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

2020-12-24 07:56徐燕飞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佐藤闯红灯教育学

徐燕飞

一本日本学者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可能是民族情结的缘故我不想读,但是好奇这位日本学者的才学就粗粗一读,我就被佐藤学先生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书中的倾听二字对我印象深刻。倾听不就是要尊重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吗?新课程也倡导尊重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这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是教育发展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当学生表达的观点与正面的价值取向相悖时,我从书中学习到老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肯定学生的发言,敢于表述自己的见解

如果遇到此类的学生,表达的观点与正面的价值取向相悖,教师切记不要口无遮拦,一棍子打死,或者进行讽刺挖苦,那样会直接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后的课堂上学生要么默默无语,要么更加尖锐,有时会把矛头直接指向老师,针锋相对,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于能打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

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个人观点可以保留,但值得商榷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时是无意的,有时是有意的,毕竟学生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都不成熟,个人阅历也有限,看问题有时是片面的,理解问题有时是狭窄的,尤其当学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说起话来更是极端的。有的学生说“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差还能进重点高中?”“改革以后,为什么有的人還是住不起房子?”类似这样的问题,课堂上一时半会是解决不了的,那就留到课后与学生一起探讨。

三、对于违法违纪的问题,刨根问底,指明后果

有的学生说“可以闯红灯”,我说:“为什么?”理由一大堆……“违反《交通法》的后果是什么?”用血的教训告诉他违反交通法的后果,最后加上一句“如果你知道违法的后果,还要闯红灯,那就请便吧。”一句玩笑,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相信学生也会从中吸取教训的。

四、关注学生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在过程中引导,在引导中纠偏

学生价值观思想的积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形成的片面的理解,错误的观点,需要靠事实去证明,靠证据来解读。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讲解,非一日之功。在这个过程中,用真心帮助学生,用事例来说话,事情就会迎刃而解。一个学生的父亲车祸去世了,五六年的时间过去了,一直无人过问此案子,他就认为世界上的人都是冷血的,法律是虚设的。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此案得到很好的处理,他也改变了此前的看法。

总之,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是什么坏事,应该鼓励和提倡,教育就应该倡导尊重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学生表述完了之后,不等于问题的终结,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才算开始,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在此时才有了新的开端。

猜你喜欢
佐藤闯红灯教育学
浅析我国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策略
各国行人闯红灯的处罚
教育学信条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我不再闯红灯”
闯红灯
意外事件
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