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在大学生中弘扬红色文化的调查研究

2020-12-24 15:03邓有为刘沂林
时代人物 2020年31期
关键词:信度学生党员弘扬

邓有为 刘沂林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调查目的及意义

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式,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牢记初心使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发动支部成员开展了关于如何在大学生中弘扬红色文化的调研。

面对思想日益多元、自主意识更加突出的当代高校学生,如何做好红色文化的宣传工作是每个支部书记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次调研通过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党员切实了解在大学生中弘扬红色文化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探索更具创新力的宣传方式,创新性地弘扬红色文化。

数据收集

不同年龄段与红色文化的相关程度

?

在主动了解、宣传红色文化上,大众的参与度不高,青年大学生积极性最低,主要还是通过网络、参观红色基地进行红色学习。随着年龄的降低,主动宣传弘扬红色文化的比例逐渐降低、通过网络了解红色文化的比例逐渐增加,这表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上已逐渐由线下转变为线上,网络传播成为主流,但是在网上相关红色文化的传播还存在知识不全面、学习方式单一以及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

不同大众身份与红色文化的相关程度

?

本组数据中,只有相关管理人员有着较强的弘扬红色文化的意识,普通群众及大学生全体对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较低,这表明大学生并没有主动对红色文化进行学习与传播,仍然处在被动学习红色文化的阶段。

调研结果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设置调查问卷,并且制作访谈提纲,设立相关焦点问题,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收集更丰富更有深度的数据资源,形成原始数据的积累,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数据来源

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回收量452份,浏览量528次;实地问卷调查,发放量200份,回收130份,整体回收率 80.6%。在接受问卷调查的人员中性别构成比例中男女比例为1∶1.17,性别因素对分析结果影响低。

实地来到桂林市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进行调研访谈,根据访谈提纲了解对到访民众对相关红色文化的基本认识,以及对弘扬红色文化的看法于建议,并与相关工作人员预约,进行深度访谈,就细节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访谈提纲

访谈内容采用了李克特五级量表在四个维度(经济、红色文化、社会、大众意见)设置了共10个问题,对所有参与者对现实情况、国家政策、个人期望、社会重视程度、未来发展规划的认知了解情况进行了统计测量。五个维度中红色文化认知维度和社会认知维度的平均分最高,均为4.4分。

因此,最后决定选取红色文化和社会发展两个维度作为主要变量,其他维度作为次要变量,将两个维度中的各项问题、年龄层次分布、社会思想水平、基础红色文化认知、弘扬红色文化积极性、对宣传红色文化的建议、对红色文化的主观感受,这些关键要点进行重点询问,收集数据。

扎根理论编码过程

?

信度检验

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alpha)是指量表所有可能的项目划分方法的得到的折半信度系数的平均值,是最常用的信度测量方法。根据结果可见本调研研究信度较高。

?

调研结论

网络上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度低,无法实现兴趣吸引,无法引起学生共鸣,导致学生的参与感低,相关单位组织的活动受众面太小,普及率太低,导致学生长期处在被动接受这些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低,参与程度低,对积极弘扬红色文化的意识低。

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意识不到位,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短短十几分钟的问卷调查,就可以让普通群众打开话匣子,与我们侃侃而谈,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出意见建议,但是大学生常常闭口不谈,这说明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存在相当大的空白。

对策建议

在学校内定期组织举办一些关于了解红色文化的趣味活动,让非学生党员也可以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参与度,持续稳定扩大红色文化的受众,让学生切实感受学习红色文化。

顺应时代发展,加大网络上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短视频等目前主流的形式进行传播,与时代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弘扬红色文化形成重视,积极主动的了解学习红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弘扬红色文化。

举办相关知识竞赛,加强理论学习,发挥学生党员标杆作用,带动身边同学开展理论学习和研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发挥教师作用,带领学生真正参与理论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高质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思政课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到实地调研、学习,以实地感受触动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弘扬红色文化,达到自发主动的效果。

注释

[1]李克特五级量表(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猜你喜欢
信度学生党员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平衡损失函数下具有两水平共同效应的信度模型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净保费在平衡损失函数下的回归信度估计∗
问卷是否可信
——基于体育核心期刊论文(2010—2018年)的系统分析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弘扬《国风·秦韵》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