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随笔

2020-12-24 07:56宋晓梅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责任制全班同学分组

宋晓梅

本学期接手初一新生,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届的孩子特别活跃,常规纪律特别差。一天工作下来整个人都身心俱疲。魏书生说:当班主任这个活是一种脑力活动,而不是体力劳动。我反复琢磨,觉得应该好好调整一下班级的管理策略。初一新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但是在学习和纪律方面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考虑到初一新生这一阶段的特点,我在班级管理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我采用了小组责任制来分层管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降低了班主任的工作量,更加激勵学生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成绩。一个月下来,我颇有感慨,也小有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做法和感想。

首先分组要公平,强弱均衡,男女搭配,动静搭配,高矮相当。把全班分7组,每组7人。挑选出最负责,综合实力最有说服力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是一组里的灵魂人物,组长不仅要自己做好榜样标兵作用,更要督促全组成员认真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分组时每组中都有一到两个重点需要帮扶的对象,小组成员们要从学习和纪律等方面对他进行多对一的帮助,并且进行积分考核。组长对组员进行考核,考核委员会对组长进行考核。每一项完成都能加3分,反之就扣5分。有了竞争就有动力,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全体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时刻牢记“小组合作,荣辱与共”这样的信念。分层管理让全班同学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小组的荣誉感,凝聚力大大增强。这就是我们班的管理特色——小组责任制。

分组确立之后,接下来每个小组要确立本组的口号与目标,并且制定计划。然后对照全班同学一起制定出的班级公约进行积分考核。七个小组经过商量讨论后分别确立了自己的组名:奋发向上组、永攀高峰组、天天向上组、乘风破浪组、逆流而上组、雏鹰搏击长空组、追梦少年组。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口号绘制小组标志,把这个标志和口号印在每周考核评分表上。评分的细则也是全班同学一起制定。从一日常规到班级的垃圾分类,从各科作业质量到默写背诵,从体育锻炼到午餐光盘,一共罗列了将近二十项考核内容。同学们对照考核表进行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班级的常规好了很多,从刚开始的下课追逐打闹到现在能入室即静,从作业拖拉质量差到人人交作业当天作业当天过关当天清。可以说一个月下来,全班同学基本都已经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小组责任制的实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离不开奖惩分明的激励评价机制。及时的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与促进作用。及时的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且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通过及时反馈进一步内化自己的规范行为与掌握的知识,找出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每周五放学前我会汇总每组的积分考核表,对最佳小组和班级内得分最高的前5名同学进行“三省卡”发放。给他们颁发奖状拍照纪念。再针对得分最少的小组和班级内得分最少的同学进行分析,发动大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之间的横向竞争加大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推动着各个小组不断向前进。

班级的管理不是纸上谈兵,它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去制定相应的策略,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及时调整。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能力直接影响班级的班风学风。所以在班级管理方面我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调整,把班主任这项复杂而又有创造性的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用心做,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求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求走过的每一段路都能留下自己坚实的足迹,折射出自己生命的价值。

猜你喜欢
责任制全班同学分组
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你试试看
吓哭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我们的相册
写在马路上的口算题
门诊护理服务中首问责任制的作用分析
责任心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