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结合PBL教学在公共卫生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25 09:03吴江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诊断学考试成绩实验组

吴江山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消化内科,广西 南宁 530199)

0 引言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对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绝不仅限于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通过围绕问题开展的教学模式[1],把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融入学习当中,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医学课程整合理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且课程整合的形式与内容在各大医学院校也呈现不同[2-4]。本研究将基于临床课程及基础课程整合的基础上结合PBL教学,综合两者优越性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应用于公共卫生专业诊断学的教学,具有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校公共卫生专业的2018级某班共6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计为实验组。男16名,女49名,其中诊断学教学中给予课程整合结合PBL教学模式教学。选择2017级某班4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男10例,女34例,诊断学教学中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给予教学的教师均可掌握PBL及课程整合教学法,均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

1.2.2 实验组:给予课程整合结合PBL教学模式教学。具体操作如下:教学内容根据公共卫生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考试大纲的要求,选取《诊断学》课程,对其授课知识进行梳理。根据课程的学时要求,整合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安排6次病例讨论课,4学时/次,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8人/组。以临床常见疾病为主,由基础教师、相应教师共同备课拟定讨论内容,讨论题目不仅要建立在理论基础上更应该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临床诊疗思维的能力。讨论的病例内容及问题应提前一周下发给学生预习,进小组分工合作查阅文献,从病因、体征、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相关疾病最新进展等方面着手准备。在PBL讨论课上,每小组派一代表就病例的相关问题进行汇报、提问解答,再互相讨论。各小组讨论结束后,由授课教师进行点评,纠正并解答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对讨论出现的矛盾进行梳理、指导。课后要求学生对本次病例讨论内容、感想作一小结,以书面形式上交。

1.3 观察指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内科学考试成绩及诊断学的考试成绩、及格率(成绩≥60分人数/参考人数)等相关指标。予两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于课程结束后当场发放并回收,保证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包含是否支持该类模式教学,并对其支持及不支持原因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χ2)检验;定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学考试成绩对比。实验组诊断学成绩(79.46±14.82)分高于对照组的(68.02±1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8,P<0.05)。

2.2 两组诊断学及格率对比。实验组诊断学的及格率为100%(65/65)与对照组的93.18%(4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66,P>0.05)。

2.3 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有61名学生支持课程整合联合PBL教学的模式,占93.85%,其他4名学生不支持这种教学模式,占6.15%;对照组则有32名学生支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占72.73%,其他12名学生表示不支持传统的学习模式,占27.27%。两组学生支持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34,P=0.005)。

分析两组学生选择理由,分别为:实验组学生支持的原因认为:①课程整合联合PBL教学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个人对疾病的认知度;②通过课前的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等方法将疾病的发展进程、临床体征、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目的的内容进行了初步认识,加之课堂讨论可加深疾病印象;③有助于基础知识与临床实际情况相贯通,提高了学习兴趣。不支持的学生认为,①课程整合缺乏相应的配套教材和练习册,不便于课前预习及课后巩固;②PBL模式需要投入较多课前时间进行准备,增加了学习负担,降低了学习依从性。

对照组学生的支持理由认为:①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的系统学习;②保持稳定的师生感情;③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激发个人灵感、思想的相互交融与碰撞。不支持的学生认为:①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扩大知识面,对了解有关外界医疗水平进步的有所缺乏;②不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于程序化、单一化;③不利于提高个人学习效率及学习兴趣。

3 讨论

3.1 课程整合结合PBL教学的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诊断学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运用课程整合结合PBL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及综合成绩。PBL教学通过围绕问题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探讨临床常见问题,相较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另一方面受学生的知识体系薄弱影响,对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不够紧密[5-6]。而课程整合弥补了这一项缺陷,通过结合PBL教学模式围绕人体器官系统,从临床实际出发联系各学科内容,形成的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可避免各学科间重复、不适用知识,有助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紧密联系[7]。

3.2 课程整合结合PBL教学的不足。现阶段的课程整合结合PBL教学模式仍未在医学教学中得以推广,缺乏相应的配套教材及规范的教学大纲,与此同时对各学科的授课教师的联系要求较高,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理论的考试成绩。因此需要在课程整合结合PBL教学模式下,仍不能忽略理论教学。需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PBL教学模式的讨论、学习中。

3.3 期望及建议。基础教研室与临床教研室的配合联系是实施课程整合结合PBL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本研究就诊断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为例,课程内容涉及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各学科教研室以及临床中消化科室协调配合共同达成教学任务。故在该教学模式实施前应建立模块负责人,对教学秩序、内容进行协调、合理安排,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8-9]。随着社会公共卫生人才的愈加重视,加之内科学和诊断学的迅猛发展,这要求响应的授课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授课教师对临床信息的亟待更新与时偕行,以获得更高质量的教学模式[10-12]。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的课程整合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诊断学课程的考试成绩,但仍需要在理论知识教学上多下功夫。

猜你喜欢
诊断学考试成绩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探究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跳过去
斯诗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