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场地布置

2020-12-28 02:12徐宁霞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0年11期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安全施工

徐宁霞

【摘要】施工场地布置方案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施工成本是否浪费以及工期是否延误,而在施工场地布置中引用先进的BIM三维建模技术,能使场地布置更科学、更紧凑、更合理,同时满足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的要求。本文通过建立银川市妇幼保健院项目的BIM三维场布模型,进行场地漫游,模拟施工活动,对场地布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协调与解决,进而调整和优化布置方案。

【关键词】场地布置;建筑信息模型;安全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3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362(2020)11-0092-03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是依托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基础信息数据,借助建模软件平台,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

合理的施工场地布置除了可以保证施工活动有序进行之外,还可以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近些年,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大力推广,BIM技术作为建立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手段,通过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场布模型,提前模拟施工现场环境,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场地要求,对现场临建设施、场地道路、机械设备以及材料加工堆放等进行合理有效的优化以及实施动态调整,确保现场施工合理有序进行,以便更好地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1.工程概况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项目位于银川市金凤区,虽场地形状较为复杂,但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建筑总的占地面积为75498.4m2,包括儿童医院(已完成建筑外装施工)、产科大楼及其配套地下停车场。产科大楼建筑高度为63.5m,地下一层(层高6.3m),地上16层。纯地库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抗水板,产科大楼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

本项目毗邻市区主要路段,场地狭小,形状不规则,利用传统形式进行场地布置难度较大、耗时较长。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场地三维模型的创建,通过模型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施工等功能,能有效解决场地布置的问题,使施工活动更加有序便捷。

2.施工平面布置的原则

(1)科学合理、经济适用。施工场地布置应充分利用场地,在保证施工活动有序进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原有建筑作为场地设施,减少临建设施的搭设,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材料、设备的搬运成本,符合经济适用的原则。

(2)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在进行施工场地的布置过程中,应对功能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既能保证安全距离,又能满足作业人员的生产生活需要,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满足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3.施工场地布置的重要性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施工方案在现场的空间体现。它能有效反映已有建筑与拟建建筑之间、拟建建筑与临建设施之间、临建设施与施工机械(材料)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对施工组织、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工程质量与安全以及文明施工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场地布置对施工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3.1 降低施工成本

一般来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随着工程建设的不同施工阶段而进行相应的布局与调整。在建筑施工活动过程中,由于场地布置得不合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施工成本。例如:施工场地道路规划不合理,将导致车辆运输出现拥堵、无法掉头的现象,影响施工进度。临建设施的位置不合理,就有可能进行重新搬迁或重建,增加施工成本。施工机械布置位置不恰当、料场位置不合理等,都会直接影响材料运输,导致成本浪费。

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场地布置,是确保施工活动顺利进行,降低施工成本,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的有效保障措施,有利于实现施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2]。

3.2 保证安全施工

建筑施工现场露天作业多、手工操作多,不安全因素会随着施工进度而不断变化。施工功能分区复杂,施工作业人员多,如果临建设施、施工机械、料场、库房等位置布置不合理,将造成施工过程混乱,埋下安全隐患,对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导致重特大安全事故。

因此,必须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规划,保证施工活动正常、有序进行,减少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实现安全施工。

3.3 促进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包含现场场容场貌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综合治安管理等几方面的内容,一个企业的文明施工管理水平间接反映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综合管理水平。文明施工对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社会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进行施工场地布置活动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用地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做到人、机、物料的合理调配,满足施工现场场容场貌的管理要求,促进文明施工[3]。

4.施工场地布置BIM建模

BIM三维建模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布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Revit软件平台结合银川市妇幼保健院项目进行了施工场地布置三维模型的创建。

4.1 总体布局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结合项目规模、施工人员数量、施工场地特点、管理等要求,在项目各施工阶段,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以及施工顺序,临建设施的位置会有所移动[4],在满足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又能进行临建设施的布置,其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在Revit软件建模过程中,通过对临建设施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日照分析,合理设置临建设施之间的距离、摆放的位置以及南北朝向问题,使其具备充足的日照时间,从而缩短临建设施内电气设备的使用时间,实现绿色、环保、节能、文明施工的要求。其日照模拟分析如图2所示。

4.2 临时道路

在总平面施工图设计的基础上,现场主要施工道路尽可能利用场地永久性道路,并综合考虑基坑位置、材料运输等前提下布置临时道路。考虑到本项目施工场地的特殊性,本项目的场地道路采用环形布置,但在主楼的施工位置道路进行断开,道路尽头留有15m×15m的回车场以供车辆可以调头。施工现场主要车辆有土方车辆、混凝土运输车、泵车以及材料运输车辆等。通过BIM软件模拟施工道路的布置情况,车辆在施工道路上的行进路线、进出場、卸料地点等,合理安排进场车辆,保证运输畅通以及安全行驶。

4.3 临建设施

本工程项目场地狭小,依据施工现场标准化实施指南的要求,通过对现场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的估算,计算出施工现场临建设施的数量,根据场地大小,进行临建设施三维模型的创建,进而对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和优化设计,通过调整现场临建设施的位置和方向,以达到临建设施布置合理、美观的效果,最终满足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临建设施三维模型如图3所示。

4.4 施工场地布置工程量统计

在对本项目施工场地布置进行三维建模之后,生成施工场地布置工程量统计报表,报表中准确显示场地布置中各构件所需的工程量,形成可靠的统计数据,为后期施工材料的采购提供了依据。工程量统计报表如表1所示。

5.结语

(1)利用BIM技术建立施工场地布置的三维模型,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办公区、生活区和作业区的位置划分是否合理,施工机械、料场的布置是否恰当,进而优化布置方案,使其满足合理规范、环保绿色、安全文明的施工要求。

(2)与传统施工场地平面布置相比,BIM三维建模技术具备快速建模、自动生成工程量统计报表以及信息共享的优势,通过采用虚拟化技术手段,实现施工现场人、机、物料的有效配合,不需消耗任何材料,操作简单方便,减小工作量,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极大地提高现场布置的效率。

(3)采用BIM技术进行施工场地布置三维模型的创建以及对施工过程的模拟,能够及时展示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办法,规避事故风险,进而完善施工场地布置方案,使场地布置更科学、更合理、更全面。

参考文献

[1]戴旭强,饶丰,朱吉祥.BIM 技术在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267.

[2]张志.基于BIM信息化技术的施工场地布置与优化[J].天津建设科技,2017(01):44-46.

[3]梁建威.BIM技术在土建施工现场布置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6):175.

[4]张星星.BIM技术在土建施工现场布置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36):239.

(作者单位: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建筑信息模型安全施工
加强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途径探讨
BIM在设计企业的应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