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茶叶产业发展及建议

2020-12-25 03:57张成英建始县红岩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恩施4453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建始县鲜叶红茶

●张成英(建始县红岩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湖北 恩施 445300)

1 建始县茶叶生产基本情况

1.1 基地建设

建始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现有的茶园初步统计面积约有3 333hm2,可分为4个类型:第一类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在田间套种的“稀大兜茶”,采用的是种子繁殖方法,品种多为四川的小叶种品系,折算成标准茶园面积约为667hm2;第二类是20世纪90年代开垦荒地种植的密植免耕速生茶园,这类茶园因建园水平低下,长期弃管而荒废;第三类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引进的无性系茶园,全县种植面积大约1 667hm2;第四类是2011年以来发展的茶园,总面积约为1 000hm2,其一是由恩施某茶业公司从福建引进的金观音茶苗,在田间新建的密植茶园,建园标准较高,茶园面积为533hm2,其二是茅田子母、官店白杉等绿茶茶园,面积约为466hm2。粗略统计,全县已投产茶园面积约 2 000hm2,茶叶总产量70万千克。全面启动建成高坪、赤沙地、长梁、三里等4个茶叶加工厂,茶叶加工产能规模达到20万千克,实现茶叶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

1.2 认证情况

目前建始县已开展硒茶核心基地认定,覆盖业州、高坪、官店3个乡镇,有133hm2茶叶基地获得了国家有机食品基地认证和出口茶叶基地认证,其中66hm2基地获得欧盟有机茶认证。马坡茶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证书。

1.3 品牌商标

注册的绿茶商标有“马坡”“午间”“白杉”“寒杉天露”“稀世宝”,红茶商标有“贡蕊”,乌龙茶商标有“早雾青”。

2 存在的问题

2.1 加工能力不足

与本州其他县市相比较,从十年前开始,建始县的茶产业就开始掉队了。主要原因是没有产业发展规划,各自为政,无序发展。以近几年茶叶基地建设为例,在产业扶贫过程中,长梁、高坪、茅田等乡镇先后建起了合计约467hm2的茶园,不少茶园已经可以投产,但是,这些茶园采摘原料的加工问题却没有解决,销售渠道和品牌建设更加无从谈起。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茶叶加工能力受限,茶叶初加工厂一般设在离茶园较近的乡村,这些地方的用电负荷太小,无法安装大功率的茶叶加工机械。茶叶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加工机械落后,加工能力弱,不能满足日渐增加的茶叶基地面积的需要。

2.2 茶园资金与生产冲突,管理水平差

近几年各乡镇新建茶园的茶苗基本上是由政府采购的,由于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程序性较强,茶苗的采购时间与最适宜栽植的季节经常冲突,农户的土地未经整理,没施底肥而直接栽植,导致茶苗成活率低,茶苗长势较弱。茶园管理方面,部分乡镇为新建茶园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管护资金预算,但茶农自身因为预期效益不明朗不愿投入较多人力物力进行管理,致使茶园管理水平低下,效益较差。

2.3 产品结构不合理

建始县是传统的红茶产区,红茶质量和产量在当地小有名气。后来,因茶叶市场问题,红茶生产逐年萎缩,以至于消声匿迹。绿茶是茶叶产品中消费量最大的茶类,绿茶消费量占茶叶总消费量的60%以上。随着人们对于茶叶保健功能认识的逐步提高,近年来,茶叶消费有向红茶、黑茶转变的趋势。可是,除了个别茶业生产一定数量的乌龙茶和红茶外,全县大大小小几十个茶叶加工厂,全部只生产绿茶,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

2.4 品牌无声,销售低迷

目前,仅有茅田子母、官店白杉茶、三里马坡茶、高坪八角茶、长梁百股(花粟砲)茶等县内小有名气的绿茶品牌,在市场上缺乏影响力。品牌和销售问题是导致茶产业低迷的直接原因。因为找不到茶叶销路,所以茶厂缺乏扩大再生产和开发新产品的动力,鲜叶收购的积极性不高;茶厂不收购鲜叶,茶农的鲜叶就不能变现,茶园管护的积极性受挫,致使茶园管理水平低下;茶园管理水平低下直接影响茶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反过来又影响到茶叶的品牌和销售。

3 发展建议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加工销售环节

建始县茶叶加工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基地的加工需求。农民的茶园建起来了,如果鲜叶不能出售,不仅会影响茶农管理茶园的积极性,还会造成茶园荒芜。为此,县委县政府有必要要求各乡镇政府尽快转变思路,由支持茶叶基地建设转向扶持茶叶加工和销售。合理配置现有的生产要素,培育龙头企业;以清洁化加工为切入点,加大制茶机械农机补贴力度,支持小茶厂技术改造,鼓励兴办小茶厂,让茶农的鲜叶应收尽收,调动茶农的积极性。

3.2 加强良种茶园建设

近几年来,建始县新建成茶园1 000hm2,这些基地的茶树品种多选用无性系良种。主要品种为金观音,该品种适宜制作乌龙茶,其制成的红茶和绿茶品质也较好。目前以金观音鲜叶为原料生产的红茶已经得到市场认可。今年4月初,高坪农技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和当地茶农以金观音和黄观音的鲜叶制成了绿茶(毛峰、炒青),其香气和耐泡性优于其他品种制成的茶叶。因此,加强良种茶叶基地建设十分关键。

3.3 调整茶叶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建始县的绿茶生产经营水平已经相对落后。根据全县现有的茶叶基地,可以利用宜红茶产区的区位优势,顺应市场,从红茶生产实现跨越发展。如果要发展绿茶,建议引种绿茶中的高端品种——“白叶一号”。白茶不是前述的根据生产工艺不同而生产的白茶,而是一个原产于浙江安吉的绿茶变种,春季茶树叶片具白脉绿,故名“安吉白茶”,因其氨基酸含量特高而成为绿茶中效益较高的优良品种。目前,“白叶一号”在全州已经有少量种植。如果将“白叶一号”引种到罗家坝、骑羊坝等富硒矿带上,加工成富硒白茶,有望成为本县独有的稀特产品。

3.4 放大本县茶叶的亮点,“炒”热建始品牌茶

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硒资源为前提,以茶叶生产全域绿色化为主线,以老茶树、原生态、安全、富硒为亮点,挖掘本县茶叶生产消费的故事,丰富茶文化内涵,培育茶叶品牌,把建始县的茶叶“炒”热起来。

恩施州目前打造的是“恩施硒茶”公共品牌。建议建始县以“建始有机硒茶”作为地方品牌加以培育。理由有二:其一,茶叶中的硒分为有机硒和无机硒两种,有机硒是作物直接从土壤中吸收并能被人体吸收转换利用的。多次茶样检测结果表明,以建始县罗家坝、骑羊坝为代表的富硒矿带所产的茶叶中的硒以有机硒为主,是名符其实的富硒茶。其二,全州正在推行茶叶生产全域绿色化生产,有机茶认证规模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如前所述,建始县自然条件优越,茶叶基地生态环境良好,较其他地区更容易实现有机茶和绿色食品生产认证。因此,全州的茶叶公共品牌也应该定位为“恩施有机硒茶”,以区分其他地区的富硒茶。

另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东西部协作机遇,加强与产业的领头雁——杭州的合作,充分利用本县的资源优势,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理念,提升本县茶业生产经营水平,实现“弯道超车”。加强茶旅结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根据旅游资源合理布局茶叶基地,二是把茶叶主产区打造成旅游观光景点,三是通过在茶叶包装、营销方面下功夫,把目标投向游客,以茶观光、体验丰富旅游内涵,通过旅游业拉动茶产业。

猜你喜欢
建始县鲜叶红茶
茶鲜叶嫩梢捏切组合式采摘器设计与试验
茶园机械(4) 茶叶鲜叶采摘与分级设备
名优茶鲜叶采摘技术
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省“616”工程对口支援建始县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建始县自然条件下药用植物分布及保护开发思考
红茶暖胃是真的吗?
Happy Afternoon Tea
湖北土家族民歌的传承保护现状研究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