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概况

2020-12-28 13:15彭勋超唐成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胃肠排气

袁 凤,彭勋超,唐成林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重庆 402160;2.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 400010)

腹部手术前后长时间禁食水,术中神经肌肉组织牵拉、药物麻醉、肠道污染,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引流不畅、个体差异等多因素使得胃肠道处于短暂抑制状态[1],导致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多表现以恶心呕吐、腹部不适或胀满或疼痛,为主要症状。胃肠系统抑制时间越久,其功能受损越严重,可引起肠粘连、肠梗阻、吻合口痿,甚至术口感染、裂开等严重并发症。中医治疗多用汤药内服、针灸、敷贴、耳穴压丸、穴位埋线、中药灌肠等,现将穴位埋线的应用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属中医“腹痛”、“腹胀”、“呕吐”等范畴。手术系金刃所为,不可避免伤及经脉血络,耗损正气,而术后湿热瘀毒阻滞肠腑,致气机郁结,郁则不通,不通则痛。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血津液亏虚为本,气虚血瘀、气滞血瘀为标。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一身之气升降之枢纽,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后与脾胃关系密切。

2 穴位埋线疗法的中医理论

穴位埋线是在中医经络理论的基础上,以长效针感为核心思想,将载体羊肠线植入主体穴位中,集针刺、留针、刺血、封闭、组织疗法等多种效应于一体,主治慢性顽固性疾病的一种中医疗法[2]。通过刺激相关腧穴及经络传导作用,将信息传入相应肢体或脏腑,其刺激信号并随时间发生变化,初期刺激强度大,可削弱脏腑阴阳偏亢部分,后期刺激强度弱,又可弥补脏腑阴阳之不足。这种刚柔相济的刺激过程以及持久柔和的刺激量,可加强催气、候气效应,从而更好地发挥调节脏腑、疏经通络的作用,逐渐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3 埋线疗法的机制研究

目前对于埋线疗法应用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机理研究还不够完善,大概有以下几点。①复合刺激:温木生[3]认为穴位埋线是一种复合性疗法,整合了多方位刺激效应,一部分信号传至相应的脊髓后角,起调节所支配的脏器作用,一部分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层,加强中枢对病理刺激传入兴奋的干扰、抑制和替代,再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来调整脏器机能状态。②增强免疫力:羊肠线作为一种异体蛋白,埋入人体穴位后可诱导人体产生变态反应[4],使淋巴组织致敏,其细胞配合抗体、巨噬细胞来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变成多肽、氨基酸等,提高肌蛋白、糖类合成,整个过程产生一种综合作用而激发人体免疫功能。③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埋线可以有效控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及抑制细胞凋亡[5],减少疾病诱发及加重的因素。张夏毅等[6]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穴位埋线可以降低结肠炎模型大鼠的IL-7、NF-κBp65的表达,上调β2AR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加速胃肠黏膜修复。④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研究表明穴位埋线促进病灶部血管重生,增大局部血流量,改善血管通透性及血液循环[7],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降低病灶处渗出、水肿及粘连的发生[8]。

4 穴位埋线在腹部术后的应用

4.1 疾病分布

穴位埋线起源于异体刺激的组织疗法[9]。1959年一种将温藏组织即羊膜植入喘息、大杼、肺俞等穴位治疗支气管喘息[10]的方法出现,穴位埋线法从此拉开序幕,逐渐应用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各科及美容保健领域。

2007年首次报导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在足三里穴和上巨虚进行穴位埋线[11],发现可促进产妇术后早期排气。随后赵力军等[12]对腹部术后患者(包括胃肠手术20例,肝、胆、胰、脾手术32例,剖宫产10例,卵巢和子宫手术6例)行穴位埋线,结果提示埋线组患者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与此同时朱利利等[13]在腹部术后患者(包括结、直肠恶性肿瘤20例,胃癌6例,胆道疾病4例)足三里穴行埋线治疗,结果显示埋线组与对照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黎接[14]、朱德杰[15]、曾玲玉[16]都对腹部术后患者采取相关临床研究,均证实埋线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但以上研究均有一个弊端就是把不同的疾病、手术方式纳入统一样本量中,可能导致数据分析较笼统,产生结果误差。为克服这一缺点,后续研究者逐细化,将不同疾病及手术方式分类分析。如钱光泽[17]对结直肠癌术患者予以足三里穴位埋线,结果显示埋线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术后恢复全流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短。吕计宝等[18]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取肝俞、胆俞、阳陵泉等穴位进行埋线,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腹胀、腹胀、嗳气等症状有效率达83.3%,总体效果优于口服消炎利胆片组。钟声等[19]研究发现对直肠癌术患者予以足三里穴行埋线治疗,术后镇痛程度明显下降,整体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可发现穴位埋线在肝胆外、胃肠外、妇科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其中以胃肠癌、胆囊疾患、子宫肌瘤、卵巢肿块疾病最为常见。

4.2 穴位选择

足三里: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在胃动力的调节中起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实验针灸学证实针刺足三里穴可通过增加血管紧张素及一氧化氮水平来增强胃肠蠕动,调节胃动素和生长抑素含量,改善胃肠血流分布,起到胃黏膜保护作用[20]。潘业等[21]研究发现电刺激足三里可以促进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分泌,抑制内皮素的产生,从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赖鑫[22]对腹部术后患者采取不同方式干预治疗,结果发现对比针刺组,埋线组可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尽早恢复饮食。

上巨虚:上巨虚为足阳明胃经穴,主用于调节胃肠功能。梁超[23]发现电针刺激便秘模型小鼠的上巨虚穴,可调节近端结肠ENS(肠神经系统),从而缓小鼠解便秘症状。严杰等[24]针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上巨虚穴,发现可升高白细胞介素-4、降低白细胞介素-1β,从而降低炎症反应,修复损伤组织。

内关: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具有宁心安神,和胃和逆,理气镇痛的功效。针刺内关穴可以调整肾上腺素及血管加压素,抑制胃酸分泌,调节胃肠运动,解除胃痉挛[25]。封华勋等[26]对妇科腹腔镜患者予术前经皮电刺激内关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卢超等[27]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用经皮电刺激(TEAS)结合腕带按压刺激内关穴,发现不仅可有效防治术后恶心呕吐,还可提高镇痛效应。

其他穴位:天枢穴为足阳明胃经,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Ya-Ping Lin等[28]研究发现电针天枢穴可调节延髓中胃泌素与生长抑素含量,促进胃肠局部血流循环,加强胃肠蠕动。袁海娟等[29]使用超声电导靶位透入大黄至天枢穴方法,发现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平均缩短12.62h,首次排便时间缩短1.12天,胃管拔除时间缩短1.13天,首次进食时间平均提前0.70天,平均住院时间缩短1.44天。但鉴于外科腹部手术切口多在腹中线上或左或右,天枢穴操作有所不便,故临床上多用其于内科疾病方面。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可调理脾胃,醒脾除湿,对胃肠功能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程芳等[30]对腹部术患者予以指压加艾灸三阴交穴,发现能减少使用开塞露或肛管排气的频率。耳为宗脉之所聚、全身脏器所系,可通过刺激相应的耳穴反射区来调整各脏腑功能。诸多研究报道也证实耳穴疗法[31-32]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但对耳穴选穴的研究甚少,其选穴依据多根据临床症状辨证而定,尚无统一的选穴处方。

4.3 埋线时间

《灵枢·本神》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即任何针刺之法均应在患者神智意识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故临床上大多研究均把术后6h待麻药消退患者苏醒后作为操作时间点[13、15-17、19、33]。但也有其他的介入时间,如黎接[14]采取术后2h行穴位埋线,显示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上均较常规治疗所需时间短。也有术后1h[11]就开始行穴位埋线的研究,近几年相关报道较少见。目前对于穴位埋线甚至整个中医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的最佳介入时间还未有明确的定论。

4.4 配合其他方法

张瑶瑶等[34]等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行穴位埋针联合艾灸治疗,可明显缓解术后腹胀,缩短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

5 小 结

穴位埋线继承并发扬了古代针具特点,从开放式伤口到微创的改变,操作更加规范、简洁,弥补了针刺时间短、就诊次数多、疗效难巩固等缺点。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显著,可广泛推广运用。目前研究中尚仍存在的问题有:①研究样本量少,且多停留在疗效观察上,缺少相关机制研究;②纳入标准不统一,患者本身机体状态、疾病类型、手术麻醉方式等都可能影响术后情况。如倪剑武等[35]观察同一天不同时间段行肠癌手术患者,发现晚上手术者术后炎症指标明显升高,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慢。故需严格制定统一的纳入标准,尽量排除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均衡性。③目前埋线多在术后进行,而有研究提示早期针刺、耳穴压丸、艾灸较术后干预可发挥超期镇痛效应[36]亦更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方可借鉴早期干预思想,寻求更有临床意义的埋线介入时间;④操作不规范:埋线作为一种侵入性疗法,不严谨的操作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反应,轻者红肿疼痛,重者可引发或加重感染,故需严格遵守操作禁忌症,保证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发挥埋线的治疗作用。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胃肠排气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