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装备制造业发展动能转换提升策略

2020-12-27 13:56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鞍山动能装备

黄 英

(鞍山市委党校,辽宁 鞍山 11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经济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的攻关期。这里讲的增长动能,即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区分为新动能和旧动能。所谓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为支撑而形成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旧动能,也称传统动能,是指以传统生产要素为主体而形成的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传统模式等。而增长动能转换提升可理解为发展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改革和再造旧的增长动能,使动能得到提升。就东北老工业基地鞍山而言,装备制造业一直是其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却呈现出发展迟缓、停滞甚至规模萎缩的境况。虽然原因很多,但根本在于发展动能严重不足。因此,加快推进鞍山装备制造业发展动能转换提升是鞍山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长远的战略任务。

一、动能转换提升是鞍山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发展动能转换提升是鞍山装备制造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鞍山装备制造业大部分属于传统产业,发展动能转换提升有利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鞍山市阀门制造企业为例,大多数是小作坊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效率低下,亟须改造升级。自从世界500强欧洲丹佛斯集团在鞍山设立丹佛斯控制阀有限公司以来,公司采用丹佛斯专有技术及关键制造设备,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系列调节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并带动鞍山亨通阀门等多家企业创新发展,向高端阀门进军。目前,鞍山规模以上阀门企业达16家。由此可见,实现动能转换提升有助于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发展动能转换提升是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必由之路

鞍山装备制造业由于传统产业占多数,因此,发展动力明显不足。近年来,由于加大了创新投入和研发力度,产品正在向大型化、成套化和高精化转变。比如,冶金矿山装备领域,自主研发出1 800炉卷轧机成套机组、∮5M上圆盘造球机、900M2煤气初冷器等国际、国内一流产品;关键基础件领域开发出国内首支90型大型船用曲轴锻件、三峡电站首个国产70千瓦水轮机组转轮下环铸件、第三代AP1 000核电站主管道铸件等,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些标志着鞍山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发展动能转换提升是鞍山装备制造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鞍山装备制造业由于投入少、技术水平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一直没有形成竞争优势。近年来,由于加大了对创新的投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鞍钢自主研制出1 700(ASP)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1 780MM大型宽带钢冷轧生产线,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鞍钢自主创新的带动下,鞍山一些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鞍山聚龙股份开发的智能鉴伪金融设备和ABM银行自动柜员机,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荣信股份开发生产的25MVAC及PDS系统高压变频调速装置应用于西气东输管道;深远股份获得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其沥青路面再热再生重铺机组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主创新推动了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可见,实行动能转换提升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四)发展动能转换提升是鞍山装备制造业实现制造与服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要求

鞍山装备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以提供产品为主,产品制造与服务脱节。近年来,鞍钢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发展动能得到极大提升,实现了产品由单机单件生产向大型成套装备制造转变,产业链不断拉长,由提供单纯制造产品向制造服务一体化方向发展。由鞍钢承建的济钢1 700(ASP)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一改过去单一提供产品的制造模式,转变成由鞍钢总成的“交钥匙”工程,为用户提供包括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包、项目管理等全方位服务,是把制造与服务融为一体的典范,不但把价值链和产业链延伸到服务领域,而且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鞍山装备制造业就应该以鞍钢承建济钢工程项目为样板,大力推进制造+服务模式,这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鞍山装备制造业发展动能不足所致的突出问题

“十三五”以来,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和国内外发展环境影响,鞍山装备制造业陷入发展动能严重不足的困境,突出表现在:

(一)产业规模偏小,龙头带动作用不突出

从产业规模体量看,鞍山装备制造业由于缺少大企业、大集团和有牵动力的大项目支撑,部分传统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与沈大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相比沈阳的沈鼓集团、华晨宝马,大连的大连起重、大连冰山集团,曾让鞍山人引以为傲的鞍山红拖、鞍山矿机总厂等大企业早已销声匿迹。虽然鞍山也有部分企业行业领先,但规模太小,最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低于20亿元,难以支撑带动鞍山装备制造业发展。

(二)装备成套能力差,产业链建设滞后

从整机制造与配套看,鞍山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成套、整机、整车产品非常少,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业基础薄弱,整机对整个产业带动辐射作用十分有限。目前,仅冶金矿山装备、能源装备、金融装备、特种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少数龙头企业能够在鞍山本土研发、成套。从产业链建设看,由于大型成套、整机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配套能力弱,各自为战,企业集而不群,发挥不了产业集群效应,也形成不了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结构调整迟缓,高端产品比重低

从结构调整看,与发达地区比,“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已经完成了产业重构,产业竞争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而鞍山发展带有明显的滞后效应,高端装备在整个装备制造业中占比才10%左右,一些产能落后企业亟待转型升级。从新兴产业看,激光科技、智能制造、磁科技等新兴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规模很小,对产业的引领牵动作用有限。

(四)创新能力弱,缺少发展新动能

从拥有核心技术上看,鞍山部分企业仅在冶金矿山、柔性输配电、金融装备等少数领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细分行业内处于领军地位,而其他企业处于行业从属和追随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求生存而苦苦支撑。从创新实力看,鞍山除少数领域企业实力较强,并以传统产业为主,但行业整体创新实力较弱,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极其匮乏。而中冶焦耐、中冶北方等国内行业领先的大型科研院所的外迁,对鞍山冶金矿山领域的技术创新、高端人才的吸引、大型成套装备系统集成和发展生产性服务的冲击影响较大且深远。创新实力不强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创新型人才匮乏,尤其高端创新型人才更是紧缺,严重制约鞍山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从产业投资看,“十三五”以来,鞍山装备制造业投资强度严重不足,缺少有牵动力的大项目、新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单体项目投资多在3亿元以下,5亿元以上的项目很少,10亿元以上大项目更是凤毛麟角。

(五)经营管理观念落后,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家素质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鞍山企业家素质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部分企业家在完成原始积累后,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打造百年老厂的追求。二是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粗放式、家族式管理为数众多,经营和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20年前水平。三是从技术创新看,大多数企业家由于缺乏战略眼光,致使研发投入不足,产品档次较低,不能及时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企业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甚至导致经营萎缩。总的来看,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勇于创新、踏实苦干、善于经营,一心扑在事业上的高素质企业家还是很匮乏的,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三、加快推进鞍山装备制造业发展动能转换提升的对策建议

针对鞍山装备制造业发展动能转换提升滞后的突出问题,必须制定具体政策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加快推进鞍山装备制造业动能转换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针对鞍山装备制造业发展动能不足所致产业规模偏小、龙头带动不突出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要做好鞍山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划。有规划才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规划制定好后,不要只写在纸上,更要落在实处,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要根据规划目标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做大做强,以此带动整个产业发展。要全力支持鞍钢工程公司、鞍钢重机、福鞍重工、荣信股份、聚龙股份、森远股份、辽宁忠大、亚世光电、鞍山麦格纳股份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在三年内净增一批规上企业;要对现有规上企业遴选,重点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和单打冠军;要把科技、人才、专项基金等扶持政策向重点企业倾斜,帮助现有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三是优化产业布局,抓好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着力打造工业激光加工装备等新兴产业集群、大型高端冶金矿山成套设备产业集群、柔性输配电及工业自动化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通用机械产业集群、大型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二)突出“成套、整机、整车、终端产品”,提高大型成套装备的系统集成水平

冶金矿山装备突出大型成套短流程。矿山装备重点发展大型采掘、选矿、破碎、烧结、高产球团成套装备等;冶炼装备重点发展大型焦炉、3 000立方米以上高炉、200吨以上转炉。轧制装备重点开发大型高精度热连轧(≥1 780MM)、冷连轧(≥1 550MM)成套装备,大型H型钢轧制生产线等智能化、短流程成套设备;柔性输配电装备产业重点发展高压柔性直流输变电成套装备、特大功率变频器、智能电网多节点实施控制系统、电网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等装备;工程机械产业要做专做特,重点发展新一代高速公路养护装备、机场破冰除雪车、油田压裂车、无人驾驶推土机等产品。

(三)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结合鞍山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遴选出来的鞍山装备制造业10个板块:冶金矿山成套装备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能源装备产业、工程机械运输装备产业、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磁应用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电池产业。通过推进这10大板块发展,使鞍山装备制造业不断扩大规模,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这里特别提出四点:一是以项目为牵动,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内资要对接京津冀沪和深圳、南京、青岛等发达地区,主动承接其产业转移,并在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有新突破;外资重点面向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在机器人、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关键基础件等领域有所突破。二是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发展新引擎。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着力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重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速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装备等新兴产业,形成区域特色。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塑发展优势。围绕能源装备、冶金矿山成套装备、特种工程机械三大传统产业,通过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不断优化升级。四是实施服务制造工程,推进制造服务一体化。应选择以柔性输配电、大型冶金矿山成套装备、大型高端工程机械、永磁涡流传动系统、高效燃煤锅炉、高效风机、烟气除尘脱硫脱硝系统、工业污水处理设备等为重点,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提高服务增值在装备制造价值链中的比重。以“技术+管理+服务”方式,推进产品和服务融合,着力在为用户提供包括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包、融资服务、项目管理等全方位服务上取得成效,进而推动装备制造企业由“单机制造”向成套设备、工程总包的“交钥匙”工程转变,让服务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实施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针对鞍山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传统动能转换迟缓和新动能培育不足的问题,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是加快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建设省以上的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继续同哈工大、大连理工、东北大学、辽科大等大学合作,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究中心等对鞍山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持和帮助,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二是加大创新投入。鞍山装备制造业发展动力不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创新投入少,一般企业不足销售额的2%。必须要扭转这种局面,增加对创新的投入。重点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要达到销售额的5%以上,中小企业也不能低于3%。三是培育和吸引高端创新型人才。要创新就必须要拥有一支高端创新型人才队伍,因为高端创新型人才直接承担着创新任务。目前,鞍山装备制造业创新型人才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加快培育引进集聚高端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优化整合人才引进政策、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吸引集聚高端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爱祖国、爱家乡、我为鞍山做贡献活动吸引全国各地鞍山籍学子回鞍工作,以温情吸引他们。

(五)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着力培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针对鞍山装备制造业企业管理观念落后的实际状况,应不断强化企业现代化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以完善的法人产权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制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企业内部要建立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要不断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重点做好: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效率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增强企业风险管控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国际化经营,提高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三是强化质量监管,实施品牌战略。要强化质量意识,突出抓好质量监督管理。以森远荣获2018年中国道路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创新最佳贡献奖、最佳产品奖和聚龙2017年荣获省长质量金奖为引领,突出抓好装备制造业企业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打造优质产品。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对品牌重大意义的认识,要深刻认识到品牌就是姓氏、是旗帜、是破冰船、是市场、是江山,树立得名牌者得市场、得天下之财富的意识。装备制造业要制定行业品牌规划,每个企业也要制定创品牌发展规划。要鼓励企业提升品牌层级,扩大品牌影响力,支持自主品牌在境外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推进品牌的国际化进程。要通过打造品牌来提升竞争力,推动鞍山产品向鞍山品牌转变。四是着力培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要制定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企业家培训计划,通过各种方式打造一支勤奋好学、勇于创新、踏实苦干、诚信经营、有战略思维,一心扑在事业上的高素质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六)落实扶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稳定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大财税政策的投入。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资金,加强市级财政对装备制造业的资金投入;在智能制造、关键基础零部件、两化融合、高端装备制造等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渠道,改革和完善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支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的科技研发、示范和规模化生产。二是完善金融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利用国家、省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渠道,加大对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多种渠道进行融资,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从财政和金融两个方面制定和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促进鞍山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鞍山动能装备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鞍山嘉阳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鞍山烈士纪念馆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