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泰山文化课程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

2020-12-28 01:55徐兰刘欣荣房娜娜
职业·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可行性幼儿园

徐兰 刘欣荣 房娜娜

摘 要:本研究分析了幼儿园泰山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的可行性与策略。具体指以课程基地为平台,把泰山文化资源筛选与整理引入幼儿园教育中,同时建立起“六位一体”的教育生态圈。泰山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可以促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学前专业学生素质等各个方面,最终达到以幼儿为本,促进幼儿对于泰山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幸福感的目的。

关键词:泰山文化    课程基地建设    幼儿园    可行性

项目来源:2018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六位一体青年课题)《幼儿教育中泰山文化基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QN201842);2019年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教指委学前教育专业立项课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成长导航”培养实践研究》的成果。批准编号:2019XQJYKT38

课程基地是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推进课程改革、实现课程目标而搭建的一个综合性教学平台。课程基地的特征是为学生提供新型的学习环境,重点是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主线是增强学生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课程基地既是研究性学习,也是活动性学习。泰山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旨在依托泰山文化资源,采用“六位一体”资源整合创设一个新的地方文化传承平台。

一、幼儿园泰山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的价值

(一)“幼儿园+泰山文化”,碰撞出了泰山文化新的生机

若想更好地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基础教育尤为重要,“依靠什么”正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问题,泰山文化课程基地建设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课程基地与泰山文化不仅有着高度的契合度,而且课程基地在传承与创新泰山文化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实现实践与理论价值的双提升。课程基地的建设让泰山文化在幼儿教育中落地生根。通过 “六位一体”的课程生态圈,用资源支撑泰山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从而让学幼儿通过学习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泰山文化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进一步增强了泰山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

(二)“六位一体”建立泰山文化课程基地,推动幼儿园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所负载的不仅仅是个体的成长与家庭的期望,还是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现今是一个开放的瞬息万变的社会,幼儿园教育也需要有新的思想、理论、模式和途径。诚如“中国幼儿园之父”陈鹤琴先生所言:“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方面胜任的。”通过转变传统幼儿园教育观念,构建幼儿园课程基地,建立一个“六位一体”、开放共生的教育生态圈非常必要。幼儿教育中任何组织不能困在自己围墙里面,而是要为幼儿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生态环境圈。

二、幼儿园泰山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幼儿园泰山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现状

1.关于泰山文化课程基地的理论研究较少

截止到2019年年底,笔者在中国知网以“课程基地”为关键词检索到论文389篇。关于课程基地的研究已经有20多年的研究史,2014年以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在2016年,关于课程基地的研究达到最高峰。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可以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251 030 条结果。而在中国知网上涉及上述两个主题的研究有37篇,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并含以“课程基地”为关键词可检索到16篇研究文章。以“区域文化”为主题并含“课程基地”为关键词共检索出3篇研究文章。以“地方文化”为主题并含“课程基地”为關键词共检索出6篇研究文章。由此可见,基于课程基地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很少,关于地方文化的研究就更少了,且大多集中于江苏省,而关于泰山文化课程基地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

2.幼儿园对于泰山文化课程基地建设有着迫切需求

本研究依托学生实习与调研活动,对泰安市12所幼儿园(公办园5所,民办园7所)进行实地调研。同时借助笔者所在学校承办的“泰安市幼儿园园本市级培训”,对泰安市80所幼儿园园长进行问卷访谈。80%的幼儿园认为有必要建设泰山文化课程基地。调查显示,有些幼儿园已经研发了一些以“泰山文化”为主题的园本课程,但是没系统化。如很多幼儿园都开展了面塑活动,但是并没有把面塑活动与泰山文化其他相关的资源相结合。大多数一线幼儿园教师表示自身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对于泰山文化课程的开发没有多余精力与能力。此外,幼儿园园长与教师本身就缺乏关于泰山文化的相关知识、技能与能力。

(二)幼儿园泰山文化课程基地建设政策依据

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2019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指出要落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还包括研制《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建设,新建2 000所中小学传承学校,30个高校传承基地,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2020年教育部颁布《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以“同频共振”行动构建爱国主义文化育人共同体。这些文件为建设泰山文化基地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幼儿园泰山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的策略

(一)选取适合的幼儿园,构建课程基地

并不是每个幼儿园都能够建设泰山文化课程基地,基地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双方共同选择设置的。公办园建基地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民办园建基地则可自荐。如“一中心、三基地”的课程基地模式,以幼儿园泰山文化教育活动为主体,以泰山文化园本课程为核心开展,利用泰山学院、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家长、社区为社区支持体系;与泰山民间艺人、文化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构建经费支持体系;与教育系统学校组成校际支持体系。由教育行政部门引领,营造以幼儿园为圆心,辐射各个幼儿园、小学、社区、社会、高校、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心圆共享协作共同体。

(二)明确泰山文化资源

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缩影的泰山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3大类、9小类,共计30多种。如岱岳区教育局立足本地实际,建设了以“饮食文化、泰山风情、民间游戏、民间工艺”为核心主题的泰山文化园本课程。

(三)加强合作,促进幼儿园泰山文化课程的建设

依据课程需要和幼儿园特点,泰安市将本地收藏家的藏品汇集到幼儿园,建设各类微型博物馆、收藏馆等。这不仅丰富了泰山文化的课程资源,也推动了幼儿对泰山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创新。共享文化与课程基地建设不仅引入高校、企业、社会机构等资源,互动型的资源共享更是推动了校园教学改革。借助课程基地这个桥梁,以泰山文化为媒介,幼儿园可通过家长委员会、幼儿园开放日、家长一日教师制、家长会等形式,鼓励家长参与到泰山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当中。

在幼儿园活动中创设游园节、传统运动会、面塑进校园、赶庙会、小小导游、泰山石敢当小剧场、泰山文化绘本制作等活动。此外,幼儿园全体教师可深入到课程基地中,定期开展教研会议。

参考文献:

[1]马斌.课程基地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J],江苏教育,2017(4).

[2] 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 薛烨,朱家雄等.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方晨瑶.基于共同体视域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9(7).

(作者单位: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可行性幼儿园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幼儿园里欢乐多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爱“上”幼儿园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