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草地贪夜蛾在陕西省汉中市的发生为害情况调查

2020-12-28 02:23余正军范晓培王清文
植物保护 2020年6期
关键词:汉中市草地贪夜蛾玉米

余正军 范晓培 王清文

摘要 2019年5月31日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和镇巴县玉米地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幼虫,到7月8日,该虫已蔓延至全市所有的11个县区。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草地贪夜蛾在全市11个县区99个镇393个村发生,累计发生面积1 004.93 hm2,平均百株虫量11.01头,最高百株虫量46头,平均被害株率10.3%,最高被害株率80%。通过在全市调查,只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玉米,主要为害玉米心叶幼嫩组织,在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以后生长阶段,以大龄幼虫为主,玉米抽雄后幼虫很少,为害较轻。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玉米; 汉中市

中图分类号: S 435.13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688/j.zwbh.2020087

Abstract On May 31, 2019, 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 was first found in the maize field of Yangxian and Zhenba counties, Hanzhong city. By July 8, it had spread to all 11 counties and districts of the city, to whi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ccurrence area of S.frugiperda was 1 004.93 hm2 in 393 villages of 99 towns in 11 counties and districts of the city, with an average of 11.01 pests per hundred plants, a maximum of 46 pests per hundred plants, an average of 10.3% injured plants and a maximum of 80% injured plan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n the whole city, it was found that the larvae of S.frugiperda harmed the whole maize, mainly the heart leaf and the young tissue of the leaf. The full-grown larvae dominated the growth stage of maize after the bell period, but the larvae were scarce after the tassel stage and only minor damage was incurred.

Key words Spodoptera frugiperda; maize; Hanzhong city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原产于美国到阿根廷西半球的热带地区,属鳞翅目夜蛾科[1],在巴西被认为是对玉米危害最大的害虫,该国每年控制草地贪夜蛾的成本超过6亿美元。到2015年底,草地贪夜蛾还没有在除美洲以外的地区发生的报道。2016年,草地贪夜蛾入侵非洲并蔓延为害,对当地的玉米造成严重损害[2]。2017年9月,据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报道,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草地贪夜蛾为害,可能导致12个非洲国家每年的玉米产量下降830万~2 060万t,损失在24.81亿~61.87亿美元之间[3]。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经缅甸入侵中国[4],为害玉米、高粱、马铃薯、甘蓝、小麦等作物[5-9]。

2019年5月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陕西省汉中市,该市成为陕西省草地贪夜蛾的首发地,按照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监测调查要求,我们在全市开展了草地贪夜蛾监测调查,从而全面了解汉中市草地贪夜蛾的迁入时间、发生情况、为害特点和规律,为今后汉中市草地贪夜蛾的准确预报和有效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汉中市基本情况

1.1.1 气候概况

汉中气候湿润,年平均日照1 585 h、年平均無霜期235 d、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800~1 000 mm。2019年5月31日在汉中市洋县和镇巴县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到7月8日在全市11个县区均发现草地贪夜蛾,这期间全市平均气温在24.5℃,最低气温17℃,最高气温32℃,平均降雨量6.2 mm。

1.1.2 粮食作物种植概况

汉中市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5.3万 hm2,其中夏粮7.6万 hm2,夏粮小麦3.8万 hm2,秋粮17.7万 hm2,秋粮水稻8万 hm2。

1.1.3 玉米种植概况

汉中市玉米常年种植面积7万hm2,其中80%属于春播玉米,播种时间在4月10日-4月20日,主要分布在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等山区县和南郑区、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等平川县区的山区地带;20%的夏播玉米主要分布在城固县、洋县、勉县、汉台区等平川县区(图1)。

1.2 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方法

1.2.1 草地贪夜蛾幼虫调查

在所调查的每块玉米田采用“W”形五点取样[10](图2),每点取10株,每点间隔距离视田块大小而定。主要调查叶片正反面、心叶、叶鞘、茎秆、未抽出雄穗苞、花丝、果穗等部位的幼虫数量,分辨龄期。

1.2.2 玉米受害株调查

主要观察记载叶片、心叶、雄穗、花丝、雌穗等部位受害情况。记载受害株数和幼虫量,计算平均被害株率、平均百株虫量、最高被害株率、最高百株虫量,发生面积按监测调查中发现草地贪夜蛾的田块面积计[11]。

1.3 数据处理

在各县区第一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时间计为首次见虫时间。

各县区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为最终监测到的发生面积之和。

各县区最高百株虫量为当地监测到的最大虫量。

各县区最高被害株率为当地监测到的最大数值。

被害株率=(受害株数/总株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汉中市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发生时间

2019年5月31日,在汉中市洋县谢村镇海莲村和镇巴县长岭镇新房坪村玉米地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虫龄1~5龄不等,玉米处于苗期至小喇叭口期,初发生面积0.37 hm2,平均被害株率710%,平均百株虫量2.63头;到7月8日,草地贪夜蛾已蔓延至全市所有的11个县区。在始见期,发生面积最大的是勉县、汉台区和留坝县,分别达366、2.00 hm2和1.66 hm2;平均被害株率较高的是略阳县、城固县、留坝县和洋县,分别达11.25%、770%、7.50%和7.10%;平均百株虫量最高的是佛坪县、略阳县、勉县和留坝县,分别为11.00、1050、7.80头和6.00头。在盛发期,平均被害株率较高的是宁强县、镇巴县和略阳县,分别达3330%、28.00%和15.60%;平均百株虫量较高的是镇巴县、宁强县、略阳县和佛坪县,分别为23.00、12.80、12.00头和11.00头(表1)。

2.2 草地贪夜蛾幼虫对玉米的为害特征观察

在汉中市只调查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玉米。主要为害部位为玉米心叶幼嫩组织,在玉米苗期至小喇叭口期,大多以低龄幼虫为主;大喇叭口期以后以大龄幼虫为主;在玉米抽雄后幼虫很少,为害较轻。6月中旬前主要为害春玉米,6月中旬后主要为害夏玉米,在春玉米田块零星发生;集中连片种植区虫害发生重。低海拔地区发生早于高海拔地区。春玉米发生比夏玉米发生早且重。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生重。发生田多靠近江河两岸,土质为疏松的沙土或沙壤土(图3)。

2.3 汉中市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发生区域

草地贪夜蛾幼虫在汉中市11个县区99个镇393个村发生,其中镇巴县19个镇115个村发生,发生区域为全市最多;勉县、西乡县、洋县、城固县、略阳县、南郑区、留坝县、汉台区和宁强县9个县区发生乡镇在5~12个之间;佛坪县只有1个乡镇发生,发生区域为全市最少(表2)。

2.4 汉中市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发生面积

从汉中市各县区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面积来看,累计发生面积最大的是勉县,455.33 hm2,平均被害株率为6%,平均百株虫量为8.4头;镇巴县累计发生面积234.86 hm2,虽然发生面积较勉县低,但是受害最重,平均被害株率和平均百株虫量分别为20%和20头;宁强县累计发生面积106.74 hm2,平均被害株率仅次于镇巴县,为1440%;南郑区累计发生面积90.75 hm2,其平均百株虫量较高,为15.20头;汉台区、城固县、洋县、西乡县、略阳县和佛坪县发生面积较小,分别为6.46、14.54、21.82、684、7.52 hm2和0.07 hm2。镇巴县、宁强县和南郑区的最高被害株率较大,分别为80%、78%和75%,受害较重;镇巴县、留坝县和佛坪县的最高百株虫量较大,分别为42、41头和46头(表3)。

2.5 汉中市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损失面积分级统计

通过分级统计汉中市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的损失面积,发现全市11个县区都有为害损失面积在5%以内的玉米田,其中勉县、镇巴县和宁强县的为害损失面积较高,分别为416.66、234.86 hm2和106.74 hm2。为害损失面积在5%~10%的有南郑区、城固县、洋县、勉县和略阳县,分别为2066、054、4.26、38.33 hm2和2.71 hm2。为害损失面积在10%以上的有南郑区、洋县、勉县和略阳县,分别为4.33、3.46、0.33 hm2和4.21 hm2(表4)。

3 小结与讨论

草地贪夜蛾对全球范围内的农作物生产造成了重大危害[12],在其侵入初期,全面开展田间发生始末期和为害程度调查[13],对今后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研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草地贪夜蛾在美国分为两个生物型:玉米型和水稻型,水稻型主要为害水稻和牧草[14],而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经分子鉴定为玉米型[15],嗜食玉米和高粱。此次調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仅在汉中市玉米田发生,这一现象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报道的草地贪夜蛾首次在云南省普洱市玉米田发生一致[4]。由于草地贪夜蛾食性广泛,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和马铃薯等经济作物都可作为其食物[13],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草地贪夜蛾在汉中市小麦、水稻和马铃薯等作物上的为害情况的调查监测。

汉中市自2019年5月31日草地贪夜蛾首发到2019年7月上旬,玉米种植区域均陆续发现该虫为害,不同种植区域的虫害发生时间、虫量和发生程度均存在差异。从发生时间上看,2019年5月31日该虫在汉中市洋县和镇巴县首发,是陕西省草地贪夜蛾首发地,在介于这两个县之间的西乡县于6月1日发生;由于这3个县相邻且发生时期基本一致,表明这3个县虫源由同一批虫迁飞而来;而在2019年5月8日,与汉中市接壤的四川省已经发现草地贪夜蛾;由于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迁飞能力,可借气流进行远距离迁飞[16-17],在适宜风速下一个夜晚迁飞距离可达几百千米[18]。据吴秋琳等报道,随着春季和夏季气温升高及西南季风加强,云南的草地贪夜蛾北迁进入四川、贵州与广西[19-20]。四川省草地贪夜蛾虫量加上云南省虫源叠加,随着西南气流继续北迁,成为陕西省汉中市的入侵虫源地。在今后汉中市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工作中,需密切监控该市与四川省北部接壤地区的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

从发生地点看,汉中市洋县和镇巴县是2019年陕西省草地贪夜蛾的首发地,也是草地贪夜蛾迁飞过渡区和北迁南回的桥梁地带。由于镇巴县具有与四川省北部接壤、玉米种植面积为全市最大且分散种植等特点,四川省草地贪夜蛾开始入侵镇巴县;调查发现该虫在镇巴县发生区域最广,这与该县玉米呈分散种植的特点基本一致。该虫在入侵镇巴县后继续北迁,迁飞过西乡县进入洋县;邓晓悦等的研究表明,降水、下沉气流和低温的综合作用会迫使草地贪夜蛾降落[21]。由于洋县紧依秦岭,受秦岭山脉阻挡,加上秦岭山脉温度降低和下沉气流等外力的综合作用,该虫会选择主动迫降洋县,而具体的迁飞路径还需在今后多年连续监测数据基础上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TODD E L, POOLE R W. Keys and illustrations for the noctuid genus Spodoptera Guenee from the Western Hemisphere [J]. 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8, 73(6): 722-738.

[2] GOERGEN G, KUMAR P L, SANKUNG S B, et al. First report of outbreaks of the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 (Lepidoptera, Noctuidae), a new alien invasive pest in west and central Africa [J/OL]. PLoS ONE, 2016, 11(10): e0165632. https:∥doi. org/10. 1371/journal.pone. 0165632.

[3] SHYLESHA A N, JALALI S K, GUPTA A, et al. Studies on new invasive pest 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 (Lepidoptera: Noctuidae) and its natural enemies [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2018, 32(3): 145-151.

[4]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重大害虫草地贪夜蛾已侵入云南, 各地要立即开展调查监测[R]. 植物病虫情报, 2019 第 7 期, 2019-01-18.

[5] 刘杰, 姜玉英, 李虎, 等. 草地贪夜蛾为害甘蔗初报[J]. 中国植保导刊, 2019, 39(6): 35-36.

[6] 顾偌铖, 唐运林, 吴燕燕, 等. 重庆地区取食高粱的草地贪夜蛾与玉米黏虫肠道细菌比较[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8): 6-13.

[7] 赵猛, 杨建国, 王振营, 等. 山东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马铃薯[J]. 植物保护, 2019, 45(6): 84-86.

[8] 刘银泉,王雪倩,钟宇巍. 草地贪夜蛾在浙江为害甘蓝[J]. 植物保护, 2019, 45(6): 90-91.

[9] 徐丽娜, 胡本进, 苏卫华, 等. 安徽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早播小麦[J]. 植物保护, 2019, 45(6): 87-89.

[10]FAO.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fall armyworm on maize a guide for farmer field schools in Africa [R].Rom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18.

[11]刘杰, 姜玉英, 刘万才, 等. 草地贪夜蛾测报调查技术初探[J]. 中国植保导刊, 2019, 39(4): 44-47.

[12]GARCIA A G, GODOY W A C. 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parametric influence on spatial pattern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Smith) (Lepidoptera: Noctuidae) populations [J]. Neotropical Entomology, 2017, 46(3): 283-288.

[13]孫小旭,赵胜园,靳明辉,等.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J].植物保护, 2019,45(2):13-18.

[14]DUMAS P, LEGEAI F, LEMAITRE C, et al. Spodoptera frugiperda (Lepidoptera: Noctuidae) host-plant variants: two host strains or two distinct species? [J]. Genetica, 2015, 143(3): 305-316.

[15]张磊,靳明辉,张丹丹,等.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J]. 植物保护, 2019, 45(2): 19-24.

[16]WESTBROOK J K, NAGOSHI R N, MEAGHER R L, et al. Modeling seasonal migration of fall armyworm moth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2015, 60(2):255-267.

[17]DRAKE V A, GATEHOUSE A G. Insect migration: tracking resources through space and tim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478.

[18]江幸福,张蕾,程云霞,等. 草地贪夜蛾迁飞行为与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 2019, 45(1): 12-18.

[19]吴秋琳,姜玉英,吴孔明. 草地贪夜蛾缅甸虫源迁入中国的路径分析[J]. 植物保护, 2019, 45(2): 1-6.

[20]吴秋琳,姜玉英,胡高,等. 中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草地贪夜蛾春夏两季迁飞轨迹的分析[J]. 植物保护, 2019, 45(3): 1-9.

[21]邓晓悦,张雪艳,蒋春先,等. 入侵川西高原的草地贪夜蛾虫源分析[J]. 植物保护, 2020, 46(2): 78-84.

猜你喜欢
汉中市草地贪夜蛾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永靖县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技术策略
不同农药防治甜玉米草地贪夜蛾的药效对比试验
草地贪夜蛾对山东省玉米的危害风险及其监测防控研究进展
安徽省草地贪夜蛾入侵概况及其防治措施
陕西省汉中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骨干体系建设座谈会召开
基于SWOT分析法的汉中市休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