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纠错”

2020-12-25 08:36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武坚中心小学
小学时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纠错小数错题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武坚中心小学 张 岺

学生“犯错”意味着学生对这个知识点不熟悉,掌握不到位。对数学教师而言,也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失误,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讲解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纠错”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纠错”。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纠错”的意义

小学生由于年纪的原因,自我纠错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还比较弱,“犯错”的时候会不知所措、十分茫然。这时教师的有效“纠错”就十分重要了。如果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纠错”,采用了错误的纠错方法,对学生“犯错”进行严厉的批评、责骂,那么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受到打击,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甚至出现厌学情绪。但是,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能够进行有效“纠错”的话,那么以上情形就不会出现,此外对解答学生疑惑,提升学生数学水平,提高教师教学效率都是有重大意义的。

二、引导学生分析“犯错”的原因

从学生“犯错”的原因出发是有效“纠错”的第一步,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而小学生在数学问题中犯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针对这种原因,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第二种,学生受到个人解题经验的影响,造成了思维定式,陷入解题误区;或是遇到类似问题,着急下笔,却忽略了条件的不同。面对这个原因,教师要改正学生的思维习惯,帮助确立正确的解题思路。第三种是由于粗心。学生可能会计算错误,或是在草稿纸上写的是正确答案,誊抄到答卷上就写错了;或是由于字迹原因,连笔造成错误。对此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仔细做题,养成检查答案的好习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犯错”的原因,从犯错原因入手,减少学生犯错的频率。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纠错”的方法

针对学生不同的犯错原因,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纠错”,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纠错”的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进步。

1.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夯实学生基础

为了改善学生因为基础知识薄弱而“犯错”的情况,小学数学教师要强化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力度,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解题时熟练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正确率。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记住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公式、原理,避免学生遗忘、混淆数学知识点。例如:小数、有理数、无理数、有限循环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学生弄清楚这些概念,才能更好地做题。另外,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将这些零散的数学知识进行联系、对比,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和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学生可以知道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小数和分数通常都可以互化,除了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学生掌握了分数的相关知识,那么对小数的理解会更加轻松,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分数和小数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数学知识体系。

2.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

学生如果经常犯同类型的错误,那就说明学生的解题思维出现了差错,陷入了解题误区;或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造成解题效率低下、正确率不高。以应用题为例,这类题型不只是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的理解题意、解题思路、计算步骤都有很高要求。如果学生的审题出现了差错,解题思路有偏差,那么教师完全不能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不清楚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上,小学数学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过于理性,要以小学生的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将问题简单化,转化为小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解题思维。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的周期”中有一道题目:有一组数“5、6、2、3、4、5、6、2、3、4、5……”求第142个数是什么?将这142个数相加的得数是多少?乍一看,这道题的数字有点大,会比较难,但是只要理解了题意就会很简单。这一组数以“5、6、2、3、4”这5个数为一个周期,那么计算第142个数只需要将142÷5得出余数为“2”,那么第142个数的数字就是这个周期的第2个数,即“6”。第二问也是一样的,将这142个数相加就是将这个周期相加乘以周期数再加上多出来的数,即“(5+6+2+3+4)×28+5+6”,算出得数为“571”。遇到这类问题首先就要找到它的周期,这样的话就可以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题变得简单。学生掌握这个解题思路以后,解题速度会加快,正确率也会得到提高。

3.引导学生对错题资源进行反思

学生将错题记录在“错题本”上,定期翻阅,反思自己的错题,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对自己的错题资源进行反思以外,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换“错题本”,总结易错点,增加经验。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比例:面积的变化”时,以下面的数学题为例:将一个面积为3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转变为周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是按()的比例缩小的。A.2∶1 B.3∶1 C.1∶2 D.1∶3。做这道题,如果不注意的话,学生会直接选择36÷12=3,选择B,或者将放大、缩小弄反了选择C、D。但是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A,学生要反思自己是弄错了放大、缩小的比例关系,还是计算比例时盲目地将两个数字相除。学生反思自己的错题原因,并对其他可能犯错的因素进行思考,充分利用错题资源,防止同类型的错误再次发生。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从引导学生分析“犯错”的原因为出发点,采取诸如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夯实学生基础、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引导学生对错题资源进行反思的有效“纠错”策略,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减少学生“犯错”频率,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有着促进作用,此外,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也非常有帮助。

猜你喜欢
纠错小数错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一次函数”易错题
“参省”之“参”读音纠错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