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青花椒产业优劣势分析与对策

2020-12-24 21:31云南省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云南昭通6570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4期
关键词:昭通市昭通花椒

●顾 刚(云南省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 云南 昭通 657000)

云南省昭通市是青花椒原产地之一。昭通青花椒具有香味纯正浓郁、麻味持久醇香的特点,其产量高、色泽好、质量优、香味浓、麻味足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昭通青花椒产业优势凸显,为“中国十八香”之首,“昭通十宝”之一。

目前,昭通市已形成以昭、鲁、永、巧、彝5 个青花椒基地重点县区为主导,以横江流域适生区为辅的产业发展区,全市青花椒种植面积已达7.77 万公顷,年产量3 000 万千克以上,产值20 多亿元。青花椒在云南省昭通市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资源优势,同时存在诸多不利因子。本文就如何发挥昭通青花椒产业优势,规避不利因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昭通青花椒产业优势分析

1.1 产业区位优势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处于滇、川、黔3 省结合部。全市辖1 区9 县1 县级市,总面积2.3km2,常住人口553.7 万人(截至2017 年末),足够的劳动力资源是青花椒产业发展的基础。昭通市北与四川宜宾、泸州两市毗邻,东和贵州毕节市接壤,西南与四川凉山州以及本省曲靖市相连。昭通市中心昭阳区与昆明、贵阳、成都、重庆公路里程均在500km以内,为四大城市的中心点,是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门户和对内对外开放的大通道。青花椒产业被昭通市列为高原特色农业“六大产业之一”[1],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有效途径之一,成为农村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又一重要支柱,现昭通已成为国内西南(昭通、汉源、江津)三大青花椒集散地之一。

1.2 品种资源优势

根据四川大学对金阳、汉源、洪雅、峨眉和重庆江津5 个产地青花椒检测,其结果金阳青花椒在这5 个产地的青花椒中麻味物质、醇溶提取物和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含量最高,而挥发油仅次于汉源产地。在花椒籽检测中,金阳青花椒中醇溶提取物、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综合同比,金阳青花椒品质最好。昭通与金阳隔江相望,同种同区域。又据昭通市花椒商会对昭通的黄华、炎山、梭山的青花椒做检测对比,发现昭通青花椒比金阳青花椒品质还要好,为此,昭通青花椒具有优良的品种优势。

1.3 产业市场优势

昭通青花椒芳香精油含烯醇、醋酸脂类等28 种天然芳香物质,其中芳樟醇、蒎烯、柠檬烯等占70.5%,产品不但在食品加工领域广泛使用,并可广泛用于日化、生物医药等领域。世界500 强企业法国欧莱雅集团经多次采样测试,青花椒芳香精油已正式进入其新原料样品库,旗下香水和护肤品及研发的新产品都将其作为首选生产配料;另外,青花椒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可杀灭害虫[4],其所制成的生物农药,无毒无害无污染,高效安全,适合用于家庭、大型粮库、档案馆、烟草、皮草和中药材等的害虫防控。昭通青花椒以其特有的色、香、味、油、麻、颗粒饱满等优势,知名度不断提高,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除南方市场外,北方的调料市场也逐渐被青花椒占领[2-3]。各地食用普及度和用量大增,许多大型食品厂家也纷纷调整配方,开发出以青花椒为原料的食品,青花椒的产品市场优势日益凸显。

1.4 产业品牌优势

昭通青花椒现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 件(‘永善花椒’‘鲁甸青花椒’和‘溪洛渡花椒’)。截至2018年1 月,昭通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5 388 件,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 件外,第30 大类第16 小类(调味品)商品商标271 件。

在昭通市已注册的第3016 类273 件商品商标中,有许多商标在省内外市场上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如大成公司的‘牛栏江’‘梭山’‘梭山青花椒’‘椒原堂’、鑫辉公司的‘三川半’、天山公司的‘溪洛渡’、瀚思公司的‘瀚思’、天山公司的‘金江花椒’等。其中‘牛栏江’系列青花椒产品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产博览会优质产品奖、第三届南博会银奖、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昭通特色优质农产品“昭通十宝”等荣誉,“椒原堂”牌花椒精油日化品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评为2017~2018 年度中国十佳香料创新品牌产品。

1.5 产业效益优势

昭通青花椒的经济价值较高,一般3 年挂果,回报快。现有7.77 万公顷全投产,产值可达60~70 亿元,再利用青花椒籽加工,产值还可以增加15%~20%,产业经济效益显著。现有产业年接纳劳动力520 万人次,产业社会效益良好。昭通青花椒种植,绝大多数是农地转变为林地,可以有效对接森林工程建设,同时青花椒树具有绿化环境、保持水土、增加森林覆盖率、净化空气及保持生态平衡等功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战略意义,故产业生态效益凸显。

2 昭通青花椒产业劣势分析

2.1 良种普及率低下

昭通市最早选育的青花椒良种为‘永青1 号’是2009 年认定的,其他青花椒良种认定的时间较晚。其现状是扩繁有限,年产良种苗木350 万株左右,远远达不到生产上的需求,故良种的栽培推广正处于初级阶段,良种的推广面积不足10%,投产面积更是少之又少。

2.2 整形修剪不规范

昭通青花椒整形修剪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不定干,任其自然生长;或定干又欠规范、不标准;或制定了定干规范标准,但留芽又欠规范、不标准。不修剪整形,任其自然生长;或修剪,谈不上整形;或修剪整形,但欠规范、不标准;或修剪整形,但时间欠准确。结合采收进行修剪整形的新技术推广使用少之又少。疏花疏果技术应用普及率较低,摘心除萌技术少有应用。

2.3 土水肥管理不到位

昭通青花椒园的中耕除草过于依赖化学除草剂,而且大多数中耕除草的时间不适时。因昭通青花椒种植区域干旱少雨,水源匮乏,要满足青花椒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困难,大多都是靠天养树,少数有灌溉条件的园地,也没有做到及时有效灌溉。在施肥方面,昭通市大多数青花椒种植区存在过于依赖化肥,并且施肥方法不当、施肥时间不合理的问题。

2.4 病虫害防控不当

在青花椒病虫害的防控方面,化学药剂防控过度的危害有农残严重超标,食品安全令人担忧;青花椒植株抗药性、耐药性突出,用药量增大,成本飙升,无药可用;个别青花椒园病虫害暴发严重,难以防控,造成毁灭性局面;施用化学药剂没有防控效果,怀疑化学药剂造假或药效低下。无公害绿色防控技术尚未全面推广实施。

2.5 深加工产业链条未衔接

昭通青花椒的深加工占比较小,真正意义上进行青花椒深加工的厂家只有1 家,产品有3 类。第1 类是应用超声波提取青花椒精油(果皮油囊),除用于食用之外,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医药和护肤品行业;第2 类是利用青花椒籽种皮提取蜡质油脂,加碱皂化制作成系列天然高档洗涤品;第3 类是用青花椒籽提取青花椒籽精油,作为保健活络、止痒乳霜、洗发水、沐浴露和护发素等的配方原料。目前青花椒的加工及深加工产业链条尚未全面衔接,规模尚未拓展,产品还有待优化推广。

3 促进昭通青花椒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3.1 高位推动,健全政府管理体制

参照昭通市天麻产业,建立专业产业特产政府职能部门,高位推动青花椒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政府职能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青花椒产业的稳步发展。

3.2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种植类型

谋大局、强规划,按照适当集中、合理布局的原则,推动区域化、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规划种植区。落实短期目标到位,有机衔接中期目标,研判长期目标走向,及时修正规划的不足或纰漏,全程监督规划的实施状态,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3 培育实体,联通科研创新体系

大力培育昭通青花椒产业经济实体,形成种植大户、专业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龙头企业和创新科研团队的创新体系。创新科研团队紧密结合各经济实体,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由创新科研团队联合各实体进行方法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攻坚克难;与各实体结成管理和服务对象,资源及技术共建共享,实现双赢;创新科研团队培养或培训各实体技术人员,建立健全技术人员的提升培训,同时完善技术人员的服务管理体系,维持产业良性发展。

3.4 整合资源,提升深细加工潜能

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加大对青花椒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等经济实体的扶持力度;对接商洽国家农业开发银行对青花椒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等经济实体的信贷扶持工作;对接商洽对口支援昭通扶贫开发的广东东莞、中山两市,引进具有资金、技术及创新管理理念人才队伍的企业入驻昭通,力补昭通青花椒精深加工短板;采取多种符合政策的渠道让社会资金注入青花椒产业发展,填补银行资金支持青花椒发展难的问题;健全昭通青花椒产业投入机制,设立青花椒产业专项发展资金,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投向青花椒全产业链,重点打造昭通青花椒产业物流和精深加工园区;完善昭通青花椒产业发展保险制度,降低生产经营和融资风险。

4 结束语

昭通青花椒产业优势潜能与存在问题并存,我们要发挥利用优势,力补短板,加强种植管理,确保昭通青花椒初级产品食品安全底线,在搞好栽培管理的基础上,在深精加工板块大做文章,引进技术,创新理念,突破瓶颈,使云南昭通青花椒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特色产业。

猜你喜欢
昭通市昭通花椒
昭通市种业现状与“十四五”种业发展对策
当前花椒价格走低 椒农如何积极应对
国内花椒产业进入低谷期
花椒泡脚好处多
韩城大红袍花椒
亲人
亲人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
值得书写的昭通文学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