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2020-12-29 11:53莫丽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8期
关键词:回顾

莫丽红

[摘 要]作为一种基本的感知词汇,味觉词存在于大多数语言中。国内外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味觉词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第一,在感知词汇研究中对味觉词的词义引申进行研究;第二,对味觉的词汇编码及味觉词的分类进行研究;第三,从跨语言对比及隐喻等视角对味觉词的意义进行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进一步对味觉词进行以下研究:第一,采用历时研究为主的方法,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路径及规律进行研究;第二,从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心理扫描、侧显识解等视角,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进行研究;第三,以体验哲学理论为指导,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动因进行研究。

[关键词]味觉词;回顾;前瞻

[中图分类号] H03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04[收稿日期] 2020-10-10

一、引言

味觉词是一种基本的感知词汇,普遍存在于大多数语言之中,是人类语言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感知词汇研究中,大多数语言学家关注较多的是视觉和听觉词汇”[1](P17),“与‘味觉概念相关的词汇结构一直是受关注最少的领域之一”[2](P22)。因此,味觉词领域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在考察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味觉词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综述,从而综合了解味觉词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及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对味觉词的后续研究提出展望和建议。

二、国内外味觉词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的味觉词研究主要包括:第一,在感知词汇研究中对味觉词的词义引申进行研究;第二,对味觉的词汇编码及味觉词的分类进行研究;第三,对味觉词的意义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及隐喻研究。

(一)在感知词汇研究中对味觉词的词义引申进行研究

在现有相关文献中,有较大一部分味觉词研究包含在感知词汇研究中,包括将味觉词研究囊括于感官词词义的通感引申研究中,以及将味觉词研究囊括于感官词词义的心智情感引申研究中。

首先,在感官词词义的通感引申研究中涉及味觉词研究。例如,Vanhove(2008)、Viberg(2001)、Evans and Wilkins(2000)通过对感知动词的研究,发现在大多数语言中,听觉动词和视觉动词的词义通常会向味觉、嗅觉和触觉引申[3-5][6](P45-46)。Zhao et al(2015)通过对现代汉语中感官形容词的通感引申进行研究,发现味觉大多可以向嗅觉和触觉迁移[7](P535)。Williams(1976)、赵艳芳(2001)、徐莲(2004)、赵青青等(2018)以图形的形式,分别对“感官感觉的通感模式”[8](P463)、“感官感觉的通感关系”[9](P45)、“通感词义引申的模式”[10](P18)、以及“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的映射模型”[11](P50)进行了研究。在这些图形中,味觉与其他感官感觉之间的通感迁移及映射得到了直观的呈现。

其次,在感官词词义的心智情感引申研究中涉及味觉词研究。例如,Sweester(1990)、Ibarretxe-Antu?ano(2002,2008)、Winter(2016)等[12-15]。其中,Sweester(1990)通过对印欧语言中感知动词的研究,发现味觉动词通常与人们心理世界的个人好恶相关[12](P37-43)。Ibarretxe-Antu?ano(2002,2008)通过对英语、西班牙语和巴斯克语(Basque)中的感知动词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语言中的感知动词的词义均存在向心智域映射的现象[13-14]。Winter(2016)通过研究,发现在英语感官词中,味觉词和嗅觉词比其他感官词更容易引申出情感义[15](P1-10)。缑瑞隆(2003)、解海江(2008)、赵守辉(1991)、常敬宇(1995)等对汉语感官词词义的心智情感引申进行了研究[16-19]。其中,缑瑞隆(2003)发现在汉语中,味觉、视觉、触觉、嗅觉感官词的意义均向心智情感意义引申了[16](P109-112)。

以上研究主要对感官词词义的通感引申及心智情感引申进行了探讨。由于味觉词是一种基本的感官词,因此,这些感官词的相关研究中,大多都涉及了对味觉词的通感引申研究和心智情感引申研究。

(二)对味觉的词汇编码及味觉词的分类进行研究

Raffaelli & Kerovec(2017)指出:“在很多语言中,没有专门的动词对味觉进行编码,而是使用复合动词,名词—动词结构,或與其他感知经验(如视觉、听觉、触觉)相关的动词来对味觉进行编码。”[2](P24)Levinson & Majid(2014)、Olofsson & Gottfried(2015)、Majid & Burenhult(2014)发现“不同的感知形式在语言中的编码度是不同的”[20-22] [23](P46)。例如,Levinson & Majid(2014)指出,“在英语中,听觉通常比味觉更容易语言编码,而味觉比嗅觉更容易语言编码”[20](P415)。此外,Strik Lievers & Winter(2018)发现,“英语中感知词汇的编码具有不对称性,听觉使用动词编码的概率更高,而味觉和嗅觉使用形容词编码的概率更高”[23](P45-48)。赵青青等(2018)、杨岩勇(2007)、张韶岩(1999)等对味觉编码的角度进行了研究[11][24-25]。其中,赵青青等(2018)通过对现代汉语词汇中感觉编码情况的考察,发现味觉中有专门表达感觉强度(如浓、淡)和感觉性质(如甜、苦)的词[11](P52)。除了以上的味觉词汇编码研究,还有些研究者对味觉词的分类进行了探讨。例如,刘一双(2011)对汉语味觉词和韩语味觉词的分类进行了研究[26](P279-280),张韶岩(1999)对日语味觉词和汉语味觉词的分类进行了研究[25](P35)。缑瑞隆(2003)通过研究,将味觉词和嗅觉词均分为以下三类:(1)美味词,如“甜(甘)、香”。(2)恶味词,如“臭、苦、腥、焦糊、膻”等。(3)中性词,如“辣(辛)、酸、咸”[16](P111)。

(三)对味觉词的意义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及隐喻研究

现有味觉词的意义研究主要体现在味觉词意义的跨语言对比研究中。例如,Raffaelli & Kerovec(2017)对克罗地亚语(Croatian)和土耳其语(Turkish)中味觉词的意义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两种语言中“味觉”概念映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P21-48)。Zhao et al(2018)、解海江等(2008)、吴海燕(2011)等对汉语和英语味觉词的意义进行了对比研究[27][17][28]。其中,吴海燕(2011)着重分析了汉、英味觉词词义引申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导致引申差异的主客观因素[28]。此外,王静(2011)、张韶岩(1999)等对汉语和日语味觉词的意义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汉语和日语味觉词在转义和词义引申方面的异同[29][25]。刘一双(2011)对汉语和韩语味觉词的意义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汉语和韩语味觉词词义转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26]。

除了以上味觉词意义的跨语言对比研究,廖正刚和林正军(2017)、李金兰(2005)、王英雪(2007)等主要从隐喻的视角对味觉词的意义进行了研究[30-32]。其中,廖正刚和林正军(2017)对《黄帝内经》中的基本味觉词“甘”“酸”“苦”“辛”“咸”的隐喻进行了研究,发现“苦”隐喻度最高,“酸”次之,而“咸”“辛”“甘”不具有隐喻意义[30](P7-12)。李金兰(2005)通过对味觉词隐喻现象的研究,发现味觉和其他感觉之间能够移位,如味觉词“酸”既可表示心理感觉上的不舒服、伤心,又可表示生理感觉上的微痛而无力等[31](P58)。王英雪(2007)主要对以“味觉”作为源域的概念隐喻进行了研究[32](P357-358)。

三、味觉词研究前瞻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味觉词研究主要包括在感官词的词义引申研究中探讨味觉词意义的通感引申和心智情感引申,对不同语言中味觉的词汇编码及味觉词的分类进行研究,以及对味觉词的意义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和隐喻研究。这些研究是味觉词研究领域的有益探索,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语言的发展,词汇的意义也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在很多语言中,味觉词的词义都发生了演变和拓展,成为了典型的多义词。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可以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的词义演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具体包括:第一,采用历时研究为主的方法,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路径进行详细的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规律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从而了解人类语言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及规律。第二,从认知的视角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了解不同语言中味觉词的词义演变是如何实现的。通过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认知机制的把握,进一步了解人类语言发展变化的实现方式。第三,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动因进行综合研究,从而了解是什么原因促使不同语言中味觉词的词义发生演变的,进而深入理解人类语言发展变化的外部客观原因及主观认知原因。

(一)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路径及规律进行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细致考察及分析,我们发现现有味觉词研究大多采用了共时研究的方法。例如,在感官词的词义引申研究中,大多采用以共时研究为主的方法,对味觉词意义的通感引申和心智情感引申进行研究;或采用以共时研究为主的方法,对味觉的词汇编码和味觉词的分类进行探讨;或采用以共时研究为主的方法,对味觉词的意义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及隐喻研究等。由此可见,共时研究是大多数现有味觉词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因此,在后续的味觉词研究中,我们可采用以历时研究为主的方法来对不同语言中的味觉词进行探讨。例如,我们可以采用以历时研究为主的方法,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路径进行详细地考察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路径,对这些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规律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对词汇的词义演变路径及规律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演变的具体过程,还有利于我们系统地了解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人类语言发展变化的动态。

(二)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进行研究

现有味觉词研究对其词义引申及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探讨,使我们清晰地了解到,在很多语言中,味觉词不仅用于形容事物的味觉特征,还用于描述声音的听觉特征、人或动物等的视觉特征、事物的嗅觉特征、人们的心理感知特征、以及外界事物的非感知特征等,从而使我们了解到味觉词通过不断地词义引申,形成了一词多义的现象。但是,这些研究大多侧重于对味觉词的词义引申现象及其所导致的味觉词多义现象进行描述,而对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内在机制较少涉及。事实上,味觉词的词义引申现象及多义现象与人的认知是密不可分的,味觉词的词义引申及一词多义是基于特定的认知机制而实现的。现有味觉词研究中,大多侧重于从隐喻的角度,对味觉词的词义引申进行探讨。然而,隐喻只是味觉词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之一,除了隐喻,味觉词的词义演变还涉及其他的认知机制。因此,在后续的味觉词研究中,我們可以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味觉词词义演变的机制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心理扫描、侧显识解等都是重要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机制。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使不同语言中味觉词的词义引申现象及一词多义现象从认知的角度得到科学合理的阐释。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不同语言中词汇的意义演变是如何实现的,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还有利于我们系统地把握人类的认知因素在语言词汇意义的发展变化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动因进行研究

体验哲学强调“体验”和“认知”,认为“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33](P497)。“语言是在对现实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34](P5)。味觉词是一种基本的感知词汇,是人们对味觉感知的语言编码,与认知主体对外界事物的“味觉体验”和“认知加工”密不可分。因此,促使味觉词词义演变与发展的因素既包括外部客观因素,又包括主观认知因素。味觉词词义演变发展的动因,既包括外部客观动因,又包括主观认知动因。对味觉词词义演变发展的外部客观动因及主观认知动因进行深入地研究,有利于我们系统地了解引起词汇意义演变的外部客观因素及主观认知因素,从而有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语言词汇意义发展变化的原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察与分析,我们发现现有味觉词研究较少涉及其词义演变的外部客观动因及主观认知动因。因此,在后续的味觉词研究中,我们可以以体验哲学理论为指导,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外部客观动因及主观认知动因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深入揭示促使人类语言发展演变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四、結语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察和分析,发现现有味觉词研究大多囊括于感官词汇的相关研究中,单独对味觉词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从而使“学界对味觉词的研究不仅数量有限,深度与广度也很有限”[30](P7)。因此,味觉词领域还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现有味觉词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感知词汇研究中对味觉词词义的通感引申及心智情感引申进行研究;第二,对味觉的词汇编码及味觉词的分类进行研究;第三,对味觉词的意义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及隐喻研究。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味觉词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第一,采用历时研究为主的方法,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的词义演变与发展的路径进行细致的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其词义演变的路径,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第二,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从概念隐喻、概念转喻、侧显识解、心理扫描等视角,对不同语言中味觉词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第三,以体验哲学理论为指导,对促使味觉词词义演变的客观外部动因及主观认知动因进行综合研究。这一系列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有效拓展味觉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内在机制,以及外部的客观因素与人类的认知因素在词汇意义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Ibarretxe-Antu?ano I.2008.Vision Metaphors for the Intellect: Are they Really Cross-Linguistic?[J].Atlantis 30(1):15-33.

[2]Raffaelli I.,Kerovec B.2017.The Concept of ‘Tastein Formation of Croatian and Turkish Lexicon:A Contrastive Analysis[J].Suvremena Lingvistika 43(83):21-48.

[3]Vanhove M.2008.Semantic Associations Between Sensory Modalities, Prehension and Mental Perceptions: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A].In Vanhove M. (Ed.),Towards a Typology of Lexical Semantic Associations. [C].Benjamins,Amsterdam.341-370.

[4]Viberg ?.2001.The Verbs of Perception[A].In Haspelmath M., K?nig E., Oesterreicher W.,Raible W.(Eds.),Language Typology and Language Universals.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C].De Gruyter, Berlin.1294-1309.

[5]Evans N.,Wilkins D.2000.In the Mind's Ear:the Semantic Extension of Perception Verbs in Australian Languages.[J].Language 76(3):546-592.

[6]Strik Lievers F.,Winter B.2018.Sensory Language across Lexical Categories[J].Lingua (204):45-61.

[7]Zhao Q.,Huang C.R.2015.A Corpus-Based Study on Synaesthetic Adjectives in Modern Chinese[A].In Q.Lu,H.H. Gao (eds.)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LNAI 9332).[C].Gewerbestrasse: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535-542.

[8]Williams Joseph.1976.Synaesthetic Adjectives:A Possible Law of Semantic Change[J].Language 52(2):461-478.

[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0]徐莲.通感式词义引申的规律及其扩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14-18.

[11]赵青青,黄居仁.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的映射模型与制约机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8(1):44-55.

[12]Sweetser Eve.1990.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Ibarretxe-Antu?ano I.2002.MIND-AS-BODY as a Cross-linguistic Conceptual Metaphor[J].Miscelánea A Journal of English & American Studies (25):93-119.

[14]Ibarretxe-Antu?ano I.2008.Vision Metaphors for the Intellect: Are They Really Cross-Linguistic?[J].Atlantis 30(1):15-33.

[15]Winter B.2016.Taste and Smell Words form an Affectively Loaded and Emotionally Flexible Part of the English Lexicon[J].Language Cognition & Neuroscience (8):1-14.

[16]缑瑞隆.汉语感觉范畴隐喻系统[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5):108-112.

[17]解海江,章黎平.汉语词汇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8]赵守辉.汉语与饮食文化[J].汉语学习,1991(5):22-26.

[19]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0]Levinson S C,Majid A.2014.Differential Ineffability and the Senses[J].Mind & Language,29(4):407-427.

[21]Olofsson J.K.,Gottfried J.A.2015.The Muted Sense: eurocognitive Limitations of Olfactory Language[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9(6):314-321.

[22]Majid A.,Burenhult N.2014.Odors Are Expressible in Language, as Long as You Speak the Right Language[J].Cognition 130(2):266-270.

[23]Strik Lievers F.,Winter B.2018. Sensory Language across Lexical Categories[J].Lingua (204):45-61.

[24]杨岩勇.谈“味”觉词的转义与转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2):13-19.

[25]张韶岩.日汉语基本味觉词引申义之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6):35-38.

[26]刘一双.中韩味觉词对比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2):278-281.

[27]Zhao Q.,Huang C R,Long Y.2018.Synaesthesia in Chinese:A Corpus-based Study on Gustatory Adjectives in Mandarin[J].Linguistics.

[28]吴海燕.汉英味觉词语义对比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9]王静.汉日味觉词“甜”、「甘い」的隐喻现象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11(3):43-48.

[30]廖正刚,林正军.《黄帝内经》中基本味觉词的隐喻和转喻[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7-12.

[31]李金兰.味觉隐喻化的认知结构及语义特征[J].修辞学习,2005(3):56-58.

[32]王英雪.汉英“味觉”隐喻共性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356-358.

[33]Lakoff G.,Johnson M.1999.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34]王寅.2013.后現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言学—哲学第四转向后的语言学新论(上)[J].外语学刊,2013(5):1-7.

猜你喜欢
回顾
《学会看病》的教学回顾与剖析
大学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材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武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索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实证研究回顾2010—2015
节能环保产业相关财税政策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