供数据收发服务、实现流程流转;其二是企业资源与数据管理,基于PI执行企业资源与产品数据的管理,利用SAP系统基于BOM结构获取到物料、资源、产品等数据,用于驱动采购、生产等环节,实现业财融合目标;其三是生产执行管理,利用PI接口发送工作单据,驱动生产执行系统完成生产任务要求,并借助PI接口将物料消耗、产品加工、入库管理等信息反馈至SAP系统中[2]。

3SAP集成开发技术的应用探讨

3.1 框架设计

在业务场景建构上,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由多个模块组成,用于实现对企业财务、物资、设备、人员及生产经营等要素的管理,将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资源管理、综合办公管理、生产执行管理、数据管理等多个系统进行集成化处理,确保在基于SAP系统进行总体管理的同时保障其他各分支系统的正常运行。考虑到企业管理系统中包含海量信息数据、涉及多个系统提供运转支持,因此在系统框架设计上需采取合理的连接方式。

本文采用SAP XI架构总线连接方式,构建集Document Mgmt、Market Analysis、SCM、e-Sales、E-Procurement、PLM、Technical systems、Trading、ERP、PDM、Call Center等多个信息系统于一体的XI架构,实现信息数据的交换与传输,并且依据不同系统、服务器的参数指标进行信号调试与文件格式调整,为信息数据的传输提供服务。在集成方案设计上,需结合连接方式进行设计方式的定义,当前常用以下两种集成方案:其一是HTTP-RFC方案,基于专业术语与编程软件调用其他应用模块,可避免其他系统维护对其操作性能构成的影响,并且在服务器、客户端分别收发信号时实现信号的实时传递、降低精度误差;其二是Proxy-Soap方案,基于XML格式文件提供访问网络服务,解决HTTP使用环节在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支持多种编程语言与技术的整合,提升信息交换效率。

3.2 用户管理

SAP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接口的运行流程体现为“SAP系统——SAP接口——ERP平台——具体应用模块——数据交换与存储”,依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用户管理功能模块的实现。以企业生产执行管理项目为例,首先建立合同接口,基于SAP系统将采购申请等数据下载至平台内部,为合同立项、招投标等业务环节提供数据支持,并利用接口将生成的采购合同传回SAP系统中,完成信息的存储与记录;其次应建立质检接口,将到货通知单下载至平台内部,为产品入库、质量检查等提供参考依据,并生成质检报告、验收记录等关键业务证明文件,完善产品质检与验收;再次应建立仓储管理接口,以条形码或二维码技术为基础,通过接口将ERP出入库数据下载至平台内部,为SAP库存物资清点、上下架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最后是建立采购接口,与物资供应电商平台或企业门户网站建立链接,基于采购计划进行产品图像、技术参数的识别,借助在线选购或网上招标等方式将选购的物资直接运送至施工现场,借此进一步提高物资采购环节效率,同时也能够借助SAP系统实现对采购资金结算等业务的统一归口与汇总。

3.3 数据传递

在数据传递功能的实现上,以SAP系统与PDM系统的集成方案为例,基于SAP系统实现与PDM系统的连接需完成接口的设计,通过接口将PDM系统文档发送、下载至SAP系统中,满足用户使用文档资料的要求。结合接口运行频率、文档大小、会话处理要求等要素,拟选用异步处理方式进行集成开发,先收集PDM系统中的文档数据,将其置于FTP服务器内,由PDM封装数据并向SAP系统发送请求;当SAP系统接收到PDM请求后,针对XML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将处理结果反馈至PDM系统中,并执行后续数据的处理,倘若解析失败则由PDM重新进行数据修正并发送请求;由SAP系统将数据存储在临时表内,调用后台作业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将FTP服务器内文档下载至SAP系统内,将文档从主目录迁移至文档主记录中,再将处理结果发送至PDM系统,并将状态日志信息进行存储;当判断SAP系统成功完成数据处理流程后,结束PDM流程,并将数据接收、处理等信息存储在日志表内,利用监控程序实现对接口运行状态的监测。

在集成方案的实施上,首先应针对接口规范、参数以及XML格式进行明确定义,完成XML解析与转换、接口函数的定义。其次是实行数据处理程序的开发,获取SAP主目录,从FTP文档中将数据文档下载至当前主目录;调用BAPI进行文档创建、修改等处理,并输入正确的pf_ftp_dest与pf_http_dest等参数,再将主目录中的文档删除;调用Web Service将数据传递与处理结果反馈至PDM系统中,倘若提示调用失败,需将当前状态信息存储至日志表中,在修正后重复调试,直至调用成功。最后针对开发的集成接口进行测试,分别判断接口功能性、数据规范、数据处理、容错性以及并发处理能力等性能指标,待测试结果合格后安排其上线运行。

3.4 安全技术

SAP系统在安全性能上具备显著优势:其一是保证客户端、服务器收发数据的独立性,便于及时发现数据误差并进行修正,保证其余端的正常运行;其二是SAP系统将多个信息系统的连接节点进行统一集成,仅需借助相应计算机语言、输入编程代码即可实现数据信息的转换与集中监控,借助重发机制将数据可靠传送至接收端,降低数据重复、丢失的概率;其三是采用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利用加密算法将传送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搭配防火墙等技术手段,进一步为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保障[3]。

4结束语

总体来看,现代企业在资源管理方面呈现出显著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将SAP系统作为企业核心系统,依托SAP接口技术、企业总线、计算机语言与编程代码的应用实现对企业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处理,促使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当前SAP集成开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受制于技术路线、系统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未来还应重点加强对技术路线统一、集成方案布局等内容的研究,更好地提升集成开发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艳,茆寿伟.ERP與SAP产品数据的研究与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5):216.

[2] 王夏洋.SAP系统项目管理模块和财务模块集成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63.

[3] 杨苇.SAP-ERP与ORACLE-ERP融合技术在神宁集团人力资源模块的应用研究[J].环球市场,2018(3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