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驱乌云 文字架心桥

2020-12-30 09:47雄县第二初级中学谢会兰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日志日记文字

雄县第二初级中学 谢会兰

从教近20年,常常感叹:和学生交流真难啊!不仅年龄差距是一个原因,社会的复杂多变、网络信息的轰炸、家庭关系的影响,这些更不容小觑。这使得“教师说、学生听”这种老旧的交流方式显得苍白无力,更不必说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洞察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开始尝试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充分发挥语文老师的长处,尝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采用文字交流,利用手中妙笔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地化去学生心头的“乌云”,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我们的青春不孤单——班级日志

“班级日志”的产生与“初二现象”密切相关。

2018年,我的班级正式升入初二。很多问题开始暴露,而老师苦口婆心的正面引导已成为“疲劳教育”,学习成绩“滑坡”,许多“淘气包”对老师的批评习以为常,产生逆反心理、拒绝心理、对抗心理。面对老师的批评,他们有的不屑一顾,态度生硬,甚至冲撞老师;有的阳奉阴违,我行我素,养成的坏习惯改不掉,滋生的新毛病又露头,错误缺点此起彼伏。

迎合他们的需要,转移注意力,我开始了我的班级日志计划。我把每天都写的日记改成小组周记。也就是,6人小组每人每周写1篇周记,周日休息。这个计划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因为他们的作业量大大减少了。其实我还有个小心思:首先,写在日志本子上的日记,必然是正面的、积极的,因为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灰暗面展示给同学看;其次,小组成员的日志当然能互相看到,所以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自然形成了一种比拼;再者,学生会从旁人的日记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共鸣,发现自己并不孤单,便于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团结。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我们精心地打造自己的班级日志。同学们把本组的日志本封面进行了精心设计:从图案到姓名字体,从组名到组徽……他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激发了潜能,增加了凝聚力。日志本上还出现了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小作品,小作品的作者都会一笔一划地书写,再配上或精美或简约或滑稽的插图。

这样,日记不再是压在枕头底下的秘密。日志中他们一起经历着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彼此温暖了孤单的心灵,化解了青春期的焦虑。

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可以在别人的日记后面留言。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可是新玩法,他们早就想说两句了!看着孩子们惊奇又晶亮的眼睛,我的成就感陡增,对这个交流方法更加肯定。

于是,很多之前的作品都被追加了评论,不仅有文字的,更有手绘表情包。总之,学生的评论花样百出。更有人因为自己的日志关注度高、评语数量惊人被评为“热点人物”,也有人因为善于评论、语言或犀利或幽默或有哲思被评为“思想者”……我们的班级日志成了热门话题,甚至其他老师也会求阅览,并津津乐道。因为他们有时也会蹭热度成为日志的主角。

日志也需要管理,我会每周检查一遍,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商谈,问题大多是关于内容和书写的。我们也会评选日志中的优秀作者、优秀小组,奖品是小组合影留念,在日志本上扣上我的红印章。

那两年,那本日志,是我们美好的回忆。

毕业前夕,我把这十几本厚厚的日志本作为礼物赠送给了学生,他们抱在怀里,视如珍宝。

今年,新一波的学生又开始写自己的班级日志,我会在某一阶段规定一个主题,比如:班级人物篇、班级大事记。虽然孩子们的文笔生涩,但是我相信:只要肯努力、有热情,他们会越写越好。

文字架心桥——书信交流

日志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评语每学期只有两次,如果单靠这两种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需要。于是,书信这种几乎退出历史舞台的文体,被我们重新启用。

最难忘的是2019年中考临近,班里弥漫着毕业的躁动情绪。当时,班级日志已经停写,班会也收效甚微,叫家长亦无济于事。学生被压力和焦虑困扰,一时间颓废、压抑的气息弥漫。我连夜写了一封信“孩子们,我是你们青春的倒影”,记述了自己求学的经历,在班会课上读给大家听。在文中我这样写道:

那3年的时光清贫却熠熠生辉,闪光的希望和单纯的追求让每一个日子都意气风发,流光溢彩。感谢那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它让我回归了生命本真。在那个最容易沉溺于浮华和浪漫的年纪,我被中考一巴掌打醒,才有了今后的无怨无悔,孜孜不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失败和艰辛让我经历了心灵的成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在炼狱中被锤炼的过程让我看到了我真正强大的力量:人可以被击倒,但绝不能被打败!

学生沉默了,然后是掌声,然后是拥抱。他们终于找到了情绪的出口,他们找到了被理解的感觉。直到他们毕业后的几年,还有学生会记得我那封信的名字。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书信:妇女节我写给女孩的信;某女生家庭变故,父亲去世时我和同学们给她的信。这些书信不仅仅是我们沟通的桥梁,更是我们师生感情的纽带。

我的培训日记

与学生进行文字的交流,我始终没有中断。去年,我接手新班级,11月份外出培训,彼时恰恰是我刚开始要求学生写日记。有时一个日记开头的格式,我要在黑板上示范4次之多,仍有不少学生乱写一气。此时离开,等于前功尽弃。所以,我走之前就告诉学生:每一两天我必发1篇日记,你们可以在平板电脑上看到,希望你们也能坚持。

这样,我总共写了11篇日记,既没有中断对学生的日记教学,又多了一条沟通的渠道。期间,有一位家长偷偷地把孩子的日记拍给我看。

用文字交流,我始终被温暖着,被学生也被自己,因为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热爱以文字的形式贯彻到了教育的细节中,让我的教育生涯熠熠生辉。

我始终相信:怀抱单纯的热情,盯住具体的小事,沉浸于每一天的工作细节里,会发现自己的力量,生发出生命的热情。我愿意成为一个不断向上、不断成长的人,一个能改变现实的人:有办法、有信心、有智慧。

猜你喜欢
日志日记文字
一名老党员的工作日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扶贫日志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雅皮的心情日志
雅皮的心情日志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