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河内涵要义及指标体系探析

2020-12-24 06:07幸福河研究课题组
中国水利 2020年23期
关键词:之河河湖河流

幸福河研究课题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北京)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幸福河”伟大号召不仅适用于黄河,更是全国河湖治理的根本指引。建设幸福河,需要深入研究什么是幸福河、如何评价幸福河、如何实现幸福河等重大课题。

一、幸福河概念解析

1.概念解析

幸福是人类努力追求的目标,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什么是幸福?如何得到幸福?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人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马克思认为幸福是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的快乐体验。2011年7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65/309 号决议,倡导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随后在2012年4月发表了第一份 《世界幸福报告》,之后经合组织(OECD) 制定了衡量幸福的评价体系。《世界幸福报告》认为幸福取决于外部因素与个人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收入、工作、社区与政府管理、价值与信仰等,个人因素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家庭、教育、性别与年龄等。据此,把幸福指数从0到10分为11个等级,从个人短期情绪和长期生活满意程度两个方面,应用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Gallup World Poll)方法对各国民众的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定量衡量民众的“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并通过6个经济和社会因素来解释结果。总体上,测算结果比较稳定,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具有可比性。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具有重要的经济支撑、生态保护和社会服务功能。幸福河就是造福人民的河流,既要力求维护河流自身健康,又要追求更多造福人民,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要求:维护河流健康是幸福河的前提基础,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是幸福河的重要功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幸福河的本质要求,人水和谐是幸福河的综合表征,能否让人民具有安全感、获得感与满意度是幸福河的衡量标尺。

因此,本研究将“幸福河”定义为:能够维持河流自身健康,支撑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现人水和谐,让流域内人民具有高度安全感、获得感与满意度的河流。幸福河是安澜之河、富民之河、宜居之河、生态之河、文化之河的集合与统称。

2.内涵解析

幸福河涉及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等多个层次,为我国河湖治理提出了新理念、新目标。幸福河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相契合(如图1),具体分析如下:

(1)防洪保安全

防洪保安全是安澜之河的表征。洪水是人类长期面临的最大自然威胁,历史上洪水泛滥给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深重灾难,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防治水灾害,实现“江河安澜、人民安宁”,持续提高沿河沿岸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这是幸福河的基本保障。

(2)优质水资源

优质水资源是富民之河的表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提供优质水资源,实现“供水可靠、生活富裕”,让老百姓喝上干净卫生的放心水,让二三产业用上合格稳定的满意水,让农作物灌上适时适量的可靠水,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水利公共服务,持续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幸福河的基础功能。

(3)宜居水环境

宜居水环境是宜居之河的表征。水环境质量是影响人居环境与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建设宜居水环境,既要保护与改善自然河流湖泊的水环境质量,也要全面提升与百姓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城乡水体环境质量,实现“水清岸绿、宜居宜赏”,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是幸福河的良好形象。

(4)健康水生态

健康水生态是生态之河的表征。维护良好的水生态既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必要和重要基础,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维护与修复健康水生态,实现“鱼翔浅底、万物共生”,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提升河流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这是幸福河的最佳状态。

(5)先进水文化

先进水文化是文化之河的表征。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先进水文化建设,让尊重河流、保护河流,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实现行为自律成为全民行动的新准则,传承好历史水文化并丰富现代水文化内涵,实现“大河文明、精神家园”,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幸福河的最高境界。

二、河湖幸福指数及指标体系

根据幸福河内涵要义,在全面调研国内外有关幸福评价及河流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参考《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和《世界幸福报告》等技术标准与报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构建河湖幸福指数及指标体系。

图1 幸福河层次框架图

1.河湖幸福指数

河湖幸福指数是指综合反映河流及湖泊保持自身良好状态、满足人类需求或提供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的指数,具体由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五维指标定量评价得到。

河湖幸福指数(RHI)计算公式:

式中,RHI 表示河湖幸福指数;RHIi为i 维度(一级指标)的得分,RHIi为0~100,i 为1~5,分别表示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ωi为i维度的权重;Hijk、wijk为i、j、k三级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分值、权重。

借鉴《世界幸福报告》及国民幸福总值GNH划分标准,RHI为0 ~100,分为4个等级,即:≥90 为很幸福,80~90 为幸福,60~80为 一 般幸福,<60为不幸福。

2.指标遴选原则

河湖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构建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公众关切原则。坚持把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幸福河指标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幸福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基本原理,体现人对河流的安全感、获得感、愉悦感等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二是普适兼容原则。指标体系要适用于不同流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河流的评价,能兼容不同区域河流的基础条件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差异性,从个性中确定幸福的共性度量标准。

三是突出重点原则。评价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进现实中人民对河流感觉不幸福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要突出人的幸福基础保障与影响精神愉悦要素的测度,反映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治水方向与工作重点。

四是现实可行原则。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但也离不开一定的物理基础,因此指标选取坚持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相结合,过程中切实考虑指标的可测度性与信息的获取性,以及评价结果的纵横向比较与实践运用。

3.指标遴选的主要考虑

(1)安澜之河指标

进入新时代,水灾害防控也面临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求水灾害防控不仅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同时正常生活秩序也能够不受或少受影响。目前,我国大江大河可以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但对标 “江河安澜、人民安宁”的愿景,在历史最大洪水防御、风暴潮防御、中小河流防洪及山洪灾害防治、城市排涝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为此,选择洪涝灾害人员死亡率、洪涝灾害经济损失率、防洪标准达标率、洪涝灾后恢复能力表征安澜之河。

(2)富民之河指标

用水有保证、生存发展不受或少受水资源制约是富民之河的应有之义,指标也应从这两方面进行选取。近年来,我国水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正常年份经济社会用水可以得到保障,农村饮水问题基本解决。但是,对标“供水可靠、生活富裕”的愿景,我国水资源空间配置还不均衡,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广大农村地区工程体系不健全、供水能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受水制约等问题依然突出。为此,选择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用水保证率表征水资源条件与用水保证程度,选择水资源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表征发展受水资源制约程度。

表1 河湖幸福指数指标体系

(3)宜居之河指标

近年来,我国大江大河水质出现好转,2018年黄河干流优于Ⅲ类水(含Ⅲ类水)水质的河长比例为97.8%。但是,对标“水清岸绿、宜居宜赏”的愿景,部分支流水污染严重、水质不达标仍是建设幸福河的最大挑战,突出表现在支流水环境质量差、优质水比例低,以及地下水超采与污染、人水阻隔等。为此,选择河湖水质指数、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合格率、地下水资源保护指数、城乡居民亲水指数表征宜居之河。

(4)生态之河指标

河长制湖长制实行以后,我国江河湖泊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有的河湖还实现了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重大转变,有些河湖水生态恢复保护成效非常明显,黄河实现21年不断流。但是,对标“鱼翔浅底、万物共生”的愿景,河湖萎缩、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仍是短板。为此,选择重要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河湖主要自然生境保留率、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水土保持率表征生态之河。河湖主要自然生境保留率细分为天然湿地保留率、自然水域岸线保有率等指标。

(5)先进水文化指标

近年来,我国水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标“大河文明、精神家园”的愿景,大河文化感召力与吸引力发挥不足,传统水文化挖掘、宣传、传承不够,现代水文化建设培育不够。为此,选择历史水文化保护传承指数、现代水文化创造创新指数、水景观影响力指数、公众水治理认知参与度表征文化之河。

4.指标体系框架

综上,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五维指标细化为20项二级指标、24项三级指标。河湖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框架见表1。

5.计算方法

①确定各项指标基准值。基准值根据国内国际先进水平设定。主要依据包括:国家政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流域综合规划与专业专项规划;国内外先进水平;国内外权威组织和科研机构研究成果;专家咨询与公众意见等。

②计算各项指标分值。根据有关统计年鉴、实地调查资料、规划计划等确定各项指标实际数值,与基准值对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无量化处理,计算求得指标分值。

③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指标权重综合考虑江河流域特点、社会经济状况、人民群众意见来确定。人民群众哪些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则该方面指标权重就大,其他指标权重则小。可以应用专家综合评判法与层次分析法等确定各指标权重。

④综合形成指数得分。各项指标分值乘以各自权重得到各项指标得分,全部累加得到河湖幸福指数总得分。

⑤根据河湖幸福指数分级标准,确定河湖幸福指数等级。

三、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与建议如下:

①幸福河论述丰富了治水兴水管水的内涵,为我国河湖治理树立了新标杆、新范本,也将为世界河湖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②幸福河是安澜之河、富民之河、宜居之河、生态之河、文化之河的集合与统称。据此构建了河湖幸福指数及其指标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24项三级指标,可为幸福河湖建设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③随着幸福河建设评价工作不断推进,应当适时完善指标体系,动态调整指标基准值。

④建议用好河湖幸福指数,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应以建设“幸福河”为指引,按照“十六字”治水思路的要求,积极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通过科学评估河湖幸福指数,找准各流域和河流主要问题与矛盾,以转变人的涉水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和机制改革,一河(湖)一策,群策群力,努力将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猜你喜欢
之河河湖河流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春光里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
张曼玉 在时间之河中漂流
大运之河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