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现状及对策

2020-12-28 02:32章振凡
乡村科技 2020年32期
关键词:增长农民收入乡村振兴

章振凡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纲领性部署,对于提高农业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制约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并提出促进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农民收入;增长;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32-07-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本质上就是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如何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也就成为乡村振兴最核心的任务。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可以大大提升农民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农民收入水平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现状

1.1 陜西省农民收入增长总量

长期以来,陕西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从总量来看,由1978年134元增加至2019年12 326元,提高约91倍,保持了长期的增长趋势。由表1可知,自2010年以来,陕西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3.75%,2013年人均收入增长高达23.06%,这都源于国家及陕西省政府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实行农业税减免等优惠政策。

1.2 陕西省农民收入构成

从表2农民收入构成来看,2010—2019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基本保持在40%~48%,相差不到7%,变化不大,总体上略有下降;农民经营性收入呈不断下降趋势;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小且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农民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增加且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326元,比2018年增加1 113元,增长9.93%。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加404元,增长8.74%;经营性收入增加284元,增长8.09%;财产性收入增加17元,增长8.76%;转移性收入增加408元,增长14.13%。根据表2可知,农民工资性收入及经营性收入之和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说明陕西省农民收入仍然以工资性收入及经营性收入为主。

2 制约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2.1 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

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劳动力等价格不断上升,导致陕西省粮食、水果等农产品667 m2投入成本快速增加。在农产品生产投入增量中,种子、化肥、农药、劳动力等直接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推动农业生产总成本也不断快速增加。而农业生产本身就是一项弱势产业,气候环境、病虫危害等因素的影响也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如天灾、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均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1]。

2.2 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目前,陕西省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以分散家庭劳动为主,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决定了农业发展强烈依赖于政府提供的交通运输、水利排灌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以及农民收入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加大了农田水利工程、农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速度较慢,城乡差距仍然较大,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严重不足。水利排灌设施不完善,导致农业抗灾能力较差,交通运输设施落后,导致不能及时将特色农产品运输出去而无法实现其价值。

2.3 劳动力素质较低

2018年,陕西省农村总人口为1 61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1.87%。201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数据显示,陕西省6岁及以上的12 059人口中,未上学及小学学历人数为4 768人,占比39.53%。2018年,陕西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4年,按照国际标准未达到初中9年的教育年限,这表明陕西省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导致农民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差,农业科技推广难度大。同时,农民素质偏低也会制约农民通过投资理财来获得更多收入。在理财方面,农民认为把钱存入银行是最好的理财方式,而对于股票、债券等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根本不关注,导致财产性收入占比很低,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2.4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陕西省仍以分散的家庭劳动为主从事农业生产,这就导致无法规模化进行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程度低,导致无法有效推广现代化生产手段,进而导致农业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从农业中获得的实际生产效益较低。同时,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导致个体农民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造成农产品滞销的现象时常发生,对农民收入增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促进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

3.1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在农业生产中,要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鼓励农民实行规模化经营,以降低生产成本。不断采用新的田间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进而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在同样的情况下,农民的收入自然就增加了。同时,陕西省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防治预报系统,这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对农产品的侵害。同时,政府要不断创新农业技术,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促进农业产业融合,提升农业效益[2]。

3.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陕西省政府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一是要对于落后、损坏的大中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加大修复力度,确保其能有效运转。二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规划。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过程中,要加强民主决策,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围绕农民的需要进行规划。三是政府采取财政补贴、政策优惠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

3.3 提高农民的素质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与收入之间具有正向关系,较高的教育水平为个人带来较高的收入。要想提高农民的增收能力,就要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陕西省政府一是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达到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二是通过对农民进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一定的技术,并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及他们创造财富的能力,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3.4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农产品价格基本上由市场供求关系自发调节,农业的市场风险完全显现出来。目前,陕西省农业生产仍以分散小农生产为主,使得农户无法抵抗巨大的市场风险,往往导致农产品滞销。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把农民个体户组织起来,克服农民个体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等弊端,有效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4],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农产品市场风险,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王飞,艾雯静,肖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农民收入增长路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6):150-151.

[2]王艺洁,陈荟羽.河北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3):46-49.

[3]刘心煜.新时代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探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9(6):71-73.

[4]邵秋燕.菏泽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路径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20(3):40-43.

猜你喜欢
增长农民收入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职业教育对湘西州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谈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增大火炮射程的技术策略探究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莫为“增长”遮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