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跨越

2020-12-29 12:02
全国新书目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文明历史

本书从1840年鸦片战争国人遭受屈辱写起,一直写到当今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讲述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是如何走过来的,又是如何冲破黑暗走向光明的,向世人宣示这个跨越是历史性跨越、世纪性跨越,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体制的跨越,也是从屈辱到崛起的跨越。

书中回顾了中华民族170多年的风雨沧桑,细数了中国共产党人90多年的苦难和辉煌,涵盖了各个历史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介绍了一大批风云人物和他们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民族精英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格。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这个民族为世界奉献的文明成果、创造的灿烂辉煌,让世人钦慕、万国敬仰。

中华文明与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希腊文明共同创造了人类远古文明的辉煌形态。这几种远古文明中,唯独中华文明5000年一脉相承,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正是这个神奇的东方古国,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发明了指南鱼、指南龟等,后来演化为在航海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指南针;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唐朝研制出火药,应用于庆典中的烟花、神火飞鸦等;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此前的雕版印刷也领先世界。除世界瞩目的四大发明外,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至少还有百余种之多。据史籍记载,从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比例一直在54%以上,到19世纪,才骤降为0.4%。

倘若回溯到17世纪,明王朝曾经在一个短时期内转向西方,建造船队,足迹一度抵达印度洋、非洲东海岸,并踏上了去欧洲的旅程,后来外交上突然出现转折,远航停顿下来。延挨至清朝,东方大国自我封闭,对世界大势茫然不知,与西方世界完全隔绝,将中国以外的国家一概视为“夷狄蛮貊”,把西方先进的科技成果斥为“奇技淫巧”,不屑一顾。清朝乾隆皇帝曾夜郎自大地宣示:我天朝物产充裕,在国土以内并无匮乏之忧,更无必要以我之物从蛮荒之国交换物品云云。奉行“闭关锁国”国策最为严酷之时,朝廷颁发诏令“寸板不许下海”“片帆不许入口”,導致原来在科学技术领域一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东方巨人停滞了、凝固了,成了名副其实的“沉睡的巨人”。

历史是无情的。对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1840年是一个历史的拐点。

1840年,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借口通商,使用鸦片和大炮把一场侵略战争强加于中国头上。中国这个度过了康乾盛世的大国,封建王朝体制走上下坡路,闭关锁国,故步自封,武备不兴,对欧洲史无前例的工业革命毫无察觉,也完全没有准备与外国打仗。在这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此后,欧美列强一次次前来试剑,清政府一次次示弱,一次次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落后就会挨打。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上,灾难深重的中国,内忧外患,无约不损,无战不败,神州陆沉,中华民族到了危如累卵、大厦将倾的时刻。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给了中国世纪性的打击,也促使中国产生世纪性的觉醒。

1894年11月,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推翻清政府的主张,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康有为倡导的戊戌变法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严复在天津的报纸上发表《救亡决论》文章,第一次发出“救亡”的呐喊,从此,“救亡”成为所有爱国者的口号。革命和维新两股力量成为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推动中国变革的主要力量。可以说,这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真正开端,也是中华民族复兴愿望的最早呐喊。

那个时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寻找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之前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多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在民族危机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在华夏大地掀起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后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到古田会议创立建党建军路线;从走向井冈山开辟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横空出世;从历经九难十八险的万里长征,到擎起抗日救亡的大旗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从西柏坡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到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长达28年金戈铁马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争中,无论其历史规模还是社会内涵,都为这个历经苦难的东方民族注入了勃勃生机。

新中国成立近70年,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近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前一个阶段,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历经风雨坎坷和曲折探索,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和制度成果,为以后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宝贵的经验教训、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后一个阶段,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制定、实施了一整套指导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成功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以说,中国的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年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近70年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深刻总结出来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跨越的过程是漫长的、曲折的、艰难的,是异常残酷的,也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没有千千万万先辈们的浴血奋战、英勇牺牲,实现不了历史性跨越,约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就不可能站起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承载了历史的重任,创造了人间奇迹。这个党从早期扶助农工支持共和,到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从接受蒋介石整编主张枪口对外打败日本侵略者,到打败蒋介石,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从接收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抗美援朝、排除万难建设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实现经济腾飞国家富强,取得非凡成就,这一路走来,无不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那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发展中国、捍卫中国。

这部书在内容上,紧紧围绕从山河破碎、翻天覆地到神州崛起这一脉络;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上,尊重事实,正确把握政治导向。这部书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让读者从这部简明历史读本中铭记中国历史,坚信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这是撰写、出版这部书的初衷和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文明历史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对不文明说“不”
新历史
文明歌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