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润滑剂”

2020-12-28 02:00戴建珍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5期
关键词:润滑剂流行歌曲语文课

戴建珍

如何增强语文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问题。我发现在教学中巧妙运用一些学生熟悉的歌曲,不仅能够增加语文课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间唱学生爱唱的流行歌曲,渲染气氛,奏好前奏

在课堂前准备活动中唱流行歌曲,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调集到语文学习中,欢快的曲调,动感的音乐,幽默的歌词将深深地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带者轻松的学习情绪进入课堂。平时我在与学生的聊天中了解孩子们喜欢的流行歌曲,从而在上课之前播放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歌曲,从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中达到激发学生对新授的内容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觉得更加轻轻松松,真正搞好课堂的前奏曲。

二、用歌曲导入新课,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大多数歌曲有着美好的意境、优美的旋律和歌词。新授之前播放乐曲、吟唱歌曲、引用歌词导入,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不过,所选的歌曲必须要与教学内容有关。

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放录音——成方圆的“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还有蝴蝶停在上面……等待着放学,等待回家的童年”美妙的音乐,优美的歌声把学生带入了一片清纯而幻美的世界。

三、巧用歌曲贯穿讲课始终,集中学生注意力

记得教育专家袁卫星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这样提到:“上好语文课,我希望每一堂课都能用歌曲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歌唱中感悟我们伟大祖国语言的深奥。”

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在一节四十五多分钟的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要想让学生保持注意力,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

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让学生唱他们熟悉的歌曲《春天在哪里》来营造氛围,效果很好。学生由歌曲中的“山林”“红花”“绿草”以及“小黄鹂”,很自然的进入课文的五幅春景图画中。學生唱得抒情,读得真切,感悟充分。

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我就播放了刘欢唱的歌曲《好汉歌》,让学生先听,从而激起学生心中的那股浩然正气。“听了这么雄壮的歌曲,你是否也有这种抱打不平的冲动呢?”从而让学生带着一种跃跃欲试的情感来学习课文,效果非常好。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所学知识,恰当选用歌曲,可以增加语文课的趣味性,把枯燥的说教变活变生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尾唱歌曲,吸引注意,再次巩固

课堂结束前几分钟是学生最疲劳的时候,对于新授内容的新鲜感已逐渐消失,如果一味地读,课堂气氛就显得呆滞沉闷,此时要把握时机,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歌曲的参与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学习空气。

在教《甜甜的泥土》一课时,在学生感悟了文中的母爱后我用一首《妈妈的吻》作结,在朱晓琳那甜美的歌喉中,听着那感人的歌词:“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吻干我那脸上的泪花,温暖我那幼小的心,妈妈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语文教学只有广采博取,才能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在语文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选用歌曲,无论它融入哪一课堂环节,都能激励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寓教于乐,使课堂教学更富有情趣。我认为歌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润滑剂, 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在语文课上响起流行歌曲,使语文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不失为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尝试,它将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润滑剂流行歌曲语文课
润滑剂,选好还要用对
语文课文
左手右手一起抓
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歌曲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保护食品企业安全生产,争做食品级润滑剂市场领军者
增强食品级润滑剂应用保障食品企业安全高效生产
润滑剂使中老年人性生活更加顺畅
架起流行歌曲与严肃音乐的桥梁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