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延外展 深入备考
——以“洋务运动”一轮复习为例

2020-12-30 06:48河北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5期
关键词:洋务运动材料教师

河北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一核”“四层”“四翼”在素质教育中的内涵,它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其中的“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因此,高考真题为高考备考指明了方向,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延伸材料和试题,通过对材料与试题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例1.(2019·海南卷·8)1897 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 (C)

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该题难度相对较低,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排除错误选项,得出C 项正确的结论。洋务运动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但在复习中,学生一般会形成思维定式,即甲午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宣告破产,地主阶级“自强”“求富”的方案不能救中国,资产阶级宣传维新思想,登上政治舞台。此题突破了学生固有的认识,考查甲午战后洋务企业中军事工业的走向,体现中国近代化道路曲折艰难,也体现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中考查“历史发展的脉络性”这一要求,即要求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在“引导教学”方面,该题可以给教师一定的启示:在复习备考中,教师应对考点知识进行内延外展,关注其来龙去脉,注重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对考点进行深挖。

一、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建立纵向知识体系

众所周知,洋务运动中兴办的近代企业包括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例1 中涉及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军事工业,该类企业在甲午战后并没有破产,而是继续发展。民用工业在甲午战争前后有何变化呢?为此,教师可补充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

材料一光绪十九年(1889 年),张之洞移任湖广总督之后,原订炼铁厂设备也随之改运汉阳。光绪二十年(1894 年)6 月,铁厂投产。由于铁厂是完全的官办企业,弊端丛生,从光绪二十年(1894 年)投产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亏损累累……朝廷已经无力支撑如此大的国企亏损,只好将官办改为官督商办,由盛宣怀接手,招募商投,铁厂慢慢艰难运行。

——《清末汉阳铁厂与武汉地区早期城市化》

材料二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盛宣怀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2 月,申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铁厂矿有限公司,经清廷批准后,遂遵照商律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在农工商部注册,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

——《清末汉阳铁厂与武汉地区早期城市化》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材料一、二中得出,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经历了由“官办—官督商办及官商合办—商办”的变化过程,而这一过程亦与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与此相类似,教育也是洋务运动中的重点内容,教师也应重点关注洋务运动中的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事件的发展轨迹。

例2.(2019·海南卷·7)1863 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B)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全面介绍留学生在欧美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应该向学生介绍留学生教育的后续发展情况。

材料三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推动下,1872—1875 年,清政府分四批共派120 名(广东84 人,江苏20 人,浙江9 人,福建4 人,安徽2 人,山东1 人)幼童到美国留学,主要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李鸿章、沈葆桢还促成清政府于1885 年三次派遣以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体的留学生赴欧洲诸国留学,主要学习造船、驾驶、兵技等。学生出洋后,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还要集中学习圣谕广训。

——摘编自姚琪《中国近代赴欧美与赴日留学教育比较分析》

材料四清末新政开始后,留学政策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并由此得到推广。1901 年,清政府发布上谕,命令各省督抚仿照江苏、湖北等省做法,选择文理明通之士出国留学。同时,自费留学生如学成获得优等文凭回国,准照官派留学生一体考验、奖励和派用。当时清政府认为欧美各国道远费重,即不能多往,而日本则断不可不到。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到1905 年底达到8 000 余人的规模。在当时的留日学生中,速成科占67%,普通科占30%,高等专科入学者占3%至4%,进入大学者仅占1%。清政府于1907 年发布上谕:(留学生对)国家要政任意要求,不考事理,肆口诋其,以至无理愚民随声附和,奸徒游匪借煽惑,大为世道人心之害。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通过对材料三、四的分析,教师可引导学生概括出19 世纪后期留学教育的特点,即主要由洋务派推动,留学方向主要前往欧美,学生主要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学习内容主要为洋务运动服务,注重对学生的传统教育与思想灌输。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后可得出20 世纪初留学教育的变化,即留学政策成为国家政策,政府鼓励自费留学,日本成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留学人数增多,学习形式多样且多为速成。

除了关注洋务运动中各项措施的纵向联系,教师还要重点关注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之间的关系、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的关系等,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网络。

二、横向展开,建立横向知识体系

历史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纵向直线,它也是一个平面。所以,除了构建纵向体系外,还应关注横向知识体系。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是洋务运动的两大内容,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呢?哪一个是清政府发展的重点呢?

例3.(2018 年11 月·浙江选考·11)1882 年,中国电报局建立。郑观应称:“商贾贸易,藉电报以通达市价,则无者常绌,而有者常赢”。史料并载电报公司所产生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洋务企业网络中。上述材料表明洋务运动意在 (D)

A.“设厂自救”

B.“西体中用”

C.突破“器物”限制

D.“求富”以“自强”

题干中“电报公司所产生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洋务企业网络中”说明民用工业产生的利润是为更广阔的军事工业服务的,军事工业是洋务运动的核心,民用工业辅助军事工业。除此之外,洋务派与中央政府、顽固派、外国列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关系都应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学生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化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阻力,如中央政府缺乏统一筹划、顽固势力的阻挠、西方列强垄断核心技术、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既诱导又束缚等。教师可以再换一个视角,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中国民众对洋务运动有何认识呢?为此,笔者设计如下题目:

例4.京师同文馆创办后,很长时间招不到学生。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B)

A.洋务官员缺乏热心宣传不力

B.传统社会观念制约洋务发展

C.地方洋务缺乏中央财政投入

D.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遇阻力

由题目可知,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原因是民众对外国缺乏了解,对世界形势缺乏认知,这些都是由传统观念的束缚所致。这也说明,洋务运动并未对社会底层产生冲击与影响,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平面延伸,比较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19 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经受了西方文明的冲击,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国晚清的洋务运动却自强未强,求富未富。中日两国在同一历史时期,都以欧美为师,但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具有巨大的差异,这也直接影响了未来两国的发展。基于此,笔者设计试题如下:

例5.在学校类型设置上,明治政府在推广中小学教育的同时,还致力于师范教育、外国语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晚清政府主要开设语言学堂、工业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这一不同对中国的影响是 (B)

A.其成为了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

B.人才培养滞后于洋务运动需要

C.军事技术落后于时代潮流

D.天朝上国的局限无法破除

教育只是比较两国变革的一个视角,中国的西式教育主要集中于语言、技术、军事,而日本还关注了中小学教育、师范教育,这一不同导致中国的人才培养缺乏体系规划,难以为继,以致影响到洋务运动对人才的需求。

三、关注知识背后的隐性知识

洋务运动历时三十余载,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关注较多的往往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成果、评价等,而对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的关注相对较少。

例6.(2013·福建卷·18)1900 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A)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张之洞《劝学篇》正式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那为何西方媒体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呢?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材料:

材料五张之洞是清末有重要影响的封疆大吏,他于1898 年4 月撰写了《劝学篇》一书。该书以“中体西用”为思想主线,广涉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作品分为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内篇重申纲常名教;外篇全面介绍了西方社会制度。他在《劝学篇·序》中说:“自乙未后,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日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他认为“外洋之强由于学”,兴学育才是学习西方的第一方略,他倡导的“新学”亦包括“西政”,这比早期“中体西用”论者的观点进了一步,扩及“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诸项,但对“设议院”“民主”“民权”等部分讳莫如深。

——摘编自冯天瑜《张之洞及其<劝学篇>》

通过材料五可知,张之洞倡导的“‘新学’亦包括西政”,“比早期‘中体西用’论者的观点进了一步”,而且,这一思想与慈禧太后1901 年1 月29 日于西安发布的变法诏谕相一致,“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因而,它也成为清末新政的指导思想。结合时代背景,学生可以得出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的传播、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等因素促成了张之洞的思想变迁。由此看来,西人评价的“中体西用”并非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那么,应该如何认识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呢?

材料六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高中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材料七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之争,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三》岳麓书社2008 年版

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中体西用”有不同的评价,材料六是否定评价,认为其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材料七是肯定评价,认为其冲击了传统观念,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产生不同评价的原因,即史学观念的差异、时代的差异、教材编写者的个人认识等。教师可进一步提供学术著作中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体西用”思想,提升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材料八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但“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九到了19 世纪70 年代,思想界已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再满足于中体西用这种模式,他们认为应该随着经济、新技术的成长,逐步加大向西方学习的力度……建议将西方发展最本质的东西包容进去,如西方的法律体系、议会体制等。

——马勇《重寻近代中国》

材料十洋务运动前夕的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尚不存在而自然经济普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要建立起“西体”是不行的,因为还不具备西方式的制度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于是产生了。

——吴柏均《中国工业化的发轫》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得出:“中体西用”冲击了传统观念,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为西学的深入奠定基础;与中国经济基础相适应;制约了洋务运动发展,未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

结合高考真题和拓展材料师生对“洋务运动”从纵向知识体系、横向知识体系、隐含知识三个方面进行复习,一方面利用了高考真题引导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历史探究等能力,在完成一轮复习基本要求的同时,可大大提升复习效率,使一轮复习备考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洋务运动材料教师
最美教师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最美材料人
浅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三十年来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洋务运动评价内容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