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黄河文化·黄河精神

2020-12-28 01:55侯耀忠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0年12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中华民族

侯耀忠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千古流传的、引以为豪的、顶礼膜拜的圣河,又称之为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黄河,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主要集聚地也是黄河。岁月沧桑、古往今来,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力、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是任何一条河流都替代不了的。

这条大河,从西向东跨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大平原,长达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这条大河滋养了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黄河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土地资源、自然植被资源、生态宜居资源,而且还有滋养民族心灵、生长民族智慧、创造民族辉煌的,博大而丰厚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精神资源。翻开中国历史,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有3000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充分显示出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极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黄河,造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根魂

黄河,古代称“大河”“泰河”,《汉书·西域传》称“中国河”。从“根”上讲,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距今约180万年的西侯度遗址中,就发现被火烧过的动植物化石,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用火的遗迹。作为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初祖伏羲氏和其后的炎黄二帝,其开创伟业、施展雄才大略的地域就在黄河流域。我国考古学家从黄河流域发现,距今9000—7000年的中原的裴李岗、磁山文化,陕西的老官台文化、甘肃大地湾一期文化、山东的后李和北辛文化,距今7000—5000年的史前中華民族最灿烂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著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以及甘肃、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都是在黄河流域发生、发育、发展起来的。这些璀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聚落形态、不同复杂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这一独特的、漫长的历史演进,是中华民族由蛮荒岁月迈向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中华民族就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

河南巩义双槐树距今5300年前的巨型聚落遗址的发现,竟然有用陶罐模拟天上北斗七星的天文遗址,还有中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这充分表明了5300年前后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七星北斗”的崇拜和养蚕缫丝的兴盛。这座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考古学家建议命名为“河洛王国”。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域的关键资料。巩义双槐树遗址,成为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主根脉的源头所在。在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黄河流域发现20多座当时的城址,如山西襄汾陶寺、河南登封王城岗、新密古城寨、山东章丘城子窑等。之后,夏商西周三代五朝,乃至秦汉以后的历朝历代国都,都几乎选择在黄河流域。2002年启动的国家科技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8个选点,均分布在黄河流域;史学界确认的我国八大古都,位于黄河流域的就有5座。它们不仅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黄河文明的成就,也是数千年中国王朝文化的缩影与载体。可见,黄河文明事实上已成为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标志性、引领性的最高、最成熟的文明。同时也决定了黄河文明在国家形成之前,是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重要的主导性、标志性文化。

要认识远古文化、先秦文化、汉魏文化、唐宋文化,要认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要了解黄河流域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区域文化,要了解黄河流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就,都离不开黄河。五经之一的《周易》有河出图、洛出书的记载,赋予了黄河的神圣性,使得黄河具有了“神河”的形象。古人还把黄河与泰山齐名,当作山河永存、国家永存的象征。奔腾不息的九曲黄河,像一条巨龙,从青藏高原之巅腾飞,在黄土高原上盘旋,浊浪滔天,一泻千里。这种波澜壮阔的景观,在先民们眼里是一条气势恢宏、活灵活现的龙的图腾。先民们对龙的崇拜,也意味着对母亲河——黄河的崇拜。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先生认为,自国家诞生之日起,黄河文化就是国家文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中华大一统,是以黄河文化为核心而凝聚和发展起来的。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血脉,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恢宏的史诗。同时,黄河文化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为深厚、最为核心、最为坚实的文化根基和历史依据。黄河培育出的中华民族恢宏的气度、博大的情怀和包容、宽厚的民族品性和精神品格,使中华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任凭风云际会,独领风骚。

黄河,培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智慧

据《汉书·沟洫志》记载,自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黄河流域活动范围不断拓展、扩大。当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逐渐为崇尚黑陶的龙山文化所代替时,黄河上游甘肃、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将彩陶传统发展至高峰,其后诞生的齐家文化,明显具有早期政权与国家形态的重要标本而备受关注。黄河流域诸多史前文化遗存与上古神话相印证,生动体现了黄河流域先民们的惊人的创造智慧。

进入文明社会后,夏朝末年,先民们就在黄河流域发展完善了农耕文化体系,并形成了礼乐制度的雏形。夏文化起源、发展、壮大于黄河流域,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早期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具有里程碑意义。春秋时期,礼乐文化在整个黄河流域成熟光大,并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从古代到近代、现代,黄河流域长期居于中华民族的中心地位。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往往都是在黄河流域交流、交汇、交融,并且代表着中华文化的高度,引领着中华文明的前进方向。来自黄河流域腹地的丝绸珍宝、生产技术乃至文化典籍,对亚洲和西方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文献记载或是考古发现,都足以证明黄河流域是中国人类起源与早期文化的源头所在。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黄河流域还表现为史前文化的无断层。文脉不断,延续至今。这种连续性和系统性是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无不闪烁着黄河文化的底色。

从中国历史的开篇到北宋末年,伴随着黄河流域政治格局的形成及演变,流域内的各种文化百花竞放、蔚为大观。仅以河南为例,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中华人文始祖群体,在上古时期就活动在中原,成大业于河南。比如,西华有传说中的盘古女娲历史文化遗存,淮阳有伏羲太昊陵,新郑有黄帝故里,新密有古城寨遗址,偃师有二里头文化遗址,郑州有大河村文化遗址,安阳有商都遗址。黄河培育了中华民族人文思想、民族精魂,凝结着厚重的人文情怀和哲学理念。在中原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呈现得最为集中、最为完整、最为成熟,其影响力、辐射力最大。有流传久远的盘古女娲创世文化、伏羲文化、黄帝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等,并且涌现了子产、列子、韩非子、李诫、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欧阳修等一大批先贤人物。

黄河文化的精神标识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与精神标识。在世界史上,历史学家称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2世纪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黄河流域诞生了周公、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一批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们的政治活动及学术活动也是在中原。他们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奠基者,也是黄河元典文化的开创者。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思想和观念,不仅开创了人文伦理文化之先河,而且其中蕴含的智慧,至今仍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黄河流域还是中华民族姓氏的主要发源地、海内外客家人的主要祖居地。由于其先民来自中原,故客家人至今仍自豪地以“河洛郎”自居,念念不忘“根在河洛”。

作为中华文明标志之一的古汉字,最早就是在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大地上孕育成熟,并被世代传承至今的。近百年来,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商周古文字资料的主要出土地。仅殷墟、周原出土的10多万片带文字的甲骨和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出土的8000余件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16000余片春秋盟、9000余件魏晋隋唐墓志碑刻等,这些大量的资料足以震惊世界。还有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遗址中,发现的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和一枚七孔音节的骨笛,山西襄汾陶寺朱书陶文、偃师二里头和登封王城岗陶文等,这些重大发现充分表明,黄河流域是中国汉字文化的源头活水。

从黄帝一统到大禹治水,以黄河流域先民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和惊人的智慧。黄河流域先民们为世界贡献了“四大发明”,贡献了陶瓷、丝绸,贡献了古汉字,贡献了东方农耕文明生活方式。

从文化区域视角看,黄河文化具有明德、崇德、重德、贵礼等显著特征。形成了崇祖敬宗、仁者爱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美德。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这些思想观念与黄河文化是契合的、一致的,对今天的社会发展、国家治理、文化建构、民族团结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极大的启迪与滋养。这也再一次表明,黄河文化就是历史上的国家文化。从黄河上中下游纵向看,黄河文化包括河湟文化、泾渭文化、河东文化、河洛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等,这些文化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黄河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传承创新性。中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核心主干。主干性表现的是历史发展的高度,无论是青铜文明的鼎盛,还是封建王朝的辉煌,以及人文科技的发达,中原文化都处于显著地位。历史上流传的“问鼎中原”“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成语、典故,表明中原文化在黄河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民间流传的“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俚语,表达了芸芸众生对黄河的依恋与向往。

黄河,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从古到今,中华儿女身上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从善如流的包容精神,勇立潮頭的担当精神,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都是在黄河的哺育、滋养下成长起来的。水是生命之源。上古时期,先民们依水而行,与河相伴,筑土为丘,择岸而居。有水的地方就有活力,就有灵气,就有人群。先民们在频繁的、无可抗拒的黄河水患中,领教了黄河,认识了黄河。黄河逼着先民们熟悉它、适应它,既与它和谐相处,又与它展开搏斗,并在搏斗中求生存,在搏斗中生长出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生存意识及开拓精神。远古时期先民们“筑土为丘”躲避水患,很早就自觉地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人类开始与洪水斗争的最早见证。进入文明时代,中华民族在历朝历代都流传下来很多治理黄河水患的故事。《尚书·禹贡》中记载,大禹治水曾“导河于积石”,甘肃积石山由此成为黄河流域治水事业肇始的文化象征。西周还颁布了保护山林河湖的《伐崇令》。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水部式》与《沙洲敦煌县行水规划》,两件文书撰写于唐代,是现存最早的全国性水利法规。明清以来,以水车为代表技术的提灌与排洪,最早用于黄河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沿着黄河流域拓荒觅食,狩猎捕鱼,繁衍生息。飞扬的黄沙,贫瘠的黄土,奔涌的黄河,让他们生长出生命的韧性与耐力;频繁的水患,难忍的苦痛,饥饿的折磨,让他们心胸更大、欲望更强、意志更坚。这种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忍辱负重与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内在文化基因。黄河岸边那一座座码头,那一道道高坡,那一孔孔简陋的洞穴,仍存留着他们的精神以及这种精神的昭示。我们民族的历史,也曾在这里留下一行行沉重的、昂扬的足印。

诞生在抗战时期的、以黄河为背景的大型民族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以“黄河在咆哮”唤起了四万万同胞的抗战热情和昂扬斗志,全国民众和抗日将士在《黄河大合唱》的铿锵旋律中,万众一心或奔赴抗战第一线,或活跃于敌占区开展对敌斗争,涌现出了无数的抗战英雄儿女,谱写出一首首英勇抗战的颂歌。一曲《黄河大合唱》,成为全国上下最有力、最响亮、最有效的战斗动员令,成为战胜日本侵略者最锐利的思想武器。《黄河大合唱》催生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争、前仆后继、伟大的抗战精神,而且载入了共和国的光荣史册。从此,中华儿女又有了一个无上光荣的名字:黄河儿女。《黄河大合唱》也被国人公认为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代名词。

1946年2月,为了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的幸福与安康,为了黄河的安然无恙,为了全民族的共同命运,中国共产党在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山东菏泽成立冀鲁豫解放区治河委员会,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人民治理黄河机构,也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前身。从此,开启了人民治理黄河、保护黄河,让黄河造福人民的历史的新篇章。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呵护着母亲河,治理着母亲河,重塑母亲河的崭新形象。他们以黄河的博大气势治理黄河,以黄河的深远厚重献身黄河,以黄河的勇往直前开创黄河的美好明天。黄河水利委员会以黄河的坚忍不拔精神、开拓精神、创造精神,让黄河以新的姿态、新的风貌、新的形象,出现在中华儿女面前,出现在世界的东方。黄河赋予了中华儿女、赋予了黄河水利委员会无尽的智慧、巨大的力量和充沛的创造精神。

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同志们,自豪地把自己称作“黄河人”。他们心系黄河、情洒黄河,言必称黄河。他们为黄河出谋划策、布局谋篇、奔走呼号;在那些紧张忙碌的日日夜夜,他们始终燃烧着炽热的激情;在面对灾害和困难时,他们无所畏惧,迎难而上。这些都充分展现出他们崇高的精神和富有魅力的品格。他们看到一项项工程在推进,一张张蓝图在实现,于是,所有的辛劳都化作了成就感,化作了欣慰。

1952年10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郑州小顶山视察黄河,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一声号召,中华儿女齐响应。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彰显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基本排除了“九曲黄河万里沙”“三年一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诸多隐患,实现了“黄河宁、天下平”的美好愿望,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岁岁安澜的奇迹。同时,在治理水患、盐碱、风沙中,在黄河的最后一道弯开封兰考大地上,还诞生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在史无前例的奋斗中,我们从中领悟到,黄土文明要融入海洋文明,有着多少历史的缠绕,有着多少情感的纠结,有着多少努力与奋争。但奔腾万里的黄河,它以雷霆万钧之力,摧枯拉朽,势不可当,最终奔向大海,奔向远方。黄河造就了中华儿女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与拼搏精神。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年平均携沙量16亿吨,每立方米水含沙量达35公斤。老百姓称黄河是“一碗水,半碗沙”。1957年4月,我国在黄河流经的河南三门峡段开工兴建黄河三门峡大坝,历时4年建成。三门峡水利枢纽的投入运行不仅放缓了黄河的冲击力,还让黄河服务于农田灌溉,服务于水力发电。2001年2月,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全部竣工投入运行,有效地实现了黄河防洪、调沙、冲淤、排险等功能,保障了黄河的安全。这是黄河历史上又一个重大工程项目,也是中华民族大无畏的创造精神的又一展现。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把治理黄河、保护生态、传承黄河文化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让千古黄河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习总书记数次来黄河视察,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对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治理黄河、呵护黄河、建设黄河的新的理念、新的途径、新的目标。从一项项决策、一件件规划、一个个具体行动中,充分显示出新时代的科学求实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敢于担当精神。在习总书记的指引下,黄河流域九省区唱响了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让重大国家战略在九省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黄河景色美起来,让黄河文化活起来,让黄河经济热起来,让黄河两岸人民富起来。

习总书记把黄河的事情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意味着把黄河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中华民族一座科学的丰碑、求真务实的丰碑、精神的丰碑。

黄河,涵养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品格

因为黄河,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生生不息;因为黄河,李白写下“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诗句;因为黄河,一曲《黄河大合唱》凝聚了四万万同胞的抗战力量;因为黄河,诞生了英雄的黄河儿女;因为黄河,国徽中嵌刻着金黄的麦稻穗;因为黄河,黄土地、黄种人享誉天下。如今,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唱响了脱贫攻坚,唱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唱响了“一带一路”,唱出了大国担当,唱出了中国力量、中国形象。让中华儿女从构建全民族命运共同体,走向构建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向全世界、向全人类伸出了援助之手,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胸怀天下、放眼世界、造福全人类的伟大情怀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黄河的博大,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大视野;黄河的深厚,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淳朴、仁爱;黄河的奔流到海不回头,造就了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黄河的“不拒细流、吸纳百川”,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协作、大融合,以及倡导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气魄、大格局、大担当。

黄河赋予我们的这些精神基因与品格,是我们宝贵的、世代传承的精神财富,是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我们理解、认识、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就是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牢牢守住中华民族的根與魂。这既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我们的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中华民族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