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协定将致未来中国粮食市场渐变

2020-12-24 22:45林地张春祺
黑龙江粮食 2020年3期
关键词:粮食市场贸易协定配额

□ 林地 张春祺

2020年1月,中美签署了第一段贸易协议,并于2月开始执行,同时中美继续进行贸易谈判,未来双方有望签署更大贸易协议。可以预测,中美贸易协议的签署,对中国粮食市场未来走向,包括粮食生产、政策、贸易和市场体系等方面,会逐步产生影响,引发深刻的变化。

一、中美贸易协定的签订

粮食在中国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经过20多个月的谈判,中美两国于1月15日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显然,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签署,中国增加了美国农产品包括粮食的进口。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表示,协议的签署和实施,首先将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农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因为中国每年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量也很大。同时,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也会大幅度增加,会从美国进口一部分小麦、玉米,也包括大米。中国自国际市场进口小麦、玉米和大米,主要还是适度调节国内余缺。

目前中美两国继续谈判,期望签署更大的协议。第一阶段协议暂且搁置了更为敏感的讨论,例如中国赖以培育越来越多全球冠军企业的国家补贴和市场保护。未来中美贸易谈判无疑是艰难的,或是长期的。业内认识指出,第一阶段协议是一个起点,但它并未涵盖引发贸易战的重要议题。

入世时,中国承诺对小麦、玉米、大米和豆油、棕绿油、菜籽油、棉花、羊毛和糖等9类重要农产品,提供适度的逐年增加的市场准入机会,通过关税配额实现。如果签署第二阶段协议,市场准入和配额将改变,预计玉米、小麦等大宗农产品配额内进口量增幅较大,未来中国将进口更多的美国粮食,这将对中国粮食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二、中国粮食市场改变

对中美贸易协定签署致中国粮食进口增加,中国将采取更加稳健的农业生产和保护,构架大市场大贸易,进口粮食来源多元化,从生产到口粮,从市场体系建设到国际进口,将建立一个安全的、动态的,开放的、多元的粮食市场体系。可以预期,中国粮食市场和农业政策有如下方面改变。

第一,建立完善全球粮食市场监测体系,密切注意全球粮食市场动态,包括政策调整和经济变化等。

第二,完善稳定稻谷和小麦生产、收购和储备拍卖体系,确保口粮安全。大豆依赖继续国际进口,玉米进口配额可能要增加。

第三,培育建立多家中国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在国际粮食市场上,买国际卖国际,中国大型农业或粮食集团走出去,与国际粮商竞争。

第四,粮食主产区更加受到重视和保护,粮食生产采取智能农业等手段,藏粮于技于地于民,甚至适度休耕。优质粮食品种和绿色粮食品种受到市场青睐。

第五,南方消区或港口进口粮源增加,致使北方粮食主产区粮食南运量相对减少。北方粮食深加工业有进一步发展。同时北方粮食主产地,寻求向韩国和日本出口粮食。

第六,中国将更加遵守WTO等国际规则,据此调整稳固稻谷小麦的保护政策,包括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加储备和轮换节奏。

第七,进口粮来源国多样,不仅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而且还将包括一带一路国家,甚至到俄罗斯、非洲种植粮食。

第八,由于第一阶段协议就已开放了一些期货业务,所以国内粮食期货市场走势,与国际期期货走势联动性增强。

猜你喜欢
粮食市场贸易协定配额
RCEP:中国称,世界最大贸易协定使其有了应对2022年挑战的“有力抓手”
本期导读
碳减排量及碳配额的区别
清代的省级粮食市场网络与市场中心——基于粮价和商路视角
鱼粉:秘鲁A季配额低于预期,内外盘短期大幅上涨
RCEP:中国、东盟今天签署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并为印度敞开大门
自由贸易协定对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影响
当前粮食市场管理现状及对策
欧洲议会表决通过CETA
中国粮食增产为何未致丰收悖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