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馆科普辅导员的职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2020-12-23 02:00敏里古丽·艾力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2期

敏里古丽·艾力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科技馆作为科普阵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普展教人员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凸显。依据“科技馆发展研究”课题调查,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达标”科技馆已增至155座,科技辅导员数量也逐步增加。為了了解全国科技辅导员的工作及其职业发展规划的现状,科技馆专委会发起了本次职业现状调查。

关键词 科技馆科普辅导员;职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科普工作

引言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科技馆发现目前科技辅导员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挖掘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为建立更完善的科技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奠定基础。

1科技辅导员的职业现状分析

1.1 人员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目前科技辅导员队伍具备年轻化、高学历的趋势。他们有热情、有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但同时他们也存在实践经验少,工作积累不足,比较理想主义的特点。对于辅导员的学科专业背景,应进行结构性的调整,适当降低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类等相关学科背景的人员比例,进一步增加理工科背景人员的比例。同时,随着科技馆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教育学、艺术类专业人员应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应增加科技辅导员劳务聘用方式的灵活性。目前科技辅导员有在编和非编人员两种,其中非编人员主要采用合同制、劳务派遣和社会化三种方式来补充场馆人员不足。其主要区别体现在薪资待遇和员工的归属感上。而合同制作为介于在编员工和劳务派遣员工之间的中间状态,薪酬待遇更接近在编员工,其员工归属感较强,工作稳定性也相对较高,其招聘方式也更加具有灵活性。

1.2 职业定位不明晰、员工认可度和工作积极性不高

根据相关调研结果发现,“工作稳定”“没有更好的选择”和“工作氛围好”是员工选择辅导员岗位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46.7%,33.9%和27.2%,这也验证了目前辅导员中存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热情不够等现象,影响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有33.9%的辅导员因“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这个职业,说明约三成喜欢并认可科普工作和辅导员工作,有利于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但此部分员工比例略低。

辅导员的核心工作内容聚焦在“讲解接待辅导答疑”“展品操作演示工作”“展品秩序维护”等,占比分别为60.8%,59.3%和53.7%,这说明目前科技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依然定位于展厅运行管理人员,而非辅导员,即使有辅导,也仅是简单的讲解、答疑互动活动。辅导员工作内容较为烦琐、交叉,“身兼数职”。

科技辅导员对自身工作的评价:集中于“节假日不能正常休息”“工作内容庞杂琐碎”“工作环境嘈杂”“工作有挑战性有利于成长”“技术含量低前途渺茫”和“开发活动有成就感”。其中前三项均为负面的评价,这是导致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有31%和24%的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个人成长”和“有成就感”,只有约30%的辅导员相对认可本职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1]。

2科技辅导员职业发展对策

(1)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对于科技馆科技辅导员而言,由于其并不能获得编制,因此科技馆更要注重对科技辅导员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从而使科技辅导员能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科技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首先,这对于提升辅导员这一岗位的稳定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次,鼓励优秀的辅导员进修相关专业学位,或继续深造,使辅导员向更加专业的方向继续发展;最后,对辅导员进行培养,并将其作为备选的党政干部,并且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对辅导员进行择优,使科技辅导员担任行政管理及党务相关的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科技辅导员的自身期望,安排其从事科研以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在考虑到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到完善科技馆的辅导员队伍人才搭配梯队,还要使辅导员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考虑辅导员以及学院的发展,实现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双赢。

(2)为辅导员提供灵活的工作模式。由于科技辅导员的工作较为琐碎,因此其必须要确保能够被时刻联系到,在工作时间以外也需要时刻警惕,如果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也要不分时间、地点的进行处理,时间久了科技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都会比较大,因此可以考虑采取弹性工作时间,比如说每两周除周末外,还可额外自选时间休息一天,偶尔能够放松休息调整一下自身的状态,这也将有助于进一步的开展工作。

(3)实行辅导员岗位轮换制度。在同一个部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就会让大家以老辅导员自居,产生惰性后工作时就会缺乏激情和动力,依赖于以前的工作经验,不会开辟新的工作方法。进行岗位轮换不但可以结合科技辅导员的实际需求,改变其工作环境的同时,还能够使其工作更加丰富有趣。因此实行岗位轮换的方式也能够有效地激发科技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激励机制的开展提供前提。

(4)提高外出学习考察的质量和作用。随着各地区对基层人员培训学习的逐渐重视,科技辅导员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将考察进一步向前和向后延伸,加强考察学习的效果和作用。首先,考察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充分,从科技馆实际出发,结合学习考察单位的主要经验,制定详细的学习考察计划。其次,组织即将出去学习考察的科技辅导员进行集体培训,集中学习被考察单位的主要经验和特色的材料汇编,先要从文本上了解这些单位的优势,便于筹备参观考察。再次,在学习考察期间,要多动脑思考多用心揣摩,对值得学习的地方要不断总结提炼形成新的认知。最后,除了交流学习心得外,更重要的是要将学习来的经验和做法,与本工作的实际结合,找出新的工作方法推动实际工作的开展,切实发挥外出学习考察的作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2]。

3结束语

通过对现有科普辅导员的职业现状分析,在职培训以及职业内容等指标的数据分析,得出目前科普辅导员职业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从科普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的角度,围绕职业发展方面进行整合和梳理。

参考文献

[1] 杜兴洋,田进.基于公务员胜任力的职业发展路径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1(11):105-109.

[2] 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