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2020-12-25 05:10赵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
关键词:肺炎护理对照组

赵雁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山西 忻州)

0 引言

老年肺炎为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此类疾病常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症状,常无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症状,而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嗜睡、心律失常、意识模糊等情况比较常见,听诊可闻及肺部湿啰音[1]。对此类患者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而要想实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也不能忽视临床护理工作[2]。综合护理是以常规护理模式为基础的一种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模式,其包含更加丰富的护理内容,对于提高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将48例老年肺炎患者选作研究对象,总结了综合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老年肺炎患者,住院治疗时间范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纳入人数共计48例,随机抽签进行如下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入选24例,包括男女人数分别为13例、11例,年龄区间60-85岁,计算均值,结果显示为(71.38±4.05)岁,患病时间最长9个月,最短1个月,均值(4.38±0.57)个月;研究组(综合护理组)共有患者24例,男女性别比例同上,年龄范围和病程范围分别为61-82岁、1-7个月,中位值分别为(71.96±4.21)岁、(4.67±0.6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相近,均P>0.05。可于下文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病房内保证空气新鲜、整洁干净、光线适宜,每天开窗通风2次,15-30min/次,此期间做好保暖工作,防止患者受凉;病房温湿度分别控制在18℃-22℃、50%-60%;每天用0.1%-0.2%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病房消毒。

1.2.2 研究组

展开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病情观察。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生命体征加强监测,同时重点关注患者的皮温、皮肤颜色、尿量、痰液情况等,并进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胸部X线片、水电解质等情况的观察记录,对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3]。对于体温在39℃以上的患者,4h测量体温1次,如果患者体温在37.2℃以上,每天进行4次的体温测量,给予患者物理降温。若患者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神志模糊、烦躁等情况,需要警惕休克,立即遵医嘱采取有效处理。

(2)吸氧护理。吸氧可纠正患者缺氧状态,改善患者心肺功能[4]。可通过口罩法(氧流量5-10L/min)、鼻导管法(氧流量3-5L/min)给氧,加强给氧浓度监测,防止发生氧中毒。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调节氧流量,鼻导管应当保持通畅,定时更换。停止供氧操作应当使氧浓度逐渐降低,以防突然停止而导致患者不适。

(3)呼吸道护理。老年肺炎患者排痰困难,容易堵塞呼吸道,导致或加重呼吸衰竭。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半小时饮水1次,每次60ml,少量多次,饮水量保持在2000-4000ml/d。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咳嗽的方法,帮患者叩背,协助咳痰及咳嗽[5]。

(4)心理护理。疾病会使患者的情绪受到影响,特别是老年患者,本身身体虚弱,再加上疾病折磨,会更加的着急、烦躁、心情低落、郁闷,护理人员应做好对患者心理状况的观察评估,及时耐心的疏导患者不良情绪,稳定其情绪[6,7]。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了解,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

(5)用药护理。遵医嘱合理给患者使用抗生素,同时加强用药后情况的观察,注意副反应[8,9]。如环丙沙星、氟氧沙星的副反应主要有恶心、皮疹等;头孢唑林钠可导致皮疹、发热、胃肠道不适等;氨基糖苷类会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和耳毒性。另外,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若输液速度过快或量过多,会导致急性肺水肿,滴速以30-40滴/min较为适宜。

(6)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合理饮食,以热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可多吃木耳、雪梨、银耳等清肺润肺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戒除烟酒[10]。根据气候变化合理穿衣,避免受凉,若有感冒症状及时就医。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使得锻炼身体,如太极拳、快走、慢跑等都是比较适宜的运动[11]。注意运动应当强度小、节奏慢。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接受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标准:病症缓解程度在50%以下为无效,缓解50%-80%为有效,缓解80%以上为显效。护理总有效率=100%-无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7.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为本次进行数据分析的工具,(±s)为计量资料呈现形式,(%)为计数资料呈现形式,分别实施t检验、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有4例护理无效,显效和有效各10例,护理有效率为83.33%。研究组有效9例,14例显效,只有1例患者护理无效,护理有效率为95.83%,两组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可因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疾病发生,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12]。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呼吸道黏膜萎缩,并常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机体消耗大,免疫力降低、咳嗽无力等因素的影响,呼吸系统更容易受到不良刺激,更易受到病原物侵袭而导致肺炎,另外患者气道被痰液阻塞,患者排痰困难,因此较难治愈。临床对此多采用药物治疗。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于老年肺炎患者治疗期间配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疾病症状的缓解及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13,14]。综合护理内容更广泛全面,针对性更强,更具有系统性、连续性[15]。老年肺炎患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有较高的死亡率。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同时给予其良好的护理,如加强病情观察,合理营养,指导患者锻炼,做好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出院指导等[16]。在本文研究中,选择老年肺炎病例实施分组,经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后,研究组综合护理的有效率达到了95.83%,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仅为83.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综合护理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肺炎患者综合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具有明显优势。

猜你喜欢
肺炎护理对照组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抗螨高产蜂种“北京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