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2020-12-24 07:56崔兆峰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理念教学质量学科

崔兆峰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探索优化与提升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措施及其方式方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课改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语文素养的最终获得,其实在课堂中,学生带着不同的理念去学习,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我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也进行了大量探索,现从“生活化理念”“趣味化理念”和“情境化理念”“问题层次理念”“教育信息化理念”五种种教学理念的运用入手,针对有效提升自身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做法进行探讨,旨在以个人见解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鸣,推动大家都能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高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以确保语文学科合理组织与开展的同时让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

(1)教学观念落后。目前很多语文老师还在沿用以往那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很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老师不会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来进行因材施教,因此有的学生即使分数很高也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比较单一,只会按照书本出发没有联系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生对于枯燥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老师的教学目的实现不了,学生也缺乏综合知识。

(2)师生缺少互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一种交互式的互动联系,老师还在延续那种灌输式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老师缺乏启发学生自主思维的意识,没有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摆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老师还在延续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教学中不会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目的还是以学生的分数为主,不去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互式的沟通,老师不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所以老师的教育理念也难以贯彻。

二、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1)引入生活化理念,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当积极引入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即挖掘学生生活中所蕴含的语文教育资源并在语文教学实际中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既能为学生创设一种亲切熟悉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至这一情境中,去理解、去运用,进而提升自身的实践运用能力,这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果正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有力证明;我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挑出这次广告中的错别字,并进行改正。这一任务的布置可谓是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与语文学习之间建立起了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找茬”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让他们把所学的语文汉字知识进行了灵活的运用,同时更使得他们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认识,即每一个汉字都有它们自己的运用规律,我们要写正确的汉字。如此,学生既复习了汉字知识又养成了端正的汉字书写观念,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得以保障。引入生活化理念对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价值有目共睹。

(2)引入趣味化理念,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引入趣味化的理念,即结合所学的语文内容灵活组织一些趣味化的语文教学活动,以此为学生营造一种有趣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热情,并在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的过程中,切实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可以说,趣味化理念也是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通常较为简单,适合孩子们进行情景扮演,为此,教师可以从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课堂扮演活动,以让他们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学好语文知识。

(3)引入情境化理念,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所谓情境化理念即是指教师立足于所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促使他们在该情境中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进而更快、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理念。大量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表明了合理运用情境化理念可以大大提升实际学科教学质量。对此,我深有感触,引入情境化理念,创设适宜的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变得更加轻松、简单、有效,这便有利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引入情境化理念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证明。总而言之,教师应当立足语文教学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灵活采用多种新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在丰富语文学科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同时,大大提升该学科的教学效率及质量,进而推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4)引入问题的层次性理念,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在探索问题化學习的过程中发现,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常常会出现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课堂中拓展性的问题,无法理解。注重问题化学习的课堂,应该是既解决好学生吃不饱的问题,又要关注到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进而积累思维和实践经验,获得知识建构和能力的提升。要想使各阶层的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设计出有层次性的问题。问题的梯度性照顾到了班级中不同阶层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简单的问题,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随机组成小组后,学生可以很容易与能力相近的同学达成共识,通过倾听、积累和整合其他同学的表达,梳理问题的脉络,同时也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大胆表述出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交流沟通的能力,又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而中等程度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也可以选择稍微拔高的问题,既有保底,也有拔高,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学会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们自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学习效果最大化。

(5)引入教育信息化理念,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教育信息化则是指在教育教学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生成一个开放、共享、交互与协作的高效课堂。在语文中,引入信息技术,就是让学生在信息化手段的辅助下,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

理念化课堂教学实践让教者深刻认识到,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如“待灌的一个罐子”,只是被动接受,而问题化教学,学生如“待燃的一堆柴”,用理念点燃学生们思考的欲望和主动自发学习的热情,作为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的脉搏、紧紧抓住科学发展的主流,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合理的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猜你喜欢
理念教学质量学科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用心处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