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反馈机制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020-12-23 01:08王海霞
校园英语·月末 2020年8期
关键词:反馈机制产出导向法英语写作

【摘要】本研究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通过为期两周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试图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反馈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语料统计、学生学习日志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发现:1)写作反馈结束后,学生的写作质量明显提高;2)学生对不同反馈方式的有效性进行排名,结果依次为教师反馈、批改网反馈、同伴反馈与自我修正。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英语写作;反馈机制

【作者简介】王海霞(1990.05-),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团队为提高我国高校外语教学质量而构建的,符合我国英语学情特色与外语课堂理论(文秋芳2015,2016,2017a,2017b,2018)。POA挑战了以课文为中心的精读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不同,其将“输入性学习”与“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相互联动(文秋芳2015)。

由于POA对学生英语基础要求相对较高,所以目前大部分POA实证研究集中于本科高校(孙曙光,2017;张文娟,2016;邱琳,2017),笔者就职于以“外语教学”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学校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外语素质要求较高,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存在词汇量有限、句法结构掌握不牢固等问题,这在输出性书面表达中尤其明显。在平日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反馈延时、反馈形式单一、反馈标准不一等反馈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提高反馈有效性,笔者尝试使用POA为理论导向,进行一个单元为期两周的教学实验,探究POA在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反馈的有效性。

一、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进行了为期两周(12课时)的课堂教学实践,将写作教学与反馈融入课堂内容,主要探讨两个问题:

(1)写作反馈结束后,学生的写作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

(2)学生对不同反馈方式的有效性评价如何?

2.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为三个非英语专业行政班大一学生,共100人。

3.研究过程。本单元教学实验遵循POA的教学理念、假设和教学步骤。单元目标语言项设置为定语从句的使用,单元目标交际项设置为利弊的表达。

(1)研究设计。①任务设计和目标设定。笔者选取了教材中第三单元A篇课文“The Pros and Cons of an Assembly Line”作为教学重点,将单元任务设定为“利弊型”议论文写作,期望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定语从句,合理表达事物的利弊,完成迁移性产出任务“The Pros and Cons of an Online Learning”,同时加深对事物两面性的理解。

②驱动促成环节的设计。在驱动环节,笔者利用将4个汉语句子翻译并必须处理为定语从句的方式激起学生的产出能力,随后明确本单元目标和迁移性产出任务。为了让学生对利弊类写作有初步了解,笔者设计了热身环节:介绍线上教学的发展历史,就线上教学的优缺点进行5分钟的小组讨论。驱动环节结束后,学生会了解自己在定语从句的使用上存在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后,写作思路得到开阔,同时也为教师“促成”设计提供依据。

在促成环节,笔者使用教材课文“The Pros and Cons of an Assembly Line”,并根据学生定语从句的翻译处理情况从教材课文中重点选出8处定语从句(包括限制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表达作为输入材料,将教学环节分为“利弊的表达”“语言技能”和“语篇結构”三个促成环节,以便完成帮助学生重构事物的两面性、吸收语言、构建语篇结构图式的教学任务。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整体篇章阅读来识别分辨利和弊的表达;在第二环节中,根据本单元任务的需要,重点讲解文中出现的定语从句的形式以及使用方式,让学生课下根据课上所学,重新翻译课前驱动的4个汉译英句子,并给他们增加迁移性练习,引导学生再次熟悉运用定语从句;在第三个环节,重点分析篇章内部结构,如主题句的使用,如何表现段落内部逻辑关系等,结束后再重新阅读一遍文本,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③评价环节的设计。在产出性任务的评价环节,笔者设计了六个环节,依次为:1)利用机器智能化批改网站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笔者所在学校与批改网进行合作(以下称批改网反馈),允许学生在批改网反馈后根据反馈内容进行修改;2)教师第一次集中反馈,即在每个行政班挑选一篇中等偏上文章匿名在课堂上集体批改,教师给出自己的评价和理由,让学生了解评价标准;3)同伴反馈,即学生自行配对进行互相批改,并完成批改报告,包括找出问题句、提出修改意见和整理批改收获;4)在教师集中反馈和同伴反馈的基础上进行自我修正;5)教师最后修正范文示范,在完成以上环节后,教师在每个行政班挑选出一篇优秀作文,在课堂上示范并进一步提出提高方案;6)最终提交作文。

(2)研究实施。根据研究设计,笔者顺利在三个行政班的本单元12课时教学中采用了POA,并根据学生的水平、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由于本研究着重研究反馈机制的有效性,评价环节共占用4课时。在本单元结束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其自评情况,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次研究共收集作文样本98份,按照以下步骤对样本进行分析:

1. 得分记录。规定每一次学生提交作文的截止日期,对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成绩做好记录,以方便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2. 语料分析。语料统计包括作文字数,即学生每一次提交作文的字数。篇章结构方面由教师人工评分,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5分,教师根据学生篇章结构的布局和主题句的使用进行评分。目标语言的使用做标记,本单元目标语言为定语从句,对每一位学生的首次提交论文和末次提交论文进行人工标记,出现一次即标记为1。

除此之外对98份调查问卷用excel进行分析,作为量化数据。学生批改报告96份,将作为文字描述性数据。

三、研究结果

1. 首末两次学生作文成绩对比。笔者首先对学生首末作文两次平均成绩进行对比,根据批改网成绩记录,学生第一次完成作文提交后未经修改的原始平均成绩为73.6分,最后一次修改后提交的平均成绩为80.4分,由此可见,经过批改网反馈、教师第一次集中反馈、同伴互评、自我修正与教师最后一次优秀作文示范提高后,学生的作文质量明显整体提高。具体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呈现:

(1)字数。 经过统计,首次提交的作文,字数达标的学生为71.4%(70人),末次字数达标的学生为83.6%(82人),从篇幅上看,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字数达标人数增加12.2%。

(2)篇章结构。由于篇章结构属于人工评分,首次评分的平均分为2.8分,末次篇章结构平均分为3.9分,说明学生的篇章结构意识得到提高。

(3)语言目标——定语从句的使用。经统计,首次提交的作文定语从句标记为平均1.8个每篇,末次提交的作文定语从句标记为平均2.6个每篇。从整体来看,学生在篇章中使用定语从句的次数增多。

2.反馈方式有效性排序。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学生对反馈方式有效性的排序如下表。

通过上述数据得知,在五种反馈方式中,最有效的是教师末次集中反馈,其次是教师首次集中反馈,再次为批改网反馈和同伴反馈,自我修正相对来说效率最低。由此说明,在评价环节,教师反馈对学生来说是最有效的反馈方式。

除此之外,笔者还随机抽取了学生同伴互评后的批改报告,有学生写道“条理性对一篇议论文来说很重要,能让批卷人顺着你的思路看文章”,“是一次很好的历练,可以更进一步去了解如何去写好一篇作文,在为别人批改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注意连接词的使用,能够让文章更有逻辑,注意定语从句的使用,避免简单句式的重复”,“课前定语从句的翻译能够加深对定语从句用法的掌握,方便写作时使用”等文字,这说明学生在同伴互评中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整个单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也能够提高学生输出性表达的有效性。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教学实践历时研究,探讨了POA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反馈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经过一个单元12课时其中评价环节占4课时的教学,多种反馈方式的结合对学生的写作质量有明显提高;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反馈方式为教师反馈,其次是批改网反馈,再次是同伴反馈,自我修正的有效性相对较低。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的设计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历时研究与同时对比实验研究同時进行更有说服力,测量手段可更加多样化。

参考文献:

[1]Wen, Q. F. 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A pedagogical innovation in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In L. Wong & K. Hyland (eds.) Facts of English: Students, Teachers, and Pedagogy[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91-106.

[2]邱琳.“产出导向法”语言促成环节过程化设计研究[J].现代外语,2017(3):386-396.

[3]孙曙光.“师生合作评价”课堂反思性实践研究[J].现代外语,2017(3):397-406.

[4]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4):547-558.

[5]文秋芳.“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外语界,2016(5):37-43.

[6]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2017(3):369-376.

[7]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06-114.

[8]张文娟.“产出导向法”对大学英语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J].现在外语,2017(3):377-385.

猜你喜欢
反馈机制产出导向法英语写作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大学生课程考试反馈机制的研究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数据结构课堂上教学信息反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