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0-12-23 02:02高婧张蕾华
兰台内外 2020年23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信息化建设途径

高婧 张蕾华

摘 要:图书馆作为公安院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公安人才中发挥重要的价值。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全面加强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图书馆的育人价值,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论文以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为研究中心,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具体建设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图书馆;大数据;公安院校;信息化建设;途径

在公安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图书馆已成为广大师生获取学术知识和服务的重要集散中心,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公安院校在开展图书馆建设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技术,全面推动公安院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图书馆获取信息的便利性、高效性、时效性。另外,由于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比较晚,在大数据的发展浪潮中,公安院校的图书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如硬件水平、资源配置、馆藏服务、人员素养等。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安院校图书馆的利用价值,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全面加强公安院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最终提升公安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一、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分析

具体来说,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推动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提升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必然选择。首先,通过公安院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图书馆可以数字化的形式对各种资料进行存储,这与传统的纸质图书资料相比,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的储存容量进一步增加,且价格低廉;其次,信息化下的公安院校图书馆,彻底突破了实体图书馆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存在的弊端,读者可利用互联网,在任何时间和空间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等;最后,在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中同一信息可给多人同时进行使用,有效提升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第二,是适应公安院校师生集体活动和训练需求的必然要求。针对公安院校的师生来说,集体活动、训练的时间相对比较多,个体自由活动时间却非常少。传统的实体图书馆会受到开放时间、空间、馆员数量等因素的制约,无法给师生提供极高的价值。基于此,通过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则使得图书馆服务不在受到时间、空间的束缚,可随时随地给师生提供科研、学习的服务。

第三,是促使图书馆适应新环境下创新服务方式的需求。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必须要紧紧围绕“读者第一”的原则,全面加强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建设的融合,最终促使图书馆服务方式创新的重要途经。

第四,是推动公安院校数字化图书馆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伴随着公安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公安院校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储存空间有限、馆藏图书更新慢、服务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官员长期超负荷工作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而通过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公安院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二、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全面加强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针对我国公安院校的图书馆建设来说,由于其起步相对比较晚,无论是在基础设施、馆藏资源,还是专业人才和服务理念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第一,图书馆信息化硬件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学校图书馆原有的信息化软件使用的年限比较长,未及时进行更新。同时,相关的信息技术也存在明显的落后现象。

第二,有的公安院校圖书馆中,虽然藏书非常丰富,也具备了良好的计算机硬件设施,但是数字化网络技术的缺失,致使图书馆中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利用价值。

第三,个别公安院校的图书馆,盲目进行信息化硬件建设。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工作流程进行了改善,更新了图书馆管理手段等,但是却形成了信息孤岛的现象。

第四,还有公安院校图书馆虽然建立了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阅览室等,开展了信息检索、推送服务等,但是在具体应用时,却存在明显的利用率低下、使用效果不佳的现状。另外,针对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数据资源库建设、服务理念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约了图书馆的服务效果。

第五,公安院校图书馆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懂得情报专业知识,还要懂得一些公安和法律业务,并具有极强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但是目前公安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尚不具备这一能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三、大数据的时代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要点分析

1.信息化建设原则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安院校在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不断提升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1)实用性。主要是指公安院校在进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必须要紧紧结合学校的发展定位,以及图书馆信息管理需求,以此为基础构建信息化建设平台。在涉及信息化平台时,确保其应具备“高性能、高可靠、高可伸缩、高继承、低功耗、低成本”的实用性。

(2)统一标准。主要是指公安院校在进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图书馆信息化设计和建设的标准进行部署和设计,确保各个系统和设备之间,保持无缝衔接。

(3)安全可靠。在加强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图书馆业务的需求,对各个系统和层面进行防护,确保图书馆整个信息化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确保信息的安全。另外,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还必须要选择安全可靠的硬件设备,以确保整个系统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

(4)可扩展性。在进行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时候,必须要保证这一系统具备极强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日后的图书馆业务拓展、升级需求,确保这一信息化系统能够为图书馆进行长期的服务。另外,在图书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保证这一平台可以增加多种应用业务拓展,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

(5)简单易用性。在推进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时候,还要确保这一信息化系统具有极强的交互性、易用性,便于后期的操作、管理和维护等。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实现信息化系统更好地推广,不断提升其使用效率等。

2.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路径分析

推进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对图书馆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图书馆的整体布局、图书馆的内涵等。从公安院校图书馆的功能来说,具有藏书、借阅等功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信息服务等,在对其信息化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确保其灵活性、多功能性、人性化等理念,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图书馆管理需求。另外,在推动图书馆信息化设计的时候,还要强化功能设计、管理设计、环境设计等,使智慧图书馆的功能得到良好的应用,使其具备极强的综合性优势,最终将图书馆建设成为一个新型的图书馆信息化综合体。

具体来说,在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应遵循以下路径:

(1)实现一个总体目标。以明确的总体目标作为指导,将公安院校的图书馆建设成为一个智慧图书馆,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为培训和科研提供服务,确保馆内的资源数字化、服务设施智能化、图书馆管理手段现代化、阅览环境人文化等。

(2)在建设图书馆信息化平台的时候,应紧紧围绕“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的两个指导原则开展。

(3)在建设图书馆信息化平台的时候,应确保建立的信息化平台,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所服务,可以为学校图书馆的全面管理提供服务,可以为学校的政法教育系统提供服务。

(4)在建设信息化系统和平台的时候,应充分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云技术、虚拟化技术、超融合技术、大数据技术等。

(5)在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时候,必须要打破空间的限制,扩大应用范围,充分借助合理的、先进的技术,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其服务功能。

(6)确保图书馆信息化系统能够完成六项任务,即:业务流程简化、管理模式创新、信息采集和应用、标准化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7)为图书馆信息集成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具体来说,图书馆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14个基础应用子系统,即:机房、网络、安全、数据中心超融合、电子阅览室云桌面、IP广播、监控、大流通设备、多媒体、LED大屏、图书情报管理、综合布线、专题情报系统等。

3.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

(1)基础网络建设。主要是对信息化系统中的基础设置进行建设,包括网络、桌面系统、中心机房等。

(2)图书情报管理系统。应注重图书情报管理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构建一个具备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和数据统计功能于一体的图书情报管理系统,以便于对纸质、数字图书资源进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3)圖书自主借阅系统。对图书馆自主借阅系统进行建设,真正实现公安院校图书馆图书的安全管理,并开展自主借阅及归还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及品质。

(4)数字资源平台建设。在加强图书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时候,必须要努力开发、构建一个公安、司法教育的数字资源,包括电子书、数据库、共享库等,更加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5)加强特色数字资源库和平台建设。在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时,应立足于公安院校未来的发展,建立一套具有特色的资源数据库,使得公安院校的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为教学、实战提供服务。

(6)加强微信平台、门户网站建设。在构建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平台的时候,还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用机制,将所有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最终为图书馆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

(7)加强网络安全机制建设。应加强互联网、公安网络体系的建设,确保公安院校图书馆网络体系的安全建设,保障其能够安全运行。

四、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注意事项分析

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给公安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场变革,也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因此,全面加强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为了提升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还必须要注意四个问题。

第一,做好整体设计,确保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公安院校教育特点相适应。在具体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应对公安院校学习特点、知识和信息需求规律等进行考虑,确保其符合实际情况。同时,由于信息化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彻底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固定性、资源有限性、读者限制性等,可以灵活地给读者提供服务。因此,在加强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必须要对其规律进行认真的调研和分析,对信息化图书馆的各个系统进行精准地定位,以便于更好地提供服务功能。

第二,加快公安专业文献信息的数字资源库建设。在推动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文献资源数字化是重点所在,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目前,公安院校的图书馆资源库在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知网、万方、维普上,均存在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但是受制于公安系统保密性的制约,大量发表在内部刊物上的文献,无法在综合性的数据库中进行检索。面对这一现状,公安院校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的时候,可采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解决,最终形成一个基本的馆藏数字资源。例如,将以往的历史资源、珍贵文献、学术报告、研究成果等转化数字资源,使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数字资源典藏馆。

第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推动公安院校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具备图书馆业务知识,还要兼具一定的计算机及编程基础、良好创新服务意识。因此,必须要全面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努力做好专业人才的引进、开发、教育和培训工作,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第四,强化安全措施和保密意识。由于网络系统具备广域性、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图书馆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外来危险因素的干扰,如病毒和黑客攻击、人为破坏、操作失误、数据丢失等现象。同时,公安院校图书馆的特点是许多信息资源都具备极强的保密性。因此,必须要做好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一方面,应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其操作水平,尽量不使用容易破解的密码,在使用这一系统的时候,应主动对数据进行备份等,确保图书馆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施责任落实制度,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实现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基于此,必须要立足于公安院校的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设计公安院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系统,不断提升公安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晓柯.云技术环境下公安院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初探[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

[2]刘文东.公安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

[3]许 多.论公安院校图书馆数据资源的建设和利用[J].科技资讯,2018

[4]郭 枚.对推进公安院校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新疆警察学院学报,2017

[5]刘晓辉,白 静.公安院校图书馆资源共享论[J].现代经济信息,2016

(作者单位:山西警察学院)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信息化建设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公安院校警察职业素质的内涵及其构建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