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课堂的高校二外日语教学与管理策略分析

2020-12-23 02:00韩月月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2期
关键词:学习通云课堂高校

摘 要 互联网信息时代全面来临,传统教育已无法满足当前教育形势的需求,现代信息化教育模式受到一线教育者的广泛青睐、学习者的支持好评。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云课堂顺应而生,慕课、学习通、腾讯课堂、网易云等网络教育平台纷纷涌现,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尤为突出、具备更显著的教学特点和优势。本文将以学习通平台在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为例,就高校二外日语教学不足展开探讨。

关键词 云课堂;学习通;高校;二外日语;教學管理

前言

全球信息化时代,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外语教学的宗旨就是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应用型语言人才。随着科学信息的不断更新,外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也要与时俱进,现代云课堂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开始逐步普及,基于云课堂的高校二外日语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1]。这正好契合当前教育的新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

1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现状

(1)专业课时少,教学内容多。我校乘务服务专业一般从二年级开始学习二外日语课程,课程安排起步较晚,加之受教学进度快、时限短、内容多的影响,教师很难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教学任务,其教学难度和压力都很大。同时,虽然我校现行使用的为《民航乘务日语教程》,这个教材与一般高校使用的修订版《新版中日交流日本语》一样,教材内容复杂,使用场景会话多,更突出语言文化特点,涵盖有日本文化背景的有关知识,且需要记忆的日语单词、句式多,这对初次接触日语的学生而言,学习压力骤增,学生易产生畏难心理,学习的积极性削减。

(2)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不足。在二外日语教学中,大部分高校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教学为主,学生通常不善于提前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由教师牵着鼻子走,学习全过程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滔滔不绝讲授,学生循规蹈矩记录,真正学到多少、理解多少很难保证。此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氛围不足、缺乏生机,久而久之学生对日语学习产生厌倦排斥,有些学生课堂上开小差、看手机、聊天等,课堂纪律散漫更会影响其他愿意学习的学生,耽误教学进度。此外,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明显不足,学生真正能够用日语交流的机会甚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积极性都有所下降。课堂学习疲于应付,课下则更难约束,学生还要分配时间给其他科目,其课下真正投入到日语学习的时间只会更少。

(3)思想认知不足,缺乏学习目标。高校二外日语是学生必修课程,很多学生都是出于考试修学分而被动接受学习,实质上对日语学习有兴趣的并不多,大多数学生的思想认知不足,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同时,由于学生考研、日语等级考试都没有硬性要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远不如英语课程来得快。

2云课堂在高校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1)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教学改革。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教育步伐,提倡教育单位积极建设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普及,促进我国的教学与管理水平获得不断提升。将云技术的云课堂引入高校二外日语教学,充分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契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当今互联网社会,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化特征明显,他们是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其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同时具备强烈的好奇心理,往往对新生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并能够快速接受。因此,传统板书式教学无法满足他们对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他们更青睐于以信息化、智能化为辅助的新媒体教学手段。诚然,教师完全可以投其所好,发挥网络、智能移动终端的强大优势,利用其交互性、便捷性、高效性等特点实施云课堂教学管理及引导,实现信息化教学。比如,教师使用学习通教学平台,可以随时发布课堂教学任务、微课视频、进行教学测试、课堂答疑、评价学习等,激发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适应日语课程的教学需求。高校二外日语课程的特点就是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教师如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则很难实现教学计划和目标。而基于云课堂的教学对师生双方而言都是大有益处的,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教学平台将所有电子学习资料、课件、微课短视频等进行发布,方便学生随时实地展开学习;同时,教师还能在线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评价指导,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云课堂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区域的限制,让“教”与“学”变得更为简单、高效、快捷,有效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改革[2]。

3基于云课堂的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管理策略

教师可以将二外日语教学活动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以云技术为依托,采用云课堂实施教学,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上传教学相关内容,如课件资料、微课视频、目标任务等,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自主预习、课中参与积极互动、课后拓展知识内容,教师再通过线上进行实时监督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做到“课前三关键、课中三环节、课后两拓展”。

3.1 课前三关键

(1)提前发布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教师在课程教学之前,通过学习通软件导入课件资源、下达学习任务、强调学习重难点,要求学生提前进入学习预备状态,观看微课视频、查找相关学习资料。教师线上查看学生自学完成情况,及时提醒滞后的学生加快进度,实现课外远程监督。比如,学习日本传统文化歌舞伎这一课,教师可以导入一些歌舞伎文化知识和视频,学生通过自学预习,对课堂将学知识有一定了解程度,加深对日本歌舞伎文化的认识,自行整理一些学习内容和问题,通过课中或线上找教师寻求答案。与传统板书教学相比,基于云课堂的教学使得二外日语课程实施更具前瞻性、计划性,对课中教学起到奠定作用。

(2)建立课前讨论模块,指导学生开展自学。教师在学习通平台上建立课前讨论模块,用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并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一定测评。一则学生在线上讨论区可以不懂就问、教师可以及时作答;二则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讨论并得出结果,教师再为其进行总结指导,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站在教学层面分析,这样更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实施课中教学,根据学生自学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侧重普遍性、突出化问题的讲授,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那么教学质量和效率将得到提升。

(3)通过学情分析,合理做出教学调整。学习通平台功能强大,他还可以自动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分析,教师则可以通过分析结果知悉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的思考模式、解决问题方式进行分析,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认知、找准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优化改进教学方案,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2 课中三环节

(1)以问题引导课堂。将学生在学习通平台上所困惑不解、讨论热烈的问题引入课堂,以问题为向导实施教学。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分析和点评,将课前预习与课中学习贯穿,让学生产生学习共鸣,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实现高效讲学。

(2)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如进行角色扮演实现日语口语练习、快速抢答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小组讨论加强教学互动等,以此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参与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调动起来,其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良好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能力、日语综合应用能力。

(3)实施线上考核。教师还能够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课堂线上考核,立即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进行检测,使课堂氛围既紧张又活跃,促进学生获得更佳学习效果,针对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还能巩固加深讲解。

3.3 课后两拓展

(1)及时开展在线答疑,实现口语练习。教师可以在学习通软件上开展各种各样的在线答疑或是问卷调查,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通过该环节,教师能够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困惑和想法,增加师生之间互动,融洽师生关系。并且,针对二外日语教材中情景对话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与学生实现语音互动,让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进行日语口语发音训练,及时监督学生课下口语练习情况。

(2)不断归纳总结,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的统计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成绩、参与线上学习次数、学习时长等进行统计分析,作为综合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经验值进行公示,学生可以清楚知悉自身和他人的学习差距,继而提升学习动力。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鼓励一些后进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辅助,增加他们对日语学习的积极性。

4结束语

伴随互联网、云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化教育平台越来越多,为传统教育注入了科技力量。基于云課堂的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灵活应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巧妙地将云技术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使之成为高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丰富了学生的日语学习内容,提高了其学习参与性、互动性,融洽了课堂教学氛围,让日语课堂教学效率获得显著提升,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更培养了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日语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何娟.云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管理[J].山西青年,2018 (9):242.

[2] 毕岚.基于云教学智能教辅技术的高职课堂教学管理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9):235-236.

作者简介

韩月月(1989-),女,河南省内黄县人;学历:本科,职称:助教;现就职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学习通云课堂高校
基于学习通的《数字图像处理》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研究
超星学习通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信息化模式在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基于移动学习APP的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小学科学“云课堂”的构建策略
不一样的云思维:“云”在教学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