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2020-12-23 21:41罗启圣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从招生、培养、运行机制三方面对现代学徒制作了有益探索,认为专业适用性论证是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前提,校企融合是现代学徒制取得成功的关键,对合作企业适度利益补偿是保障现代学徒制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3-103-04

一、关于现代学徒制

关于现代学徒制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有两点是比较明确的:一是国内学者对现代学徒制实质的认识是一致的,即现代学徒制相对于传统学徒制而言,是传统学徒制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校企深度合作、教师和师傅联合传授。国际上对于现代学徒制的说法也不尽相同,有的称“现代学徒制”,有的称为“新学徒制”,培养模式也各有特点,如德国模式、英国模式、瑞士模式、美国模式、澳大利亚模式、加拿大模式等等,因此要从时空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其特征;二是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发展利大于弊,它对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到如今,现代学徒制仍然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1]。

基于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从国家层面开展现代学徒制建设,。教育部也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2 号),正式启动试点工作。2015年8月,教育部遴选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正式开展试点工作[2],各省市也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也率先在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采用现代學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现代学徒制是国际上流行的职业教育模式,它是否适合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是我们一开始就考虑的问题,我们根据国际邮轮市场现状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分析其与现代学徒制的契合度。邮轮业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在西方发展的比较成熟,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状态[3],《2016-2017中国邮轮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将开启中国邮轮发展的黄金十年,我国邮轮产业发展将处于爆发期和市场细分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多方努力下,邮轮业得到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国内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要解决邮轮人才需求缺口的问题,也即要从非专业领域吸纳人员来从事邮轮方面的工作,现代学徒制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迅速提升学徒的岗位技能,补充到邮轮业的从业大军中去。

随着邮轮产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国内很多院校相继开设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作为新专业,很多院校目前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于旅游酒店或者外语专业,对邮轮产业、邮轮市场和邮轮专业不甚了解,处于边摸索边实践状态。因此一方面迫切需要引进邮轮专业师傅来充实师资队伍,更好地实施对邮轮专业学生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现有师资的培训,相关院校与邮轮企业深度合作显得顺理成章。对于邮轮企业来说,邮轮人才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和要求,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周期性和集中性,邮轮工作的局限也会导致部分邮轮工作人员流失。为了能够保证邮轮人才的供给和适当储备,邮轮企业也希望与相关院校建立长期的深度合作关系,尤其是国外的邮轮公司,越来越多地面向中国顾客,更加迫切需要熟悉中国市场的邮轮运营与管理人才,比如加勒比邮轮、歌诗达邮轮、丽星邮轮纷纷在中国建立培训中心和构建院校合作联盟,既解决了人才的本土化问题,也节省了人才培养的成本和费用,因而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成为一项迫切和可行的途径。

三、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

学院先后于2014和2015年在旅游管理和旅游英语专业开设了国际邮轮乘务方向的课程,一开始就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旅游管理(国际邮轮乘务方向)与合肥香海船务有限公司合作,旅游英语(国际邮轮乘务方向)与天津世华洋船务管理公司合作,两个方向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2016年学院成功申报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两家合作单位也合并为安徽远洋船员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洋公司”)。在不断探索中,学院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校企联合招生

学院联合远洋公司共同制定招生计划,根据邮轮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多渠道、多途径、常态化进行招生,在学院统招和自主招生基础上,再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确定订单培养人员,学生入学即和远洋公司签订就业保障合同,远洋公司保证安排学生上邮轮工作,同时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校企联合培养

1. 共同打造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虽然从大类上来说属于水上运输类,但从内容上来说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比较接近,邮轮业在国际上已经比较成熟,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目前邮轮企业主要是国外的邮轮公司,对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和职业技能要求较高,学院和远洋公司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合理进行职责分工:在师资队伍组建上,主要由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外语专业教师和邮轮企业工作人员组成,远洋公司从国际邮轮企业聘请两名人员作为专任教师长期入驻学院国际邮轮乘务管理教研室,在职责分工上,学院主要负责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训技能指导,远洋公司主要负责岗位技能训练和从业资格证书培训。在具体的日常教学、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岗位技能训练等过程中,校企双方相互配合、综合指导。另外,校企双方还实行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远洋公司选派工作人员到学院担任专业教师和辅导员,提高教学能力和加强对学徒的管理,学院也选派专任教师到远洋公司进行挂职锻炼,提高专业实践技能。通过这种方式加强校企双方相互配合和共同提高。

2.联合培养,实施一体化育人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院与远洋公司在对邮轮行业和市场调研,考察和参照沿海一带邮轮专业先进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定期修订和完善,现已初步形成了“1234”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个目标,即培养具有旅游管理基本知识,掌握国际邮轮服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具备国际邮轮各部门岗位的服务和管理能力;两张证书,即从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三大模块,即基础课程模块、学徒课程模块和考证课程模块;四项技能,即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娴熟的服务技能以及基本的海员知识和技能[4]。在学期构成上形成了“312”结构,即前三学期主要打基础和参加并考取从业资格证,第四学期跟岗实习和学徒实践,后两个学期进行综合提升和就业安排。

共同编写学徒课程。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载体。目前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教材很少,有些教材也不太适合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要求,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自主招生,基础比较差,因此一开始,学院和远洋公司就围绕生源的特点自主编写学徒课程,主要是专业课程,如“邮轮实用英语”“邮轮运营实务”“邮轮市场营销”“邮轮面试技巧”“邮轮客舱管理”等,目标是重基础、重实践、递进式提升、系统化构建。

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和评价。学院与远洋公司参照国际邮轮市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合理分工、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和评价。国际邮轮乘务管理教研室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对学生主要侧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训技能的考核;远洋公司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侧重岗位操作技能的考核。对学生出勤状况、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和小组协作等内容的考核双方各占一定比例,综合对学生进行评定。

(三)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1.实行弹性学分制

登录国际豪华邮轮是邮轮专业每个学生的就业目标,学生希望能够尽快登录理想中的邮轮,有时学生通过船方的面试后,很快船期就到了,这时学生会面临就业还是学习的两难境地:如果选择就业可能就完成不了学业,继续完成学业就会丧失登船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院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采取弹性学分制,学生海员证考证培训、岗前培训均可折合成相应学分,只要学生累计学分达到专业毕业标准,均能顺利毕业。具体来说,海员证培训通常安排在第一学期寒假和第二学期暑假,邮轮面试从第三学期开始陆续开展,也即最早在第四学期,有的学生就要登录国际邮轮了,在这种情况下,登船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第四学期课程,以考证培训、岗前培训的学分来代替课程学分,后期的实习报告按要求完成即可顺利毕业。

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学院与远洋公司双方都注重制度建设,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保证学徒基本权益,确保学徒培养质量。校企双方先后制定并出台了《校企合作协议》《学徒就业保障合同》《师傅带徒弟管理办法》《学徒跟岗实习管理办法》《实习学徒管理實施细则》《学徒考核与验收管理办理》《学徒培训管理办法》《校企人员互聘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各方的责、权、利,规范了各方的行为。各种规章制度保障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进行。

四、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思考

(一)专业的适用性论证是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前提 虽然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绝大部分专业可以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磨合,而有些专业或因为创新性要求、教学环境限制等可能不太合适开展,如语言类、商务类、涉外类专业等。即使能够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也要考虑是否具备条件,如是否有合作的企业、学校是否大力支持、是否有实训场所和实习基地等。

(二)校企融合、相互支持是现代学徒制取得成功的关键

校企合作方面,学院曾走了一段弯路,学院先后于2014和2015年在旅游管理和旅游英语专业开设了国际邮轮乘务方向,分别与合肥香海船务有限公司和天津世华洋船务管理公司合作,分别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合作的初衷一方面是不断探索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也希望两家合作单位相互合作、良性竞争、共同促进,但结果却矛盾重重,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一家合作单位,这样就杜绝了之前的互相推诿,双方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的建设中来。

(三)对合作企业适度利益补偿是保障现代学徒制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企业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等环节付出了精力和成本,投入周期比较长,短期很难看到收益,这是很多企业不愿意参与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原因。为了提高企业合作的积极性,确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持续有效进行,可以对合作企业适度进行利益补偿。学院在利益补偿方面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学校向企业购买邮轮专项技能培训和就业派遣服务,既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合作企业的积极性。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5]这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学院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应沿着此方向,继续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提高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98-104.

[2]吴晶.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20-24.

[3]孙晓东,冯学钢.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研究现状与展望%Cruis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ies and Prospect[J]. 旅游学刊,2012,27(2):101-112.

[4]罗启圣. 高职国际邮轮乘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6):256-257.

[5]吴妍.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J].福建轻纺,2019(3):5.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