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2020-12-28 02:31勾训
成才之路 2020年35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评价体系人才培养

勾训

摘 要: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构建完善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不足,然后探讨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最后提出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35-0006-02

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立校之根本。而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为教师建立良性的竞争平台,形成切实可行的教学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教育现状,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不足,提出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及策略,以期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不足

1.评价内容不全面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上主要强调“应用”,更重视实践教学和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然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全面,突出表现在重理论教学评价轻实践教学评价、重教师教学评价轻学生学习评价、重显性定量教学评价轻隐性定性教学评价、重教学结果评价轻教学效果评价、重学生成绩评价轻学生素养评价等方面。

2.评价主体缺失

当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往往以督导组评价、系部评价、专业同行评价及教师互评自评为主。教学评价所关注的是以教师“教”为主体的课堂的评价,缺乏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评价及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不能单纯地“以教评教”,还要“以学评教”,这样才能保证评价主体的全面性,确保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及合理性。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1.价值导向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体现出科学性、实效性,所设立的评价指标要符合专业特征、教学规律,力求做到评价内容全面、评价过程可靠、评价结果有效。这样,才能真正使评价体系对教师执教能力的发展起到监督、激励和促进作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体现价值导向原则,要与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晋升晋级、年终考核及奖惩机制挂钩,以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作用。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遵循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公正、客观合理。评价主体要及时对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予以梳理分析,最终形成评价总结,将量化评价结果转化为评价等级,并及时反馈给被评价人,以提高其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以教评教”与“以学评教”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其学习成效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等,都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将“以教评教”与“以学评教”有机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以促进教学发展为主、实施终结性评价为辅的原则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根本目标。因此,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以促进教学发展为目标,将终结性评价作为辅助性评价,促使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能动效应,不断激励教师自觉提高执教能力和教学质量。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策略

1.确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

为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及合理性,教学评价的主体一定要全面,各评价主体的层次及定位要清晰明确。

(1)以学生为评价主体。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最有发言权。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执教能力及教学成效等,往往只有学生体会最深。因此,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督导小组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对所有课程的教学质量予以评估,并确定详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保证学生给出的评价合理可靠。(2)以院系为评价主体。首先,院系领导牵头组建教学质量评价小组,确定一名组长和若干组员,让院系的骨干教师和科研主任都参与进来。其次,评价小组针对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开展实际测评工作。最后,将测评报告提交给学校教务部门。(3)以督导组为评价主体。督导组的成员以院校专业教授、退休返聘教师为主,这样更具教学评价的权威性。督导组任务艰巨,需要针对各院系的各门课程进行全方位的督导评价,最终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评价等级,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意见。

2.明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成系统

(1)课堂教学监督系统。为切实发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考核监督作用,首先,院校需要建立学校和院系两级督查制度。学校主要针对各院系的课堂教学质量予以评估,对教师的备课环节、实际教学环节、教学进展情况等定期开展专项测评。各院系主要针对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予以督查测评,并提出改进意见。这两级督查不但要分工明确,还要突出重点,以实现教学质量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全覆盖。其次,要制定听课、评课制度。院校要组织教学专家、任课教师、督导人员等,不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以全面了解被评价人的执教能力和教学成效,教学中所凸显的问题及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等。这样,就能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特性问题,从而为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打下基础。最后,要制定课堂教学检查制度。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开展常态化、制度化的课堂教学检查工作,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检查不单是检查课堂教学情况,还包括检查教学备课情况、教学进度与预期计划是否同步、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反思情况、学期教学总结情况、学生学习达标情况等各方面内容。(2)评价信息反馈系统。在日常教学中,首先,院校要建立教学督导反馈系统。督导组必须及时对教师的执教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督评,及时发现并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督促教师及时改进。对于教学中有代表性、集中性的问题,督导组要形成书面汇报,及时向学校、教务部及各院系反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尽快解决问题。其次,要建立教学评价反馈系统。督导组要针对日常教学中每次、每阶段、每学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汇总,并形成评价结论,及时反馈给学校领导、教务部、各院系及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学校应组织相关督查成员进行座谈研究,通过反复讨论形成改进措施。最后,要建立学生信息反馈系统。学生信息反馈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学校要让信息管理部门、信息小组收集各院系学生群体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信息,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组织能力等,进而对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进程、教学组织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意见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才能切实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考核、监督及指导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20(01).

[2]王林毅,于巧娥.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书育人,2018(12).

[3]张塔洪.教育评价理论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9(18).

[4]陈善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湘南学院学报,2017(06).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评价体系人才培养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