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驱动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及提升路径研究

2020-12-28 01:59黄音盛思诗毛莉莎黄淑敏
科技资讯 2020年32期
关键词:科教融合创新驱动提升路径

黄音 盛思诗 毛莉莎 黄淑敏

摘  要: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教融合为核心,从基于任务驱动式翻转教学改革的“课程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创新实地演练与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基于学术交流互动的创新能力提升这3个维度,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探索全面培养、激励、促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从课程共同体、创新实地演练、学术交流互动这3个维度,构建了基于创新驱动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提升路径。

关键词:创新驱动  科教融合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1(b)-0122-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as the core, from the "curriculum community" talent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the task-driven flipped teaching reform, the innovative field exercise and research ability training model driven b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the interactive academic exchange Innovative ability improvement, three dimensions, with teachers as the guidanc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exploring 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mode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talents that comprehensively cultivates, encourages, promotes and enhances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Finally,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urriculum community, innovative field exercises, and academic exchange interaction, a path for training and upgrading talents based on innovation-driven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has been constructed.

Key Words: Innovation-driven;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Training model; Promotion path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表明国家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视,也表明在高校实施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战略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而创新正是高校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1]。

创新驱动是指学生在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从创造力、技能和知识中获取驱动动力,进行创新的过程。其前提和手段是良好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最终目的和归宿是创新和创造。其衡量指标是学生的创新成果,这也是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其表现形式包括学术论文的发表、专利的申请、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的获奖等。

通过研究分析可知,与国内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国外的培养模式不仅仅局限于“官教兵”,还包括“兵教官、兵教兵、官教官”。具体包括以下6个共同点:(1)课堂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将科研训练引入日常教学。(2)紧密围绕国际学术研究新动态开展教学改革。将多门课程相结合,形成課程共同体,让学生充分掌握学术论文创作的方法和技术路线。(3)倡导能力培养,反对“填鸭式”教学。“学会”与“会学”相结合,紧跟国际学术研究最新动态,将科学研究引入课堂,不仅要学生“学会”,还要学生“会学”(即“兵教兵”)。(4)任务驱动,将经典、有价值的任务实例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点,培养科研兴趣,提高科研探索与创新的能力。(5)鼓励学生参与导师项目,根据项目需求,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到企业、研究机构或政府部门,将实地调研成果运用于后期创新成果之中,让创新成果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用”。(6)通过学术交流互动,拓展学术视野,展示创新成果,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即“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官”)[1-2]。我国现阶段正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急需开展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及提升路径研究,以拓展科教融合的宽度、拓实科教融合的深度,以全方位、高质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在教学与科研相融合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索方面研究较少,对于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相结合,科研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激励相融合的科教融合提升路径缺乏学术关怀。

该文基于创新驱动,从基于任务驱动式翻转教学改革的“课程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创新实地演练与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基于学术交流互动的创新能力提升3个维度,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探索全面培养、激励、促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最终构建基于创新驱动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提升路径。

1  基于任务驱动式翻转教学改革的“课程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课程教学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科教融合培养的重要前提。如果说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那么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掌握创新方法和技术路线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起点。鉴于此,该文提出“课程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将一个专业中多门相互关联的课程相结合,将一个专业的理论基础与前沿方法相融合,构建“理论+方法”的“课程共同体”。这样多个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引导者,进而成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而探索、研究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自主创新的效果。然后,在“课程共同体”的基础上,开展任务驱动式翻转教学改革,将课堂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和研讨理解阶段[3]。通过该阶段的教学改革,完成创新成果的雏形——实验报告/研究报告。

任务驱动式翻转法教学改革,课前主要为自主学习阶段。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的教学导向为教师制作的导学文档,以及对应的配套学习资源(包括视频资料、针对性练习、任务介绍等),以根据其掌握教学知识点的程度进行选择性学习和针对性练习,并了解任务背景。课堂和课后主要为研讨理解阶段。课堂上,教师进行教学内容介绍并进行小结,给学生布置任务并予以指导。在学生完成知识点案例任务、小组讨论和成果汇报之后,“课程共同体”中的多位教师对任务进行点评,任务由课堂案例讨论和实验报告提交两部分组成。课后,依据“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教师全程跟踪引导为辅助”的教学原则,教师通过教学评价和课后辅导,对学生提交的报告予以完善,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

2  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创新实地演练与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科研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激励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加速科教融合实践与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课程共同体”的多位教师通过创新实地演练教学和科研实战计划,对学生进行创新激励和科研实训。“课程共同体”的多位教师基于其科研项目,依托该专业的产学研基地,开展实地演练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基于产学研合作基地,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在“课程共同体”多位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深入企业、研究机构或政府部门进行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包括深度访谈资料、问卷调查结果、企业调研材料。然后,基于以上任务驱动式翻转教学改革的任务与成果,将“课程共同体”中多门课程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创新运用于实际问题。基于此,将理论与方法、教学与科研、研究与实践进行有机融合,在课堂上和实践中形成一种鼓励研究生自主研究、勇于探索的学术氛围。并通过课堂讨论、课后研讨等多种方式,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科研竞争氛围。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掌握该专业的理论、前沿方法及技术路线,将科学研究引入课堂,通过自主学习和研讨理解,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锻炼自主研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师生共同探索科研训练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性、探索性学习方法,最终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学以创新”的目的。

3  基于学术交流互动的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加强学术交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科教融合广度与深度的重要驱动力[4-5]。“课程共同体”的多位教师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引导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互动,学术交流有助于学生在学术会议等活动上,展示最新科研成果,与领域同行专家学术交流,扩展科研思路、科研视野。这样一方面通过前沿知识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其学术视野,在提高其创新能力的同时,与国内外学术前沿研究接轨;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向优秀的学者和专家学习,以激发其投身创新活动的热情,培养其创新素质和创新心理,搭建良好的学术氛围,开阔学生创新的眼界和思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术交流可从以下两方面开展:(1)“课程共同体”的教师与学生定期开展组会交流,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不同方向的学习内容,丰富其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跳出课堂和课本教学的束缚,探索更广阔的知识领域,这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2)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了解相关领域的国际研究现状,积极吸纳新知识。然后在学术交流互动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就其创新成果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参与创新成果的讨论,以促进研究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术交流成为增强学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6],形成“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官”的创新互动氛围,从而促使高校开展“争一流科研,赶一流创新,做一流成果”的创新能力驱动计划。

4  结语

创新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不竭动力。基于创新驱动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是一项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在当前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需要迫切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该研究旨在以下3个方面着力改革,以构建基于创新驱动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提升路径:基于任务驱动式翻转教学改革的“课程共同体”人才培养,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创新实地演练与科研能力培养,基于学术交流互动的创新能力提升,以促进高校科教融合培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生创新水平的全方位、高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 温辉,金继承,郭毓东.科教融合助推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9(3):55-56.

[2] 周湘林,马海泉.探索科教融合下的大学学术及学术共同体[J].中国高校科技,2017(10):4-6.

[3] 唐燕,韩爱庆,杜清,等.任务驱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7,26(2):63-66,70.

[4] 孟玉蘭,李建英,孙晋,等.“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索——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为例[J].山东化工,2019,48(15):177-178.

[5] 刘华,金叶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现状及其启示[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5):28-32.

[6] 王其昂,蔚立元,东兆星.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5):73-74.

[7] 陈明忠.基于科教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8(1):18-22.

[8] 贺玉海,陈永志,杨志勇,等.基于协同创新和科教融合的轮机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6(2):23-28.

[9] 张平华.基于科教融合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4):103-106.

[10] 杨宇,柏继松,季炫宇,等.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3):8-9.

[11] 郑建东,陈纲领,王余杰,等.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9,48(21):190-191,193.

猜你喜欢
科教融合创新驱动提升路径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对“学术立校”大学价值追求的当代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