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人才需经过“大浪淘沙”

2020-12-23 17:17张丽俊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浪淘沙阿里人才

张丽俊

创业之路道阻且艰,一路上可谓披荆斩棘,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在创业初期,往往条件有限,给员工开的薪资待遇在市场上没有太大的竞争力,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就是招人比较有难度。

鉴于此,老板们在各方面都比较慎重,不敢严格要求员工。老板担心对员工严格,员工不愿承受压力直接辞职了,到时候又得重新招聘。如果你抱持这样的态度,便会一直处于忧患之中,如刀斧胁身。因此,当你有这样的想法时, 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观念。

你觉得不好招人,所以不严格要求员工,最后结果一定不能让双方都满意。结果不好,你更没有底气。在底气不足的情况下,就更不敢严格要求员工,这会导致你的企业用人制度陷入恶性循环。

招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初创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人,前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曾说:“找到合适的员工非常困难,当我是一名年轻的经理时,选对人的概率是50%。30年后,也仅仅提高到了大约80%。”

对于缺乏管理经验的人而言,选对人才的概率更低,尤其在公司缺少竞争力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创业初期,我们一定要不断地筛选,留存下比较好的人。之后老板带着他们一起为事业打拼,当这些人成长起来后,他们就成了公司的火苗,将会薪火传承,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人才运营机制。如果企业第一批招的人就不行,那么,后面招聘进来的所有人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创业初期,培训并不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是“大浪淘沙,剩者为王”。初创企业里剩下的员工应该是最优秀的人,而不是那些来公司混日子的人。当然,这里所说的最优秀,不代表学历是最高的,也未必是经验最丰富的。而是他最具备奋斗精神,愿意和公司同甘共苦。

阿里巴巴今天长成了一个万亿级的生态型公司,如果现在想要进入阿里,前提条件是你得比阿里现有的人平均水平要高。但阿里早期招人也很难,所以招聘的标准相对來说较低。

当初我是一个大学老师,没有做过业务,想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所以就去阿里巴巴面试,最后被录取了。但阿里是宽进严出,2004年—2007年,每年进2000~3000人,最后淘汰其中的1500人,有时候人数达到了2000人以上,人员流失率更是超过了100%。阿里现在只有三四万人,但工号却排到了十几万,就是这样的高淘汰率造成的。

所以创业初期,企业经营者对员工的要求一定要高,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最后留下的都是适合公司的人,对公司的信念认同感和归属感非常之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团队没有非常优秀的基因,那么注定无法发扬光大。“阿里铁军”之所以厉害,正是因为早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真正做到了“剩者为王”。最后这些剩下来的人像拼图一样组合在一起,拥有了共同的信仰,成为了图腾。

此时的“星星之火”也将点燃更多的人,彼时将照彻大地。所以在公司还很小的时候,不要因为难招人而降低标准,反而要严格要求,不断淘汰,到最后筛选出可以和你一起战斗的人。

当你扭转了观念之后,下面就要思考怎样落地。很多老板说自己公司很小,用不了那么多人。我想说的是,哪怕公司只需要5个人,你也要招20个人,最后从20个中留存5个最优秀、最适合公司的人。而不是你需要5个人,就只招5个人。

创业初期招聘要宽进严出,通过大批量招人进行人才的“大浪淘沙”。市场也好,业务也好,这些都是人做起来的。当公司的人才足够优秀了,何愁发展不蒸蒸日上?

(编辑 周静 charm1121@sina.com)

猜你喜欢
大浪淘沙阿里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云上阿里
The Poetry Conference 诗歌大会
论音乐主题的一致性
疼痛后才计数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Catalan数及几种应用实例
怕被人认出
拳王阿里因何被人铭记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