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文化”引领下校园文化体系的诗性建设

2020-12-28 01:55麻锦霞
职业·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园文化

摘 要:作为一所省级中职院校,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文化之魂铸名校之魂,始终贯彻文化兴校的战略方针,在一核、四面、三足的“鼎文化”引领下,不断深化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实现了“一训三风”的迭代,构建了以“立人至善,立业至精”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体系,打造了“三色”制度文化体系和“三园”环境文化体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树立了鲜明的旗帜。

关键词:鼎文化    校园文化    中职学校

当前,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被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所重视。但是大多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停留在雕塑小品、校园形象识别系统等一些外在的层面,而忽视了校园文化整个内涵体系的建构。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以“鼎文化”为核心,创新了自内而外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以诗性解读重构了校园文化体系,实现了“一训三风”的迭代、办学理念的升华、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重塑。

一、“鼎文化”的校本注解

学校“鼎文化”的“鼎”取自“黄帝铸鼎”的美丽传说,也源自“缙云烧饼”文化背后的“鼎”之精神。因此,“鼎文化”传承的是缙云百工技艺,弘扬的是“缙云工匠”精神。与此同时,学校办学30多年来,自费兴校,不断开拓,在百亩荒沙滩上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综合性农村职业学校。正是这种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砥砺创新的精神,一代代师生对“鼎”的那份坚守,沉淀并凝结成丰厚的人文底蕴,奠定了“鼎”文化厚重与坚毅的基础,激励师生们用智慧、勤奋诠释“鼎”文化的真谛。

基于上述“鼎文化”的渊源,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抓手,将“鼎文化”进行了校本化注解,即“一核、四面、三足”。

(一)一核:稳、精、创、炼的“鼎匠精神”

根据鼎的自有特色以及鼎的功能,学校将“鼎文化”凝练成“稳、精、创、炼”四个字。稳,即稳重、稳健、稳固;精即精致、精细、精进;创即创新、创意、创见;炼即炼德、炼技、炼格。

(二)四面:耕读立身、慈孝养德、红色传承、绿色生活的“鼎心素养”

学校以培养学生“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四大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提炼出“耕读立身、慈孝养德、红色传承、绿色生活”十六字“鼎心素养”培育理念。其中,“耕读立身”要求学生“耕以养身,读以明道”,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一个贤达、有知识、有情怀的现代公民;“慈孝养德”要求学生秉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了解爱的内涵,体验爱的情感,懂得爱的责任,增加爱的智慧,学会爱的奉献;“红色传承”要求学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绿色生活”要求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行为。

(三)三足:立人、立校、立业的“鼎立梦想”

“立人”聚焦学校师生成长,赋予师生价值感和幸福感;“立校”旨在树立名校风范,打造制造职专、开放职专、魅力职专;“立业”蕴含多元共赢价值理念,即实现生、师、校、社的创新发展。

二、“鼎文化”引领下的办学理念建构

学校在精神文化方面注重校挖掘园文化内涵,以“鼎文化”理念引领学校发展。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翁孝川对“鼎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延伸性的解读:“鼎之恢宏,引领育人之梦想;鼎之气势,彰显师生之精神;鼎之厚重,凸显办学之特色;鼎之方圆,契合校园之和谐;鼎之精致,展现师生之技艺。”

在确定“鼎文化”内涵体系后,学校进一步确立了文化兴校方略,对办学理念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了“现代化农村中职名校”的办学定位;提出了“立人至善,立业至精”的办学思想、“文化管人,制度管事”的管理理念、“双高四能”鼎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了“两山理论实践者、乡村振兴开拓者、职业技能传承者、创业创新孵化者、特色文化推广者”的办学愿景。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办学思想是“风向标”。学校提出的“立人至善,立业至精”办学思想,是学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的指挥棒。其中,“立人至善”提倡的是一种理想道德的取向,这是“鼎文化”的核心所在。“至善”可以理解为“最好”的境界,即不仅仅满足于较好、更好,而是要努力达到最好、一流、高水平。具体来说,就是做学生,要力争成为最好的学生;做老师,要成为最好的老师;做管理,要收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办学校,要办成一流的学校。“立业至精”强调的是学问和技能要“达”,事业和理想要“成”,唯“精”而已。取“至精”二字,既蕴含了学校“注重实践、突出能力”的技能教育特色,又体现了学校“精致、精细、精美”的办学格调。

三、“鼎”文化引领下的“一训三风”建构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体现学校品位的文化符号,也是一所学校的标签和名片。为培养新时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在“鼎文化”引领下,对标“稳、精、炼、创”为精神内核的鼎文化理念体系,传承和创新原有的“一训三风”内涵体系,最终形成了以“立人尚鼎”为校训,以“乐学善思,鼎技强能”为学风,以“博学精研,鼎教求真”为教风,以“创新、和谐、执着、敬业”为校风的“一训三风”“鼎文件”理念内涵体系。

其中,“立人尚鼎”是核心。“立人”一词源自《论语》,有“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的意思。“尚鼎”就是崇尚鼎的精神,内含四层逻辑递进关系。第一层意思即“尚大”,海纳百川大道致远,凸显学校全人教育、人人出彩的办学追求;第二层意思即“尚新”,在上述兼容并蓄的氛围里,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凸显学校服务区域经济、专注创新的办学特色;第三层意思即“尚法”,实事求是依法治校,凸显学校严谨务实、明法致公的办学精神;最后一层意思即“尚极”,高端引领高位发展,凸显学校精益求精、鼎天立地的办学风范。

四、“鼎文化”引领下的“三色三园”建构

学校要从意识层面、精神层面将“鼎文化”的内涵落实到师生的行动层面,“鼎文化”需要建章立制,进行环境渲染,开展动态活动。基于此,学校提出“三色三园”的建设思路。

(一)“三色”即“三色”制度文化体系

学校围绕学校章程对校内规章制度进行了整合汇编,形成了“红色+绿色+蓝色”的“三色”制度体系,其中红色指引领性制度,包括学校章程、党建廉政等制度;绿色指管理性制度,包括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两大类制度;蓝色指代发展性制度,包括专业管理与人事管理两类制度。

(二)“三园”即“三园”环境文化体系

为进一步将“鼎文化”融入到校园环境中,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学校提出构建“三园”环境文化体系的设想。一是打造书香校园,学校打造了“1+8”书吧群和特色文化长廊,使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二是打造工业校园,学校将“鼎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劳动底色嵌入到学校現代化产教融合基地,实施了墙体文化提升工程,建设了具备现代工业风的专业展厅,美化了7S实训基地;三是打造智慧校园,以人脸识别系统和一卡通平台为突破口,营造互动、自助、智能的信息化环境,立“鼎”于“云”。

此外,学校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一训三风”的文化传承和导向激励功能,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为广大师生“树魂、立根、打底色”。近年来,学校本着“人人参与、共同进步、共同体验、共同成长、共同快乐”的愿景,开展了以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为主要内容的“一训三风”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打造学生兴趣发展、技能体验、专业拓展的活动“部落群”,形成了独具校本特色的“问鼎社团文化节”。目前,学校根据需要已成立集邮社团、志愿者社团、茶艺社团、书法社团、国学社团等近50个社团组织。

参考文献:

[1]麻锦霞.中职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神”与“形”的建构——以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鼎文化”为例[J].职业,2018(31).

[2]陈炳乾.构建校园文化体系 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以甘肃省会宁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行动研究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2019(9).

(作者单位: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创建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