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的理论分析

2020-12-29 23:36江西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0年3期
关键词:攻坚总书记疫情

江西

【背景材料】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0 年3 月6 日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到2020 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各级财政也要保证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

2.实现共同富裕。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在2020 年就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开展督查巡查工作,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今年中央将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这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

2.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到2020 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3.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党的领导。脱贫攻坚越到最后阶段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

4.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次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冲锋令:到2020 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出来的,扶贫要引导贫困群众弘扬奋斗精神,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次会议召开在“非常”时期。全民战“疫”这场硬仗尚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局,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角。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决胜脱贫攻坚动员令,“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脱贫攻坚动员令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

【跟踪试题】

1.2020 年3 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目的就是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旨在 ( )

①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②实现同等富裕目标

③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④贯彻新发展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 年实现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世界意义是 ( )

①为世界各国解决发展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②为各国完成联合国减贫目标提供中国速度

③为联合国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④为联合国解决世界和平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3.习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要重点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宣传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要讲好脱贫攻坚是基于 ( )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先进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这一观点蕴涵的哲理有 ( )

①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事物从量变到质变要经历不断积累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5.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新挑战,A 市精准施策,克服疫情对脱贫的影响,加快扶贫力度。疫情造成很多贫困群众农畜牧产品滞销,A 市积极做好消费扶贫,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促进产销对接,让产品“卖得出”“价格好”;A 市用好用活财政专项资金和增值税优惠政策,解决扶贫产业“缺血”和扶贫项目开工不足问题;A 市强化就业扶贫,运用包车的形式,从家门到厂门点对点把贫困群众“接出来”,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就业。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A 市克服疫情影响,精准推进脱贫攻坚措施的合理性。

6.当前,脱贫攻坚处于全面冲刺阶段,但扶贫工作中仍存在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措施不精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扶贫资金违纪违规使用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严格考核开展普查,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开展督查巡查,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确保让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注意设问是“旨在”,强调脱贫攻坚的目的,①④是目的;共同富裕非同等富裕,②错误;③不是其目的。

2.A 注意强调的是世界意义,提前完成联合国减贫目标能为解决世界发展问题贡献中国智慧,①入选;不能为其他国家提供速度,②不选;③符合题意;减贫是发展问题,非和平问题,④不选。

3.C 基于是指原因,讲好脱贫攻坚是因为文化能够影响人,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②④符合;①不是原因;先进文化才能起促进作用,③错误。

4.C 意识不能改造世界,①错误;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是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的过程,②入选;全面胜利道路上面临困难挑战,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③入选;④不符合题意。

5.①商品交换有利于实现商品的价值,增加生产者收入;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能够促进生产发展。A 市克服疫情影响,通过消费扶贫,解决贫困群众卖产品难的问题,既能促进生产发展,又能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A 市运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支持扶贫产业发展。

③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劳动者通过就业可以取得劳动报酬。A 市通过就业扶贫,安排贫困群众就业,能够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6.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扶贫干部要把扶贫工作做实,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②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对扶贫领域的违纪违规问题要依法处理,严肃问责。

③政府权力要自觉接受监督。对扶贫领域的作风不实问题,要加强监督,上级政府部门要加强督查考核。

猜你喜欢
攻坚总书记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