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管理研究进展

2020-12-23 04:46李宁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危重症

李宁

摘 要:急危重症的患者呼吸道科学管理是对患者生命进行挽救的关键所在,如果说管理的不当势必会造成呼吸道的分泌物潴留、结痂,使得气体的交换不能正常进行,致使呼吸道的感染和气道的狭窄、阻塞、肺不张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在严重的时候还会对患者生命有所危及。所以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呼吸道管理就受到医学人员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经过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急危重症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管理,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疾病

前言:机械通气治疗是经口、鼻进行插管或者实施气道切开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常用于治疗呼吸衰竭等疾病,但是在进行机械通气时,患者不能直接与他人进行交流,导致患者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进行相应措施,因此,对患者实施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管理进行分析。

一、机械通气管理不当造成的问题分析

1.患者自身的问题

因为实施机械通气的都是危重症的患者,对病程如果说稍有疏忽的话,都会威胁到患者自身生命。在使用机械通气的时候,患者体位的保持不当,极易造成胃内容的返流,使得出现吸入性的肺炎。患者在使用机械通气之后,呼吸道的失水就会加重,如果说呼吸道进入没有经湿化的干燥气体,呼吸道就会因为湿化不良造成并发症的出现。上呼吸道上皮细胞还会因为吸入干燥的气体造成损伤,致使气道组织的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若是呼吸道分泌物的干燥结痂,纤毛运动的减弱或者是消失,致使呼吸道的阻塞。另外,患者呼吸道也容易分泌痰液,对呼吸道通畅有所影响。

2.对机械管理不当造成的影响

对呼吸机的检测不到位,呼吸机工作性能的异常会对其患者生命健康有所影响。呼吸机呼吸的频率、呼吸比、氧浓度和潮气量等参数的设置不合理,也会影响到患者呼吸。人工气道主要是为保持气道通畅,在患者生理气道和呼吸机之间建立的重要连接,但是容易产生固定不当而造成的移位、脱落,另外气囊充气压力的不够,使得口腔分泌物、胃内容物的吸入到气道,气体因为上呼吸道的返流。

二、急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1.对患者自身管理

首先使患者半卧位,适当的垫高其颈部,为有效的减少气道死腔还应该保持颈部的伸直,利于通气。另外,注重患者呼吸道护理。以输液泵控制在24小时向人工气道滴入浓度为0.45%的无菌盐水200毫升,频率则是保持均匀,并且不能间断,盐水温度应该控制在32℃-35℃之间,保持气道的黏膜纤毛活动正常、积极的呼吸道吸引,避免因为呼吸道的分泌物正常引流和气道通畅,并且还可以预防肺部的感染。除此之外,按照患者自身情况,人工的向患者气管内滴住湿化液配合机器进行湿化,在不吸痰的情况下,采用注射器乳头接吸痰管一个,沿气管内部导管下至适当的深度,之后吧药液注入气管内部,每次注入2-3mL,直到下次吸痰时吸出。或者是在吸痰之前、吸痰的过程中,采用注射器直接向气管导管注入药液,注入量可以适当的大一些,每次注入5-10毫升,之后再进行吸痰。把机器湿化和人工湿化的结合,尽可能的确保患者呼吸道充分的湿化。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性,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是比较关键的。在对患者呼吸道内痰清理需要掌握其吸痰的时机,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听诊,注意双肺呼吸音声音变化,如果说听到痰鸣音或者是呼吸机的气道峰压的升高,监护仪SpQ2就会下降,气管内的导管见分泌物等情况需要及时的吸痰。在清痰的时候,注意按照患者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措施,对于自身情况比较好的患者,采用正常措施处理,即先遵循医嘱经过气管滴药或者是雾化吸入的方式,使得患者支气管、肺内吸入一定量的药物,一方面溶解和稀释干燥的痰液,另外一方面则是起到了杀菌和消炎的作用,协助患者按照仰卧、左侧卧、仰卧、右侧卧的顺序进行交替翻身,自上而下,自边缘到中央进行拍背,使得痰液的松动,小支气管、肺部痰液在进入大支气管,就危重的患者,在吸痰的过程中,还需加大吸氧浓度5-10min,之后置吸管到最深处,上提1厘米再开负压边旋转一边吸引边退出,并且注意密切监测好患者的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如果说患者产生反常的现象,比如说:心动过缓、早搏、血压的下降甚至是意识的模糊等等,还需立即停止吸痰处理,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方式。

2.对通气机械的管理

首先仔细检查呼吸机的性能,比如说呼吸机的聲音、节律是否产生异常,一旦出现上述的情况需要及时的调整。其次检查呼吸机工作设置参数要调节到适合患者的特定参数,但是一般情况呼吸参数的变化是不大的。然后,保证有效的气囊充气量、适当的充气压力,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2-4小时进行放气一次,避免器官内壁的长时间受到压迫,使得出现黏膜的缺血坏死,另外还需及时的检查气囊,确保气囊没有漏气和破损的问题。

3.对机械通气患者其他的管理

要保证病房的洁净度,及时严格的做好病房的空气消毒处理等等,对于患者做好每日口腔的处理,在充分吸引气囊周围分泌期的基础上,及时的进行气管内套管的更换。在吸痰的时候,做到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出现。在通气机械使用之前,做好有关消毒处理工作,避免吸入的气体药物被细菌所污染。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不断的提升,急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技术现已逐渐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急危重症患者死亡概率,机械通气是现阶段甚至是日后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主要手段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临床上。我们应该在护理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逐渐的完善,促使机械通气患者特别是急危重症的患者呼吸道管理更加的合理有效,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有着较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国平,田昕.中国成人ICU镇痛和镇静治疗2018指南解读[J].浙江医学,2018,40(16):1769-1778.

[2]周建新.重症脑损伤患者镇痛镇静专家共识[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7):387-393.

猜你喜欢
呼吸道疾病危重症
ECASH模式在预防危重症患者ICU后综合征中的效果评价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观察
肉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策略
血小板减少对心内科危重症患者预后影响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
全程护理在112例ICU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