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檀教授运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嗽经验

2020-12-25 05:10张文佳王檀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外感麻黄

张文佳,王檀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0 引言

《伤寒论》中原文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该条文“心下有水气”指出体内素有水饮,故水饮内停不化而见口渴,或小便不利,少腹满;体内水液输布障碍,气机升降失常,水气冲逆而见噎或利;“伤寒表不解”指感寒而表未解,寒邪外束,邪正相争而见发热,激动体内水饮而见干呕、咳喘等。此时宜用小青龙汤治疗。《伤寒论》中原文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1]”外寒且有内饮,故见发热、咳喘。服药后水饮去而胃中干,见口渴,可见有效,此为寒邪已祛表邪欲解。以上都高度概括了小青龙汤的病因病机一为外感风寒,二为里有水饮,其中水饮内停最为关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病治第十二中“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小青龙汤亦主之”指出小青龙汤在治疗溢饮时体现出发汗兼温化里饮的作用;“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2]”。体现了小青龙汤在温化寒饮,温运饮邪之力。

1 辨证治疗

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指外感六淫邪气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疾病。咳嗽的主要病机是肺气不清,肺气上逆。咳嗽病因众多,根据临床观察,其中肺中寒饮尤为常见,肺位于上焦,又有“华盖”之称,王檀教授认为肺为娇脏,极易受外感邪气的侵害,寒凉饮食,属于阴邪,易伤肺阳;或寒冷邪气直入肺中,损伤阳气;或患者久咳,耗伤肺气,损伤肺之阳;或患者平素阳气亏虚,肺阳不足。肺主气,司呼吸,肺阳不足,肺不布津,津停成饮,内犯肺中。内外合邪,在外寒束肌表,在内束肺气,影响肺之宣发肃降,肺失通调水道,水饮内动导致肺气不清,而见咳嗽。此类患者临床常见,症状多为咳嗽,遇凉冷为著,咯痰,量多色白,质稀,呈泡沫状,畏寒,四肢欠温,口淡不渴,面色晦暗或晄白。舌脉:舌质淡或暗,苔白滑,脉多浮紧。小青龙汤证乃外寒内饮为患,其发病多是因为感受外邪而导致肺失宣降,津失布散,停滞成痰成饮,寒饮是小青龙汤证重要病理因素。寒饮伏肺则最易产生咳嗽、喘、咳痰等症状[3]。但此症状为该证型的基本症状,在临床上还需全面分析病情,把握咳嗽的不同发展阶段,准确的进行辨证论治。

王檀教授行医数十载,在治疗咳嗽上,临床经验丰富,在中医辨证论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疗效确切,在临床上运用小青龙汤加减取得了好的疗效。治以温肺化饮,止咳化痰。小青龙汤乃仲景所制之方,由麻黄、桂枝、细辛、半夏、干姜、五味子、白芍、甘草组成,其配伍聚收散升降为一体,共同达到解表除饮、平调阴阳的目的,为主治外感表寒、内聚水饮的经典方[4]。方中麻黄、桂枝相须,均为君药,发汗解表以散寒邪,并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止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内饮之化,从而改善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干姜、细辛为臣,辛温发散之品,温化寒饮,也助麻黄、桂枝解表祛邪。若纯用辛温发散,恐损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防止温燥伤津,芍药养血和营,制约余药辛散之性;半夏燥湿化痰,同为佐药。佐使之药为炙甘草,益气和中,调节药性。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中寒饮型咳嗽,既可以发汗以解散表邪,使内外通达,又可以温化肺中之寒饮,通调水道,肺之宣发肃降正常,气机调达,使肺之清,故可缓解咳嗽症状,同时由此问题引起的其他症状,诸如咯痰、畏寒等症状也会随之改善。王檀教授认为,小青龙汤的使用上外感邪气的条件并非一定具有,但一定要满足水饮内停的要求,同时指出,此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辛辣、寒凉食物的摄入。

2 小青龙汤化裁使用

临证中,若患者就诊时无外感风寒的症状,常将生麻黄改为炙麻黄,减弱发汗解表作用,增强温肺止咳的功效;若饮郁日久化热,煎着痰液,致痰黏难咳,可去半夏,加天花粉以清肺热,生津润肺,同时可以改善口干、口渴症状;若出现面色红,胸中烦热,苔黄,加生石膏以清热,即小青龙加生石膏汤,寒温并用,清除水饮与郁热[5];若患者出现面色晦暗,舌下脉络迂曲,出现饮瘀互结征象,可加适当的活血药如桃仁 、红花等以活血化瘀,使气机运行通畅;若痰盛,便秘者,可加葶苈子、大黄以泻肺止咳;胃失和降,食欲不振,加白术、焦三仙;反复外感,自汗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固表[6];大肠积滞,加枳实15g,黄连15g,生大黄10g,茯苓20g,泽泻10g,以通为用,中病即止。

3 医案举例

3.1 患者郑某,女,44岁,2018年10月12日就诊

主诉:咳嗽1个月。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自行口服罗红霉素胶囊、定喘止咳丸,症状未见缓解,后至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后症状未缓解,遂至本院。

现症:咳嗽,气短,咳痰,量少,白色泡沫样,难出,四肢畏寒,纳可,睡眠不佳,夜尿频,余无不适。舌脉:舌暗苔薄白,脉涩。

中医诊断:咳嗽,肺中虚冷,饮瘀互结。

治则:温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为基础进行加减。

具体方药:麻黄10g,白芍15g,桂枝15g,干姜15g,细辛5g,天花粉15g,炙甘草10g,五味子10g,桃仁10g,红花10g,生石膏40g,生薏苡仁30g,百部15g。5剂,每剂煎煮300ml,每次100ml,每日2次,分3次服尽。二诊: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

按语:该患者平素阳气亏虚,肺阳不足,肺不布津,津停成饮,水饮停滞,气机不畅,导致血液运行受阻而形成血瘀,血瘀日久,形成该证型,故采用小青龙汤加味。在温肺化饮的基础上加活血化瘀之桃仁、红花 ;因痰液难出,去半夏加天花粉;考虑患者痰少难出,睡眠不佳,有郁热之征象,遂加生石膏;加百部以温润肺气,止咳化痰;加生薏苡仁以利水渗湿,改善夜尿频的症状[7]。

3.2 患者尹某,女,49岁,2019年4月25日就诊

主诉:咳嗽2年。

现病史:患者2年前因感寒后出现咳嗽,未经系统治疗,自行口服甘草片等,症状缓解,此后仍反复咳嗽,为求中医系统治疗,遂至本院。

现症:咳嗽,痰白,量少,质黏,不易咯出,咽喉痒,自觉面部浮肿,纳可,睡眠不佳,小便正常,大便粘腻。舌脉:舌淡苔薄黄,脉沉滑。

中医诊断:咳嗽,肺中虚冷,寒饮偏盛。

治则:温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为基础进行加减。

具体方药:炙麻黄12g,白芍15g,桂枝15g,干姜15g,细辛3g,姜半夏7g,炙甘草10g,五味子10g,茯苓30g,故纸15g,百部15g,紫苑15g。7剂,每剂煎煮300ml,每次100ml,每日2次,分3次服尽。二诊:咳嗽症状减轻。

按语:该患者饮邪较盛,故侧重温肺化饮,就诊时无明显外感迹象,故将麻黄更换为炙麻黄,加茯苓以利水消肿,同时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4 讨论

王檀教授门诊患者量庞大,运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嗽外寒里饮,肺中虚冷证型中取得了确切的疗效[8-10],尤其是一些久咳不愈的患者,在辨证错误后服用大量寒凉药物,咳嗽不止,在服用此汤剂后,咳嗽的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此外,王檀教授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上临床经验丰富,加之对于经方的深刻理解,灵活地将小青龙汤化裁并应用在哮病、喘证、肺胀等疾病的治疗上,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外感麻黄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心中的麻黄山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
风寒感冒喝麻黄牛肉汤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
小青龙汤合一些著名中药剂汤治疗肺部疾病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