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桂枝汤的临床运用

2020-12-24 16:35尤辉庞树林赵永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9期
关键词:营卫汤加减白芍

尤辉,庞树林,赵永

(1.巴州区南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 巴中 636000;2.巴州区曾口中心卫生院,四川 巴中 636000;3.巴州区鼎山镇八角丘卫生站,四川 巴中 636000)

1 临床应用

病案一:癓瘕(寒凝血瘀)陈某,女,39岁,2018年8月7日初诊患者少腹胀大如怀孕三月状,脐下有拳头大三圆形肿物,痛经5个月,每月经行不畅,色黑稠粘,清稀如水,淋漓不断,常延续10月以上不止,经期绞痛胀急。面色暗,舌淡白,脉弦。该病西医诊断为子宫肌瘤,中医诊断癓瘕,辩证为寒凝血瘀。病机为营卫不和,气机不畅,寒凝血瘀。治以调和营卫,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于桂枝茯苓丸加虫类搜剔之品攻之。桂枝15 g、桃仁10 g、丹皮15 g、赤芍5 g、茯苓30 g、柴胡15 g、黄芪60 g、五灵脂15 g、土鳖虫10 g、甘草8 g、浙贝母15 g、水蛭6 g、炮山甲6 g、蜈蚣2条、加生姜10 g、大枣15 g水煎服。5剂后,诸状大减,腹势已松。方中桂枝温经散寒,桃仁、赤芍五灵脂、水蛭活血化瘀;炮山甲、土鳖虫、蜈蚣、浙贝母软坚散结、缓消癥块。黄芪补气固正。柴胡调畅气机。是为运用桂枝汤加减和营、通阳,加入行气、化瘀之品获效[1]。

病案二:血痹(气虚血瘀)李某,女,50岁,2019年5月28日初诊患者两肘关节疼痛,牵掣不能屈伸,痛已停时,入晚更甚,已1个月余,伴有双手麻木不仁,屈伸不利,舌质淡紫,脉紧涩。诊断血痹,辩证气虚血瘀,病机为气虚血痹,营卫不和。治以活血止痛,祛风通络。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处方:桂枝15 g、白芍30 g、黄芪60 g、大枣20 g、甘草8 g、当归15 g、川芎15 g、红花10 g、丹参20 g、灵仙20 g、鸡血藤30 g、络石腾20 g、伸筋草20 g、乌梢蛇20 g、木瓜30 g,口服3剂。

复诊:服药后诸症明显好转,方中黄芪甘温益气,桂枝温经通痹,白芍养血和营,与甘草缓解止痛;红花、桃仁、鸡血藤、丹参活血化瘀;乌梢蛇、络石腾、伸筋草、木瓜祛风通络;这说明桂枝汤加减于活血止痛,祛风通络方中,有助于调和营卫,对帮助机体祛邪通络,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病案三:心悸(气阴两虚):患者郭某,男,52岁。2018年1月12日初诊患者3个月因胸闷,心悸曾往某三甲医院诊治,诊断急性心肌炎。临床症状好转出院,但仍感头晕胸闷,心慌心跳,面容憔悴,动辄气急汗出,舌红少苔,脉结代。

该病中医诊断心悸,辩证气阴两虚。病机为患者病后气阴两虚,胸阳不振,心气阻痹,血流不畅。故脉来结代,胸闷心慌,肾气不纳,卫阳失固,因之功辄气急汗出。以益气养阴,通阳散结之法,方用桂枝甘草龙牡汤合瓜蒌薤白汤加减治之。处方:桂枝15 g、龙骨20 g、牡蛎30 g、丹参30 g、大枣20 g、炙甘草10 g、黄芪60 g、西洋参15 g、川芎15 g、瓜萎20 g、薤白5 g、半夏15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浮小麦30 g、蔓荆子30 g,上方连服5剂后,症状逐渐减轻,调治2月后能正常工作。根据《伤寒论》:“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汗,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方中运用桂枝汤调和阴阳,益心气而治心悸。龙骨、牡蛎安神定悸;丹参、川芎活血化瘀;黄芪、西洋参补益心气;蔓荆子清利头目;瓜蒌、薤白、半夏行气去痰,通阳散结;甘草、和中缓急,麦冬、大枣养心安神,五味子与西洋参、麦冬共奏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效[2]。

病案四:眩晕(痰浊中阻)张某,女,57岁,2019年3月5日初诊患者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5年,平素体弱。一星期前患感冒,一直感觉头重昏蒙,后颈部不适,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血压160/100 mmHg。舌苔白腻,脉滑。

该患者病机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复加外感,营卫不和。方以半夏白术天麻和葛根加桂枝汤加减。处方:天麻20 g、葛根30 g、桂枝15 g、白芍30 g、大枣20 g、炙甘草10 g、半夏15 g、陈皮15 g、白术20 g、茯苓30 g、泽泻30 g、丹参30 g水煎服3剂后无眩晕,诸症好转,血压正常。方中桂枝、白芍调和营卫;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降浊,合泽泻汤加强利水化痰,降逆止眩;再加葛根升清阳,丹参化痰瘀。故疗效显著。

病案五,颤证(肝肾亏损)徐某,男,58岁,2019年4月19日初诊:患者两小腿酸胀,膝盖振颤,动则减轻,休息时复发,夜间尤甚。舌淡苔薄,脉细弱。

该病中医诊断颤证,辩证为肝肾亏损,病机为营卫不和,肝肾亏损;气血亏虚,扰动经脉。方以桂枝龙牡汤加减。处方:桂枝15 g、白芍30 g、黄芪60 g、大枣20 g、甘草8 g、当归15 g、川芎15 g、熟地30 g、杜仲15 g、续断30 g、桑寄生30 g、牛膝30 g、鸡血藤30 g、木瓜30 g、龙骨30 g、牡蛎30 g。

连服7剂后,病情减轻,疗效显著。该病西医诊断为不宁腿综合征。方中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龙骨、牡蛎重镇安神;杜仲、续断、桑寄生、牛膝补益肝肾;当归、川芎、熟地、木瓜、白芍养血、柔肝止痉。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3]。

2 体会

桂枝汤方于《伤寒证》,是由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五味药组成。用以治疗太阳中风表寒证,其主要病理机制卫强营弱、营卫不和。其主药乃桂枝与白芍二味。如桂枝配白芍,既有桂枝之发散和温通卫阳,又有白芍之敛阴而和营,二者相合,在发表中有敛汗之急,和营中又有调卫之功,生姜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佐白芍以和营,甘草取其调和者药为便。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并不是取其直接发汗作用,而是在于调和营卫,营卫和则汗出,肌腠之邪也随之而解。临床遇到的病后体弱,营卫不和,症见自汗、怯冷、肢体疾软等症,我们常用桂枝方义,去生姜之温散,加参、芪、五味子之类的益气固表药、效果很好。妇女产后受冷,以致腹痛、恶露不下,是寒疑、气滞、血瘀、阴阳气血不调,予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等温经活血药的同时,也和用桂枝、白芍二味以调和营卫,则收效更大,其它如寒邪凝滞的脘腹痛,风寒湿阻经络、气血不调引起四肢疼痛麻木的各类痹症;妇女更年期冲任不调出现的月经紊乱等;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我们都加用了桂枝、白芍二味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4-5]。

3 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运用中癓积、痹证、心悸、颤震、眩晕等疑难杂症如出现腠理不固、卫气外泄导致营卫不和之证,用桂枝汤加减化裁治疗,可获取满意疗效,值得大家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营卫汤加减白芍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皮肤表皮角蛋白18的影响
白芍粳米粥 缓解颈椎不适
历史各时期关于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