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超重与肥胖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2020-12-25 09:03张美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肥胖者脂肪体重

张美月

(攀枝花学院医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1 超重与肥胖的危害

1.1 罹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肥胖者体内的脂肪在血管内壁、心脏内外堆积、沉着,使血管壁、心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高血压、心衰竭,脑梗、心梗等情况发生的风险增高。肥胖者血清胰岛素含量比体重正常者明显偏高,胰岛素会促进钠的再吸收、癌细胞的生长以及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增加了患高血压、结肠癌、子宫内膜癌、肾癌及胰腺癌的风险[1-2]。同时,肥胖易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胆石症,增加了患肝癌、胆囊癌的风险。目前,这些疾病不同程度地发生在年轻一代身上,将会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1.2 罹患其他疾病的风险增加。肥胖者易在皮肤皱褶处形成红色发痒湿疹;易出现静脉曲张。脂肪在胸壁、腹腔堆积,压迫内脏,严重时形成血管栓塞。肥胖者身体的骨骼、关节由于体重过重受到的压力增强,易患骨关节炎或脊神经根压迫。医学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的中青年女性,易出现代谢功能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等疾病,严重可影响女性正常生育功能[3-5]。

1.3 生活质量降低,影响心理健康。肥胖者的行动普遍缓慢、不便,轻微的运动就会心慌气短,容易出现意外或外伤,严重者甚至丧失劳动能力,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这类人群易排斥集体活动,极少或不参加体育活动,久而久之形成抑郁、焦虑、暴食、自尊心低下等心理问题。

2 减肥减重的重要意义

2.1 降低疾病的发病率。2017年《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研究成果显示,减少十分之一(11.9%)的卡路里摄入量,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能降低13倍。超过80%的2型糖尿病都与肥胖有关,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高于正常体重者2-10倍。研究表明[6-8],体重指数与血压呈正相关,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体重每相差10千克,收缩压相差约3.0毫米汞柱,舒张压相差约2.2毫米汞柱。一定范围内体重下降,血压、血糖及三酰甘油等各类指标均有大幅度的降低。

2.2 维护身体机能组织的平衡,提高寿命指数。2015年《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研究认为,肥胖者的预期寿命、健康年限比正常体重者少十余年。统计发现,超重和肥胖人群的猝死率逐年升高。

3 解决超重与肥胖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3.1 认识减肥减重的误区。排除遗传因素及疾病的影响,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体内蓄积过多由多余热能转化的脂肪。体重包含肌肉、脂肪、水分等多个内在因素,真正健康有效的减肥应该是减脂而不是减其他营养成分。减肥健身需要热身、消耗脂肪的有氧训练和训练力量的无氧训练及放松三个步骤。饮食和休息是减肥的关键,运动只是辅助[9-11]。

3.2 药物和手术治疗不适用于所有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治疗应以合理膳食和运动为主,不应该依赖药物和手术治疗,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只有某些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难以奏效的特殊患者,才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经过3-6个月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减重百分之五,甚至体重有增加趋势的,如食欲旺盛,餐前饥饿难忍者;肥胖引起的呼吸困难或有阻塞性呼吸困难暂停综合征者;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24并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负重关节痛的患者。手术治疗仅用于体重指数大于35并伴有并发症的中、重度肥胖者,且为了减少风险,患者术前应进行评估。

3.3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科学、均衡、多样化膳食,少食多餐,养成低脂肪、适量碳水、高蛋白的饮食习惯。碳水及高蛋白食物在体内代谢缓慢,可延长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可行的长期运动计划,运动初期主要消耗体内的糖类供能,30-40分钟后开始消耗体内脂肪供能,运动能诱导脂肪氧化[12-15]。

3.4 社会环境对预防肥胖十分重要。2019年发布了《欧洲实践指南:初级医疗中成年人肥胖的管理》,肯定了初级医疗对超重肥胖问题预防管理的重要性。我国目前没有系统的肥胖综合管理模式和体系,应尽早将超重和肥胖问题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中,在社区建立专门团队针对超重肥胖问题进行专题知识普及及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超重肥胖的认知及重视度,帮助所有人群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建造良好的健康的社会环境;同时,应在居民健康档案中增添腰臀围、体脂率的测量及超重肥胖人群追踪家访记录,制定适宜可行的减肥计划,做好超重、肥胖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工作[17-20]。

随着“治未病”思想逐渐成为当今医疗的主题,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问题不容刻缓,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及初级医疗地介入应有效地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肥胖者脂肪体重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体重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A Wonderful Day In Beijing
中年肥胖者应常食红豆
心情嗨起来,脂肪也一起嗨
肥胖者保持健康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