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到“智造”新基建下制造业“华丽转身”

2020-12-29 23:55
网印工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制造智造产业链

疫情之下,尽管中央及地方财政支出持续压减,但却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为,加大逆周期调节,扩大有效投资力度不减。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纺织等行业投资降幅分别16.8%、12.6%和22.4%,而制造业以11.7%的同比降幅也依旧处于缓慢修复的过程。

传统基建之外,新基建成为今年的热门投资方向。以5G网络建设为例,据中国信通院预测,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据估计,5G网络建设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预计到2025年将累计带动投资超过3.5万亿元。

2020年,无数事件交织重叠。冬天,新冠疫情的突发给中国乃至全球产业链带来严峻冲击与考验;春天,“新基建”一词横空出世,将产业链升级推向了关键节点。

在“旧基建”搭建的产业链已经足够长、足够稳定的之时,找到再增长再链接的突破口逐渐成为大势所趋。部分传统企业也开始意识到生产链与管理盲点,开始提升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从供应链串联到并联,从产业线数据采集到数据反作用于产业,打造更具智能化的柔性供应链。

“将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指出。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内容之一,拉扯着‘新’与‘旧’的融合,也为激活“工业”导入了“互联”的再生液。

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测算,预计中国工业互联网2020年将达到近万亿元规模。我国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平均设备连接数正迈向百万级,处于快速增长期。后疫情时代,工业互联网将会成为中国智能制造的赋能者和创新者,其链接着工业经济的全产业链,打通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运行效率,推动制造业企业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从而获取更多附加值,实现基于数据和知识的创新业务模式。

2020变局之下,制造业为基,互联网助力升级,这是一场全新的革命。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发展潜力,业内人士也曾表示,“当下,谁具备产业优势,谁就有最大的产业智慧源泉。”

改革开放42年,中国的“工业人”凭借数量庞大且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了制造产业链的中坚力量。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他们也正脱胎成为一批“新工业人”,从入场“做”,到场外“看”,以创新模式为“新基建”输送强大力量。

从“旧基建”到“新基建”,从“富民”到“强国”,贯穿中国产业发展始终的是“中国工业精神”——在技术和工业发展上信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从12年前“4万亿刺激计划”所带动建设的高速平面通道,以及产业链的种种环节加速衔接,到今天“新基建”所编织的高效信息网络,使产业链整体实现立体、多维的不断延展,“制造”到“智造”,新基建下中国制造正在迎来“华丽转身”,中国这艘产业巨轮也正在驶入崭新的时代汪洋。

猜你喜欢
制造智造产业链
蓝月谷“智造”幸福生活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飞跃
“山东智造”闪耀冬奥会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中的价值工程应用分析
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运用
医药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